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升级,建筑内部构造及使用功能也日趋复杂,使得建筑物本身的火灾危险性进一步加大。当前,建筑消防设施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分析当前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建筑物的层数逐渐增高,建筑的复杂性也日渐提升,建筑物的安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电气防火的效果,不仅需要使用防火的建筑材料,还需要做好消防设计,能够及时发现建筑中隐藏的火灾隐患,减少火灾的危害性.电气系统是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做好电气消防设计.本文就建筑电气消防设计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大型的建筑物中存在着消防设施配置不到位的问题,而且在建筑内居民的数量比较多,在火灾发生后,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导致消防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在疏散人员中会出现不利,造成人员的伤亡。本文通过对督促防火和优化建筑消防设施的措施进行分析,提高消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建筑消防设施火灾隐患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对当前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初期灭火是遏制商业建筑火灾的最佳时机,针对商业建筑火灾初期灭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构建系统模型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我国商业建筑特大火灾案例,采用贝叶斯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克服了火灾数据缺乏、且难以进行大量重复实验的困难,得到参数的条件期望估计与方差。通过对系统故障树的分析,得到我国商业建筑火灾初期灭火失败概率的期望与方差,并对参数引起的误差进行系统误差传播分析,最后进行系统决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层、超高层、地下建筑、大空间建筑以及各类工业建筑如雨后春笋,这类建筑由于人员密集,设备复杂,对消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消防设施是现代建筑必须设置和具备的,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能及时发现火灾通报火情、人员疏散,并通过自动消防设施,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频繁发生的公共建筑火灾的关注,从而对当前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筑数量逐渐增加,大量用电设备在建筑中使用,火灾的发生几率不断上升。为了提高建筑消防安全性,本文根据安全疏散为设计原则,重点分析在建筑物屋顶设计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并且通过多起火灾案例分析消防疏散通道的作用,希望为提高建筑物安全性能,降低火灾事故破坏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改进的自适应蚁群算法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物智能疏散路径寻优,实现与建筑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方法 对建筑空间网络节点以及疏散通道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进行定义和描述,实现路径优化算法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烟气态势信息的数据传递,以多层教学楼建筑物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并与Max-Min算法进行对比.结果 参数取值为α=2,β=5,ρ=0.1时,笔者所建立的算法很好地克服了局部最优和死循环问题,提高了优化效率.结论 改进的自适应蚁群算法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路径的动态优化,可以实现与智能疏散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大空间建筑中火灾蔓延发展的特点和烟气蔓延的规律,分析了温度、湿度、热膨胀、风及室内消防设施等因素对大空间建筑火灾烟气的蔓延规律的影响. 比较现有大空间建筑烟气控制方法,针对大空间建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在选择常规防排烟方法的同时,应着重利用自动消防设施合理地对烟气进行引导和分割,防止烟气的蔓延扩大;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以便快速发现火灾烟气;合理设置补风系数,保证人员的有效疏散.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火灾烟气;烟气控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选取三处地标建筑,透过建立的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方法对三处建筑物进行火灾风险排序.从中发现,硬件设施不足的旧式建筑火灾风险最高;新式建筑虽然由于建筑高度造成了较高的固有风险,但其软硬件指标较为完善,总体风险低于旧式建筑.最后,依据得到的风险排序结果,对每一种建筑物提出了相应的火灾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校消防安全评价及学生宿舍的防火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发生火灾,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通过对高校消防现状的分析,对学校总体进行消防安全评价,针对宿舍火灾的先期控制,运用了事故树分析法对火灾隐患进行定性分析,提出了应从严格用火用电管理,控制学生吸烟,对学生进行防灭火知识的培训,消防设施的设置和管理等方面制定措施,以提高宿舍防火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现代消防给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我国目前民用建筑的消防体系是基于单体建筑的防灾系统,是局部的,不完整的。火灾对建筑是偶然事件,对城市则是必然事件。建筑灭火是建筑单体的责任,更是城市防灾体系的一部分,建议加强城市专业化消防管理、灭火、救助力量。建筑的消防职责在于扑灭初起火灾和在最佳控火时间内控制火灾,并及时启动城市相应的消防措施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指对社会开放,为多种类型读者服务,收藏多门学科、多种载体的图书文献资料,并具备收藏、管理、流通等一整套使用空间和必要的技术设备的图书馆。建筑物结构耐火等级低;违章建(构)筑物造成防火间距不够;建筑内藏书多、可燃物多、火灾负荷大;电气线路配置不当,荷载过大,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不合理;消防设施缺乏或配置不当,消防设施、设备、装置落后,易失灵、易损坏;火灾发生后蔓延速度快;火灾发生后疏散难度大;火灾扑救难度大;火灾发生后的财产损失大和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图书馆的装订、照像部门不应贴邻书库或阅览室布置,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分隔措施。重要书库内部不得设置复印、图书修整、计算机机房等技术用房和办公、休息、更衣等生活用房。书库、非书型资料库、阅览室与锅炉房、变电室、汽车库,厨房及家具库、纸张库等应分别布置,不应互相毗邻。2耐火等级。属于一类建筑物的图书馆和各类建筑物中储存珍贵文献的特藏书库应为一级;属于二类建筑物的图书馆应不低于二级;属于三类建筑物的图书馆耐火等级为三级,其书库和开架阅览室部分,亦不得低于二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另有规定者除外)。高度超过24m的图书楼与其它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3m。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所需的各种建筑日溢趋向豪华宽大上档次,那么,在工程设计中,消防设施建筑的安全保护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日常消防监督中,往往发现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和现实的应用不相一致,导致消防不安全火灾隐患.本人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中见解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及思考.  相似文献   

16.
消防灭火系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公共建筑中,它是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保障线.以徐州汽车客运东站站房消防系统设置为例,阐述了在大型公共建筑消防系统选配原则.根据不同的功能区间和空间特点进行消防系统配置,主要介绍了消防栓给水、自动喷水灭火、固定消防炮灭火、气体灭火及火灾的自动报警等系统在不同建筑空间和功能中的设置原则及其选配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细水雾灭火系统组成及细水雾灭火的原理及其灭火的特点,根据铁路长隧道火灾的特点及其危害性并结合实际的工程,详细介绍了细水雾消防灭火系统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为特长隧道消防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地位日益突出,建筑物的风格也日新月异,在追求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建筑物日趋复杂化,因此消防工作面临了较大的挑战.消防工作是维护建筑物以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火灾作为频繁发生的重大灾害之一,如何在适应多变火灾现场的条件下,完成对火灾的及时控制,是现代消防灭火系统需要攻克的主要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实现消防灭火救援系统的数字化管理与建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燃气流速及室外风速变化对建筑物内燃气泄漏火灾蔓延的影响.为火灾发生时火场内人员逃生及灭火救援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使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和非预混燃烧模型,对民用建筑室内燃气泄漏火灾蔓延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不同边界条件下室内燃气火灾的温度场及组分浓度场的分布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当燃气流速在0.5~2.0m/s之间时,火灾热烟气层最慢将在5min之内降至距地面2m处,将对火灾中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当可燃物较少的情况下,室外风的吹入将对室内燃气泄漏火灾有稀释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古民居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态,凝聚了各族人民的风俗文化和精神创造,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也有一定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对我国居住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分析我国古民居建筑特征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存古民居的火灾状况和消防现状作了分析;结合其布置格局及结构特点对古民居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的影响,对我国现存古民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作了重点讨论,并就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设想.古民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其特有的建筑结构类型,利用当前已有的技术手段和新型的消防设施保护好这份遗产,是当前古建筑消防保护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