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综放开采顶煤运移跟踪仪研制与顶煤回收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放顶煤开采模拟试验,探讨了提高顶煤回收率方法,提出了在顶煤中埋设标志点法计算顶煤回收率,采用对比称重法和标志点法计算顶煤回收率的差异来计算出顶煤回收率,研制了顶煤跟踪仪并完善了顶煤回收率现场测定方法.应用顶煤跟踪仪对6个不同条件放顶煤工作面顶煤回收率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研制的顶煤运移跟踪仪可以进行放顶煤回收率的现场测定,能够适合现场复杂条件应用.煤体硬度和裂隙发育程度、顶煤中的夹矸是影响顶煤回收率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顶煤厚度和煤层倾角对顶煤回收率的影响较小.模拟试验和现场观测均表明,中下部层位的顶煤回收率较高,上部顶煤的回收率较低,靠近支架的最下部顶煤的回收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2.
主要采用顶煤深基点观测法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煤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掌握了在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顶煤的移动、断裂垮落规律;定量描述顶煤冒落位置、垮落范围等顶煤垮落特性,为研究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的运移规律提供了可靠的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3.
块度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放顶煤开采煤炭回收率的高低是关系到能否推广这种采煤方法的关键技术。从上覆岩层运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顶煤的变形规律,进而运用散体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顶煤和直接顶块度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直接顶块度、高度一定时,顶煤的块度越小,顶煤放出率越高,而当顶煤块度和直接顶高度一定时,直接顶的块度越大,顶煤放出率越高。根据研究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顶煤放出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顶煤深孔爆破弱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兴隆庄煤矿3306工作面初采阶段顶煤整体性强、冒放性差、顶煤放出难的问题,在工作面回采前实施顶煤深孔预裂爆破、开切眼顶煤与顶板截断爆破试验。深孔预裂爆破提高了顶煤裂隙发育程度,降低了顶煤破碎块度,顶煤冒放性得到增强;开切眼中的顶煤、顶板截断爆破在顶板岩层中形成裂隙自由面,促使顶板提前弯曲、断裂,缩短初次来压步距。通过上述方法,初采阶段顶煤放出率由45%提高到75%,直接顶和基本顶初垮步距分别减小40.4%和36.6%,实现了顶煤的强制冒放和初次来压前的充分放出,有效提高了综放工作面初采阶段的顶煤采出率。  相似文献   

5.
骆素君 《煤》1994,(4):42-44
针对放顶煤综采工作面顶煤回收率问题,提出了在放顶煤液压支架上安装、利用高压乳化液作为动力的“顶煤助放与破碎机构”的设计构想,并以此来实现在放顶煤综采中主动、可控制地回收顶煤,从而达到提高顶煤回收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放顶煤工作面顶煤损失构成的分析,说明了不同的放顶煤支架架型所产生的顶煤损失也不相同,并证实了反四连杆低位大插板放顶煤支架是目前使用效果最好、顶煤损失最少的架型  相似文献   

7.
米文斌 《西部探矿工程》2022,(10):135-136+140
为提高综采放顶煤顶煤回收率,从顶煤冒放程度、地质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方面着手分析了影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煤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综放工作面顶煤回收率的主要工艺技术,并进行了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王向伦  邹友平 《煤矿开采》2004,9(3):63-64,84
综放开采时,实现顶煤的破碎和顺利放出是放顶煤工作的核心问题,而顶煤的有效破碎又是顶煤放出的前提,同时又是支架选型的依据,并且也是衡量放顶煤效果的主要依据,因此有必要对顶煤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有关资料,结合义马耿村煤矿的现场实测,并参考其他放顶煤工作面的观测成果,探讨了综放开采顶煤变形及破断规律。  相似文献   

9.
顶煤回收率与直接顶厚度关系的PFC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放开采顶煤回收率,除与煤层条件、放煤工艺和放煤工的责任心有关外,还与直接顶厚度及其在底板的堆积特征有关系。运用PFC软件对不同厚度的顶煤、直接顶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顶煤回收率与直接顶厚度的定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了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破碎机理及放煤高度的合理确定;针对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厚度和煤质软硬程度,正确认定顶煤是否具有可放性,为工作面能否一次采全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综采放顶煤的适用条件、基本类型、主要参数、工艺,以及提高综采放顶煤开采煤炭采出率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放顶煤开采煤炭回收率的高低是关系到能否推广这种采煤方法的关键技术。该文从上覆岩层运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顶煤的变形规律,进而运用散体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顶煤和直接顶块度对顶煤放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介绍了利用深孔控制预裂爆破技术提高π放工作面放顶煤回收率的试验,并在试验中对预裂爆破前后顶煤移动情况、顶煤回收率进行了考察,试验说明,深孔控制预裂爆破对提高顶煤回收率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顶煤的放出规律,研究了放煤参数与煤层赋存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认为可以依据煤层厚度和煤层松散系数来确定合理的采放比、放煤间距、放煤步距等开采工艺参数,从而解决了采放工艺参数靠经验类比,缺乏科学依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大采高综放开采顶煤采出率,以塔山矿82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运用PFC2D软件和顶煤运移跟踪仪对顶煤受力特征、放出率和放出顺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顶煤可分为煤体运移特征不同的四个不同受力区域;不同位置顶煤放出率相差较大,上分层低于下分层、中分层,工作面两端回收率较低;顶煤冒落顺序为下部先于上部。可通过加强初末采及端头顶煤回收、改善顶煤冒放性、选择合理放煤步距和放煤方式、加强生产管理等措施,提高采出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两硬"条件下综放开采,就顶煤冒放性差、顶板不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同时就影响综放回采率的因素,介绍了"两硬"条件下综放开采提高回采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鹤岗矿业集团兴安煤矿采煤工作面正放关门顶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倒放关门顶的工艺措施。多年来,兴安煤矿在各种顶板不同煤层坡度下的采煤工作面采用了倒放关门顶工艺,生产安全可靠,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厚煤层放煤工艺参数的散体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放煤工艺参数,依据相似理论,采用散体相似模型的试验方法,分析了顶煤放落过程中煤矸的成拱类型,成拱几率,分析了不同放煤步距对煤矸流动形态及混矸程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两采一放提高了复杂结构顶煤的可放出性、顶煤采出率,使含矸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综放工作面端头顶煤的放出率,进行了软厚直接顶(顶煤)条件下综放工作面端头区放煤的现场试验。实测研究了综放面端头区放煤条件下的矿压显现特征,优化了端头区放煤参数,并对放煤效果进行了实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软厚直接顶及顶煤具有较好的随动性和充填程度,利于端头放煤的安全高效实施。综放面端头区顶板压力很小,是工作面中部的6.54%。由于端头放煤后端头区顶板活动加剧,顶板压力增大了26.64%。综放面端头区放煤的顶板控制关键是"护"和"稳",改善端头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是端头区安全放煤的保障。根据综放面端头顶板的稳定性程度,合理确定了端头区的可放煤区域和双轮或三轮顺序不等量控制放煤工艺。  相似文献   

20.
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破碎机理及放煤高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破碎机理及放煤高度的合理确定;针对放顶煤工作面的顶煤厚度和煤质软硬程度,正确判定顶煤是否具有可放性,为工作面能否一次采全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