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铜山铜矿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山铜矿深部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受多种因素制约,用灰色多目标决策对其采矿方法进行优选,能够保证优选出的采矿方法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应用于工业试验之后已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
陕西银矿为倾斜中厚矿体,顶底板均不稳固,且受古采区的影响,矿岩破坏严重,属难采矿体,试验采用超前切顶爆力运矿和侧向崩矿分段崩落联合采矿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优选与凿岩,爆破,顶板管理等工艺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松树脚分矿中厚缓倾斜矿体采矿方法的模糊优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晏廷玺 《采矿技术》2009,9(3):10-11,14
针对云锡松矿马吃水矿段11-8矿体采矿方法的优选问题,引入模糊理论,对该矿中厚缓倾斜矿体采矿方法的优选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所得的结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对矿山的安全、高效、经济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采矿方法设计和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设计思想, 结合模糊层次分析的采矿方法优选, 对广西某矿山采矿方法中的物理矛盾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指导采矿方法设计的矛盾矩阵六大原理:分割原理、预先作用原理、曲面化原理、空间维数变化原理、机械系统替代原理和物理参数改变原理, 并依据这六大原理得出了创新方案, 同时用模糊层次分析对传统的采矿方法和创新方法进行了比较优选, 证实了TRIZ理论用于采矿方法的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铜矿矿体复杂多变、回采能力低等难题,在矿山现有生产的基础上,结合优化后的矿块结构参数,根据矿体厚度变化情况选择不同的采矿方法,提出了几种适合此类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最终优选出两种符合矿山生产的采矿方法,有效的适应复杂矿体,解决了回采能力低的难题,优选方案也为国内其他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的矿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矿方法模糊优选的神经网络模型构造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爱祥  郭立  余健  阳雨平  肖雄 《矿冶工程》2003,23(3):6-8,11
应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原理,构建一种人工神经网络(ANN)——弹性神经网络,能较好地解决常用BP神经网络梯度算法中可能出现的收敛缓慢和局部最小问题,将模型应用于大红山铜矿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模糊优选,与用模糊数学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终选出的采矿方法工业试验后取得了显著成效,证明该决策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模糊理论在中厚缓倾斜矿体优选采矿方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问题是长期困扰贵州开磷集团极乐矿段开采的首要问题,也是目前公认的世界性采矿难题,在我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文章应用矿山开采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长期的生产实践与现场经验,对缓倾斜中厚磷矿体采矿方法进行研究.在贵州开磷集团极乐矿段采矿方法优选中,首次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缓倾斜中厚磷矿体采矿方法进行优选,优选出极乐矿段开采的合理的采矿方法,成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直接被极乐矿段的开采使用,对极乐矿段的安全、高效、经济开采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某矿山中厚矿体采用分段空场法连续开采,由此产生了空区顶板暴露面积过大而导致冒落等地压显现情况,为此需重新选择适合中厚矿体的开采方法。采用模糊数学法对采矿方法进行优选,最终得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为最优采矿方法,并选择试验采场进行开采方案设计和实施。实践表明,此方法符合矿山生产需求,维护了采场稳定,增加了生产能力,并降低了矿石的贫化、损失。模糊数学法优选采矿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采矿方法的选择受技术经济及安全等诸多因素影响,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关乎矿山企业生存发展。针对传统的经验类比法受主观判断影响显著而呈现的局限性问题,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分析法对某钨矿急倾斜厚大矿体采矿方法进行优选,采用经验类比法结合矿山实际及国内外类似矿山,初步选择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法、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高分段上下向凿岩阶段空场法和水平落矿阶段空场法4种技术可行的采矿方法,选取13个代表性影响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经比较计算得出4种方案优越度依次为81.2%,78.7%,70.2%,64.0%,最终优选出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法为最佳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城金矿的地质与开采条件,对三种可供选择的采矿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后选定了机械化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试验表明,这种采矿方法能达到高效、经济、安全的工取得了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同类矿体中开采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瑶岗仙钨矿为背景,分析了现采矿方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使用BP神经网络对凿岩爆破参数进行优选,以总炸药单耗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合理的孔间距为0.9m,排距为0.8m;改进了现采矿方法底部结构,采用电动铲运机出矿代替电耙出矿,不留底柱。实践表明,优选出的爆破参数爆破效果良好,降低了采矿成本,改进后的采矿方法矿石损失贫化小,回收率高,提高了采场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瑶岗仙钨矿现采矿方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使用BP神经网络优选凿岩爆破参数,以总炸药单耗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合理的孔间距为0.9 m,排距为0.8 m,改进了现采矿方法底部结构,采用电动铲运机出矿代替电耙出矿,不留底柱开采。实践表明,优选出的爆破参数爆破效果良好,降低采矿成本,提高采场生产能力,改进后的采矿方法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小,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山东新城金矿2008年末矿山生产能力由原1500 t/d提高到2500 t/d的新变化,深入分析该矿V#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矿山地质,提出了适应该矿开采条件和新增生产能力需要的4种采矿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采矿方法优选的综合评判模式,对其技术经济指标、隶属度、权矩阵的确定进行分析,得出4种方案的优劣顺序,最终选定应力拱连续开采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作为该矿的采矿方法。通过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证实采矿模糊优选模式的评价结果可靠,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4.
低品位厚大矿体由于成本承受能力有限,无法使用高成本的采矿方法,特别是对于矿体和围岩稳固性较差的厚大低品位矿体,其采矿方法选择余地将大受制约。作者从矿山生产实际出发,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优选出分段中深孔连续采矿法用于开采该类矿体,有效避免了矿岩稳固性差和矿石品位低对开采的不利影响,其采矿方案优选方法和所用采矿工艺,对同类矿山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采矿方法选择的系统性难题,引用灰色和层次性系统分析理论,从安全性能、环境保护和技术指标3方面考虑,建立采矿方法优选的灰色层次性综合评判模型模式。通过层次性方法确定其权重、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间的关联度,结合评判模式得出采矿方法的优劣顺序。并以黄金洞金矿采矿方法优选为例,经优选分析,黄金洞金矿采用了无底柱上向干式充填采矿法。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作业人员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证实灰色层次理论采矿方法优选模式的评价结果可靠,优选模式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某磷矿矿区缓倾斜复杂多层沉积型磷块岩矿体的具体特点以及矿山生产情况,对其进行采矿方法研究,提出了几种适合此类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经比较优选出适用于矿体开采的预控顶机械化高效分层掘进式房柱采矿法,为国内其他类似开采技术条件的矿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地区急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急倾斜薄矿体特殊的开采技术条件,基于几种常规开采急倾斜薄矿体的采矿方法,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优选的11个因素指标,运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相应采矿方法的权重矩阵,同时利用线性函数法及二元对比排序法确定各指标隶属度矩阵,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模型。得出中深孔嗣后废石充填机械化采矿法最优,进而解决了青海高原矿山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巴鲁巴铜矿缓倾斜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在综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理论(FUZZY)的基础上,构建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对巴鲁巴缓倾斜矿体的采矿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保障三方面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向量,结合巴鲁巴铜矿现场实际创新了四种可行的采矿方法并由此建立初选方案集,最后利用AHP-FUZZY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四种采矿方法的综合优越度。研究结果表明:四采矿方法综合优越度值分别为77.8%、81.1%、67.5%、71.4%,方案Ⅱ最优。将方案Ⅱ应用于巴鲁巴工业实践,结果显示,与原采矿方法相比,方案Ⅱ的矿石贫化率与回收率指标大大改善,极大促进了缓倾斜难采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对于类似矿山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陕西银矿为倾斜中厚矿体,顶底板均不稳固,且受古采区的影响,矿岩破坏严重,属难采矿体。试验采用超前切顶爆力运矿和侧向崩矿分段崩落联合采矿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采矿方法和采场结构参数优选与凿岩、爆破、顶板管理等工艺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综合评价系数法优化采矿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采矿生产中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凤凰山铜矿运用综合评价系数法来采矿方法优选,选定了采矿方法优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编制了优化软件,并进行了实际运用。应用结果表明,只要约束条件足够多,参数选取较符合实际情况,优化的结果就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