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某进风井井筒在施工期间发生了严重的变形与破坏,通过系统分析产生破坏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修复及加固方案。实践证明,所采取的加固及修复方案在该矿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龙东矿主井的破坏状况及特点,从表土地质及水文特征,井壁设计,施工质量等方面分析了井壁破坏的原因。分析认为,龙东主井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井壁设计结构与施工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冻结井井壁破坏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冻结法开凿的立井井筒,若干年后发生井壁破坏,是我国近年来多次出现的工程问题。本文综合介绍了主要的破坏情况,进而统计分析了破坏时间、围岩水文条件变化及破坏点位置等方面的规律性,以井壁破坏的显现特征为基础,对其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最底部含水层水压头下降而沉降产生负摩擦力是井壁破坏的主因,而温度应力是井壁破坏的诱因。同时对主因和诱因对井壁所产生的应力情况进行了数学分析,给出了若干实测结果和计算公式,提出了今后防止井壁继续破坏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梁北矿21采区回风下山施工后的变形破坏情况,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该方案既加固了下山巷道,又保证了巷道的通风断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淮南新集三矿极软岩破坏巷道具体条件,在分析巷道破坏原因和锚注加固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破坏巷道的锚注加固修复方案,并进行了锚注参数设计和新型锚注加固注浆材料的研究。工程应用实践和围岩变形监测表明,采用的锚注加固修复技术可行,修复效果明显,取得了显著技术经济效益,为类似条件巷道的修复、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曲江风井井壁破坏的力学机理分析及修复治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曲江风井井壁破坏机理的分析,采取了针对性的井壁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根据徐淮地区18个井筒井壁破坏的特点,对造成井壁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生产因素、施工因素和技术因素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对井壁所受纵向应力(井塔深基础集中荷载、地表下沉引起的荷载)进行了估算,还对如何防止井壁的破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竖井井壁破坏分析和最大负摩擦力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德胜  周传美 《金属矿山》1996,(7):25-26,51
  相似文献   

11.
钻井井壁局部破坏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钻井两个井壁破坏情况,分析破坏原因和今后设计设防办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鹤壁中泰矿业赵荒风井井筒发生严重变形破坏的原因,以及修复加固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本次施工方案制定科学合理,切合工程实际,为以后同类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山东济北矿区唐口煤矿副井井筒马头门部位发生严重变形破坏的原因,介绍了修复加固过程中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方案以及施工方法。本次施工方案方法科学合理,切合工程实际,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刘青  贺化平  宋根详 《煤炭技术》2008,27(3):103-105
锚杆注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围岩变形和保证巷道稳定的支护技术。论文在分析薛湖矿井底车场巷道变形破坏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锚注加固方案设计的主要方法,首次提出了交替性分阶段锚注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徐淮地区煤矿竖井变形破坏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环境,工程动力学特性以及工程动力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方面论述了徐淮地区煤矿竖为形破坏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煤矿竖井变形破坏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毕思文  王思敬 《建井技术》1997,18(4):35-37,15
简要介绍地层失水沉降作用、水平地应力作用、地层排水沉降与水平地应力及重力共同作用下竖井变形破坏的线弹性、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模拟分析结果证实了徐淮地区煤矿竖井变形破坏“三因素综合破坏机理”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因地下工程施工引发地面沉降变形,造成房屋裂缝的加固与修复,提出了对房屋裂缝的加固修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谢桥东二风井钻井井壁在马头门处的破坏情况,分析破坏原因,提出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梁北矿21果区回风下山施工后的变形破坏情况,对变形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修复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徐淮地区煤矿竖井变形破坏特征与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毕思文 《建井技术》1997,18(3):37-39
从破坏区域分布,破坏位置,破坏时间方面阐述了竖井变形破坏特征。对现有的竖井变形破坏机理假说进行了再讨论,提出了竖井变形破坏“三因素综合破坏机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