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发矿产资源有助于弥补国内矿产资源的供给不足,但是对沿线国家矿产资源投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具有多种形式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逆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为深入研究逆全球化背景下沿线国家矿产资源投资风险,论文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自然环境风险、资源开采风险以及逆全球化风险五个维度出发,构建了矿产资源海外投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对2009—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18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矿业投资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采用GM(1,1)模型对2021—202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1)资源开采风险、自然环境风险是矿业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而逆全球化风险也成为当前国际局势下进行矿业投资不可忽略的风险因素;2)处于中风险—低风险状态的国家,风险等级逐渐朝着低风险状态发展,处于高风险—中风险状态的国家,风险等级朝着中风险状态发展,沿线国家的风险等级整体是降低的,所评价国家的风险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整体是朝着降低的趋势发展;3)2021—2025年18个沿线国家中,乌兹别克斯坦、越南、俄罗斯、泰国、老挝和柬埔寨属于低风险投资国家;土耳其、印度、阿根廷、乌克兰、蒙古和印度尼西亚属于中风险投资国家;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菲律宾、吉尔吉斯坦和波兰属于高风险投资国家。 相似文献
2.
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研究、生态修复技术、修复效果评价以及生态修复效益研究4方面的矿山生态修复研究现状,研究总结得出结论:应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体系和长效管理监测机制,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治理协调发展;加强多学科多领域间的协同创新合作,提高矿山生态修复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间的贴合度,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并建立符合需求的矿山生态修复效益效果评价体系;矿山生态修复中需加强局部针对性研究,边坡修复将是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加强特殊生境条件下矿山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研究,编制相关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海外油气投资带来了诸多机遇,但风险因素依然存在。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进行了识别,建立了资源风险、政治与法律风险、经济风险、自然环境风险4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海外油气资源投资风险指标体系,建立了AHP-Fuzzy综合模型,对阿塞拜疆等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在阿塞拜疆、伊朗、阿曼、埃及、印度尼西亚、越南、哈萨克斯坦、泰国进行油气投资属于高风险等级;在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印度进行油气投资属于中等风险;在俄罗斯、卡塔尔、科威特进行油气投资属于较低风险;在阿联酋、罗马尼亚进行油气投资属于低风险。提出对策建议: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国家,因地施策;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制建立;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5.
矿山生态修复已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抓手,新形势下需要转换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为了科学评价矿山生态修复成效,引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目标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统一框架下探索构建了针对矿山不同地理要素的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生态安全、生态功能、景观服务、可持续发展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具体的三级指标组成,并给出了指标等级评定赋分标准。最后,从修复意愿、修复策略、修复模式、资源利用、修复成效等方面提出了矿山生态修复理念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矿山企业绿色、高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基于矿山开采现状,科学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因矿产开发对土地资源和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有效改善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矿山企业履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盘活全国因矿山开采而挖损、压占、塌陷的约3.6万km2土地,针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对矿山生态修复的概念、生态修复思路及相关模式进行了阐述,通过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中对地质地形、景观视觉效果以及动植物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可以为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并影响到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由矿山资源开采导致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介绍废弃地特点及对矿区生态环境治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为矿山废弃地水土流失的治理以及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采矿业为我国经济快速的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其产生了大量荒地,造成了水污染、重金属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其他环境破坏,同时加剧了土地短缺。矿区废弃地复垦面积占退化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10%~12%,且恢复过程较为缓慢。金属矿山开采的废弃地往往金属毒性更大,缺乏大量营养物质,更难以恢复植被。目前对矿山环境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基质改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技术,国内大多采取基质改良和生物复合修复方法,并且对于矿山土地复垦采取交替复垦工艺和废石尾矿充填采矿法,及时控制环境污染和破坏。针对金属矿山尾矿的资源化利用,阐述了多种基质改良技术及耐受植物的筛选,因地制宜种植耐性大的优良植物,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然而许多成果都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未大规模地进行实际应用。为加快矿山废弃地的恢复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可为矿山生态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矿山生态修复是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重点攻关方向。本文面向长江大保护战略的环境治理需求,从矿山生态修复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矿山生态治理的相关政策和环保督察案例,在此基础上,分析出长江经济带矿山生态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监管缺位、无序开采、尾矿库/尾矿渣处置不当、废水排放不达标、土壤污染评估缺失等。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矿山生态修复责任意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导致矿山生态问题频出;相关规范和标准的不足,导致矿山生态修复形式多追求短平快的景观修复工程,对于重金属和酸性废水等污染物缺乏科学的防治方式。最后,从健全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完善矿山修复规范和标准、坚持“以废治废”的生态修复思路三个角度给出相应的治理建议,为长江大保护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国土空间开发和城市建设带来的废弃矿山多存在地灾隐患、环境污染、景观破坏等问题,亟待生态修复与再利用。在生态文明时代,矿山生态修复更加强调统筹空间要素的系统评估和治理。为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新路径,以矿山生态修复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国土空间矿山生态修复规划的框架和基本内容,以南宁市大都市区为例,基于矿山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以重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目的,构建了集"本底评价、功能分区、修复提升"为一体的规划体系。通过划定矿山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开发程度,预判土地资源供应能力,并采取需求、供给相匹配的方式,确定各类废弃矿山的修复目的,分类提出多种生态修复策略,以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再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经济下行压力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公众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投融资模式,在分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不同阶段成本支出和收益过程的基础上,概述了传统融资工具——贷款融资和股权融资的优势和注意事项,介绍了可用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多元化融资工具的各自特点、相关性和资金来源,阐述了融资问题和协调问题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投资的限制,提出了发挥政府决定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当地民众共同参与等促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投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定量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针对突出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提出合理性的治理建议和保护措施。以青海省乐都区茶马沟石英岩矿为例,通过实地地质调查,结合开采、遥感及其他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搭建层级结构模型,使用MATLAB计算每个指标权重值,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样本进行计算及综合评价,最终借助ArcGIS对矿区进行网格化处理分区。结果显示,茶马沟矿区地质灾害主要为存在不稳定斜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水土环境污染,其中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大,危害程度高、危险性大,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较大。矿区综合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等级为Ⅱ级(较严重),矿山地质环境严重区(Ⅰ)面积约6.4 hm2,较严重区(Ⅱ)面积约14.56 hm2,较轻区(Ⅲ)面积约18.24 hm2。根据评价及分区模型,对茶马沟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进行了有效的土地恢复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力争实现矿山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