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尹小亭 《广西轻工业》2011,(10):117-118
李渔以淡雅之词,巧妙之思,将其独特的文人情调和日常生活的细微品味一一呈现给我们。本文主要选取《闲情偶寄》居室部之窗进行研究,探索李渔闲适的生活情调在园林之窗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梨园食话(E)     
梨园不乏知味人 也许因为戏曲文化和饮食文化在华夏历史上自古结有不解之缘,梨园中从来就不乏知味的美食家。 清初大戏剧家李渔就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美食家。李渔(1611-1680),号笠翁。作为戏剧家,他曾携家庭戏班遨游江湖,不但创作有《比目鱼》、《风筝误》等剧本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而且在戏曲理论方面卓有建树,其戏剧美学思想主要见于《闲情偶寄》词曲部和演习部。恰恰是在这部著作中,李笠翁作为美食家的身份又得以体现。《闲情偶寄》成书于1671年,全书共分八个部分: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和颐养部。将“饮馔”和“词曲”、“演习”诸部并列,可见他对饮食文化和戏曲文化一样重视、一样精通。《闲情偶寄·饮馔部》全面阐述了主食和荤、素菜肴的烹制和食用之道,娓娓道来,颇有雅趣。虽一粥一饭,一鱼一虾,都有一定的讲究,且富于生活乐趣。其中分论各种饮馔,主要精神可概括为八个要点: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笠翁自言:“予于饮食之美,无一物不能言之,且无一物不穷其想象,竭其幽眇而言之。”(见“蟹”条)纵览全书,  相似文献   

3.
李渔,又称李笠翁,生活于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他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有别于当时文人的科举晋升之道,李渔选择了以戏剧表演、小说创作和杂学采撷作为谋生方式。虽为一般世人所不取,但他生活的浪漫而写意,并留下大量著述。 其中《闲情偶寄》为其最得意的一部,对戏剧、导演、园林、建筑、种植、养生等都有论述,体现了他广博的艺术兴趣和对生活各层面的独到见解。不但新意迭出,且丝丝入扣,解颐之余,常会令人拍案叫绝。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一位深谙生活艺术的  相似文献   

4.
正闲来无事,阅读《闲情偶寄》,发现李渔这位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不仅是很有才华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还是个养生方面的专家。《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是李渔讲求饮食之道的专著。他主张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其饮食原则可以概括为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这正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食的美的追求。重蔬食《闲情偶记》云,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对此,李渔认为"重蔬食"有益人体健康,应该发扬上古"重蔬食,远肥腻"的遗风,方能崇俭以养生。崇俭约查找李渔所述的食谱,几乎看不到山珍海味。他认为"食  相似文献   

5.
园林     
《缤纷家居》2014,(4):199+197-198
正中国古代的艺术,把"含道应物,千想妙得,橙怀味象,应物会心"作为设计原则,与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亦相契合。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因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它以  相似文献   

6.
东园是明代南京的著名园林,本文旨在《不朽的林泉》和文徵明东园图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现存的相关园记、园诗进行详细的解读,着重分析园林的建筑、花木、山石、水体等造园要素,并概括东园造园的主要特色,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与理念并对现代园林的设计与营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杭州西湖南线的吴山铁崖岭,旧有清代著名的园林别墅——芥子园(一说为《层园》)。园主即是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小说家、剧作家、美食家李渔。他一生遨游天下名山大川,著有《笠翁十种曲》、《一家言集》、白话小说集《十二楼》、《连城壁》、《蜃中楼》等传奇十八种,蔚为大观。他的声名远播东邻扶桑,德川时代的日本人谈起中国戏曲,没有不知湖上笠翁的。他不仅对于戏曲、诗文、音律富有研究,而且是清初著名的美食家。 晚年的李渔,自南京移家杭州,建园于松风深壑之吴山铁治岭,庭院厅室,门扉窗牖,都别出心裁,并自撰对联一副,以寄胸怀:“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他在这如诗似画的芥子园中,撰文排戏,邀朋宴客,日子过得虽然有些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色彩的属性和情感出发,分析了色彩在景观园林中的配置原则,通过对景观园林要素植物、建筑、铺装和水体中色彩运用的分析与研究,为景观园林色彩的设计提供配置方法和依据。希望文章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人们为了索取丰富的食物资源,经常从许多植物中提炼出含糖量较高的淀粉,俗称“粉食”。谷物杂粮都能提取淀粉,这是人们熟知的事情,然而在谷物供应有限的古代,先民们似乎更热衷于从各类植物中索取淀粉,借以弥补谷食的不足,并增加饮食的品种。 能够提取淀粉的天然植物品类甚多,诸如藕、葛、蕨、芋头、山药、菱角、荸荠、芡实、括蒌、黄精、棕榈等植物,都含有丰富的淀粉,通过一定的加工程序即可提取。清人李渔在所著《闲情偶寄》饮馔部中记载说:“粉之名目甚多,其常有而适于用者,则惟藕、葛、蕨、绿豆四种。藕、葛二物,不用下锅,调以滚水,即能变生成熟。……粉食之耐咀嚼者,蕨为上,绿豆次之,……斯为妙品。吾遍索饮食中,惟得此二物。绿豆粉为汤,蕨粉为下汤之饭,可称二耐。”的确,李渔汇总古代的粉食,指出藕粉、葛粉、蕨粉和绿豆粉是常见常用的食用淀粉,反映出历代饮食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食德文化     
如果要从古人堆里推举出消闲文化的第一大天才、奇才、大宗师,那么这人很可能是李渔。一部《闲情偶寄》,举凡饮食、玩好、园艺、居室、词曲等,无所不包。李渔本人则被看作一位有才华的戏曲家,小说家和美食家。《闲情偶记》里专篇谈到了吃,但这位聪明绝顶的江南人在谈吃的时候,还喜欢谈道德。比如他说,蔬菜里面让人吃了满口芬芳的是香椿头,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园林植物的设计中,首先应该对其植物进行详细的了解及分析,才能在设计中选择最为适宜的植物作为设计的主线。与此同时,植物在园林中的各种形态以及特点均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增添园林韵味,给人一种舒适、美好的景象。就以园林植物中的类型、特点为主要线索,对园林中植物的设计特性及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闲情偶寄》是清代文学家李渔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的"饮馔部"是李渔讲求饮食之道的专著,其中的许多饮食追求和现代食品的安全与健康理念非常吻合。重蔬食:"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李渔认为"重蔬食"有益人体健康,应该发扬上古"重蔬食,远肥腻"的遗风,方能崇俭以养生。崇简约:查找李渔所述的食谱,几乎看不到山珍海味。他认为"食不多味,每食只一二佳味即可,多则腹内难于运化。若一饭包罗数十味于腹中,而物性既杂其间岂可无矛盾也"。这与现代营养学家提倡的饮食不宜过饱的观点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随笔二章     
纸上菜香 袁枚是著烹文的大行家,其《随园食单》家喻户晓;苏轼著《老饕赋》、《酒经》、《猪肉颂》等,后世流传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豆腐、东坡鱼羹、东坡蜜酒等皆出其手,的确堪称一代美食家;文学家李渔撰《闲情偶寄》,独辟“饮馔部”,大到《本草纲目》,杂至《清稗类钞》,纸上菜香,林林总总,自有洞天一方  相似文献   

14.
像李渔写过那么具体的《饮馔部》一样,清代文学家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居然也有一长列篇幅内容都超过李渔的食单。饮食文化研究者恐怕不会过分惊奇,也许他们早已注意到这一作品。然而对文学工作者来说,一方面会为大作家列出食单惊讶;另一方面仍会将其排斥在自己阅读与研究的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15.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床帐的设计的方法和艺术原则作出来了精彩的论述。本文将床帐这一小节中的美学观念略作整理,对其中的审美情趣观点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期其床帐设计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及人们的生活带来相关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杂谈豆芽     
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部》中说:蔬食之最净者,曰笋。曰蕈,曰豆芽。细究起来,笋、蕈是从山林地里钻出来的,都和泥土沾边,真要说净者,还非豆芽莫属。  相似文献   

17.
<正>当昆虫飞到花朵上进餐时,它们会用细菌和酵母菌污染花蜜。一项近日发表于《基础和应用生态学》期刊上的研究显示,这些微生物会吞噬花蜜中的糖分和氨基酸,或者把糖分和氨基酸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这可以改变花蜜对昆虫的吸引程度。研究人员种植了3种开花植物,包括琉璃苣、常见的紫草科植物和矢车菊,农民利用这些植物吸引黄蜂、苍蝇、瓢虫、草蜻蛉等捕食昆虫和寄生昆虫。他们用袋子包裹住其中的部分开花植物,而另一些则顺其自由生长。科学家统计了访问这些开花植物的物种数量,然后利用基因分析辨别了花蜜中存在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自由生长植物花蜜中含有大量微生物、葡萄糖和果糖。而那些覆盖起来的原始花朵的糖分则更为  相似文献   

18.
闲话芋头     
芋头,属天南星科植物,别名芋艿,古称蹲鸱,形容其形状像蹲坐着的鸱鸟。我国种植芋头的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管子》一书已记载有种芋的方法;西汉《记胜之书》中又介绍了种芋的6种方法;《史记》中也有“岷山之下沃野千里,下有蹲鸱,至死不饥”的记载;明代更有《芋记》、《芋经》等专著问世。  相似文献   

19.
烹文亦生香     
正袁枚是著烹文的大行家,其《随园食单》家喻户晓;苏轼著《菜饕赋》《老饕赋》《黄州寒食诗帖》《酒经》《猪肉颂》等,后世流传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豆腐、东坡鱼羹、东坡蜜酒等皆出自其手,也的确堪称一代美食家;文学家李渔撰《闲情偶寄》,独辟"饮馔部";崔禹锡著《食经》;曹寅编《居常饮馔录》;高濂书《饮馔服衣笺》;曹慈山留《养生随笔》。大到《本草纲目》,杂至《清稗类钞》《素食说略》,林林总总,自有一方洞天。  相似文献   

20.
《作庭记 》写道:"无池无溪处立石,称枯山水"。枯山水又称假山水,是日本园林独有的构成要素,堪称日本古典园林的精华与代表。"枯山水"庭园属于禅宗庭园,禅是一种从人自身内部而不是外部寻求真理的信仰。日本园林静态之美,体现于典型的禅僧意识下兴起的日本园林独有的佗寂美。园林中置石、耙沙,极静之事物。却能通过此静感受出一沙一世界的宏伟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