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麦制粉副产品是由小麦加工成可食用小麦粉后的其它一系列物质,包括小麦麸、次粉和胚芽。本文综合分析小麦制粉副产品及加工工艺,由于小麦制粉副产品富含多种营养活性成分,提出综合开发利用小麦制粉副产品,可促进小麦制粉副产品增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小麦胚芽油是一种珍贵的营养保健油,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布粉加工副产品-麦胚中提取小麦胚芽油,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考察他萃取过程对麦胚蛋白溶解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种类型保健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正逐步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小麦作为世界产量最大,种植范围最广,种植面积也排在首位的粮食作物,其副产品的提取和利用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以下就自己的制粉实践谈一谈小麦副产品的提取和利用。其中麸皮和次粉的提取方法和形式比较简单,而另一种副产品——麦胚却难于提取,大多数粉厂一般都将麦胚直接打入麸皮中,大大削弱了谷物的综合利用价值,降低了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在大中型面粉厂中路出粉工艺中麦胚的提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麸皮制醋     
麸皮中含有适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较多的戊糖和木质素,有利于产品色、香、味的形成。以麸皮为原料采用全固态一次发酵法工艺制醋,具有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的特点。麸皮是小麦制面粉时的副产品,取材容易,制醋后的副产品醋糟还可以作为饲料,用麸皮制醋有综合经济效益。以麸皮为原料采用全固态一次发酵制醋工艺,设备简单,操作简便,产品风味较好,投资少建厂快,特别适宜乡镇企业和个体户采用,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5.
小麦胚是小麦制粉的副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作为一种现有的、可以大量购得的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利用价值。由于它的组成较为复杂,变坏速度很快,开发利用有一定的难度。经过多年努力,小麦胚深加工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小麦胚油、小麦胚制备功能性食品配料和活性肽粉等产品已经实现了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制粉工业副产品用作饲料应注意的问题¥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林云鉴@朱建平制粉工业副产品用作饲料应注意的问题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214036)林云鉴朱建平“小麦分层碾磨制粉”新工艺1983年在国内推广应用以来,在改善面粉品质、提高出粉率、简化加工工艺及对加...  相似文献   

7.
李林轩 《面粉通讯》2011,25(6):12-13
针对小麦剥皮制粉技术发展的趋向,分析了小麦剥皮制粉技术的优势与弊端。小麦剥皮制粉技术,能提高出粉率和小麦粉品质、缩短制粉路线、简化工艺、减少投资、降低消耗、副产品大幅增值、安全卫生性提高;但因高纤维含量的外果皮剥去,麸皮薄而易碎,胚乳难以刮净,粉路短强研磨,加工精度偏低。  相似文献   

8.
大宗谷物加工副产品中功能成分的提取与利用发展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小麦、玉米、大豆、大米四种大宗谷物加工中对副产品深度开发利用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9.
(一) 小麦淀粉及其副产品小麦淀粉是苏南、上海一带地区的主要生产品种,一般使用的原料都是标准粉,即国家粮食标准小麦出粉率85%的面粉。小麦淀粉生产时与别种淀粉不同,不光是通过  相似文献   

10.
小麦胚芽油(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前言小麦胚芽是小麦制粉时副产品,小麦胚芽油是以小麦胚芽为原料制取一种谷物胚芽油。小麦胚芽油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廿八碳醇及一些尚末解明微量生理活性组份、营养价值颇高,其现已被消费者认可、视作一种对人体具多种生理功能的功能性制品。自Evans从小麦胚芽油内发现维生素E后,人们开始瞩目小麦胚芽油潜在营养生理功能。美国在30~40年代便致力于小麦胚芽油及其衍生物维生素E开发研究,不少基础应用研究数据至今仍不断引用。直至70年代,美国小麦胚芽油制品几乎风靡世界小麦胚芽油市场。日本自70年代始从美国进口小麦胚芽油,1975年日清制粉公司首先自制生  相似文献   

11.
使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了采用脱皮制粉工艺和传统制粉工艺生产得到的小麦粉的糊化特性,并通过测定小麦粉的损伤淀粉含量等,考察了两种工艺条件下,小麦粉糊化特性和粉质特性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脱皮工艺小麦粉的损伤淀粉含量减少,淀粉平均粒度大,而α-淀粉酶含量减少。制粉工艺对中筋的南阳白麦和高筋的8901特二粉的影响最为明显,脱皮工艺小麦粉的峰值粘度和最终粘度明显增加,而其他样品基本不变;同时,这两种样品的衰减度较大,而其他样品的衰减度则有所减小。脱皮制粉得到的所有样品的低谷粘度均高于采用传统工艺的同等小麦粉,但回生值较低。  相似文献   

12.
前路出粉法就是加宽前路,缩短心磨,全部改气辊为齿辊,放粗筛网,高整粉路,麸渣混走,出粉越多越好。前路均衡出粉法在磨辊接长分配上,减少皮磨接长,增加心渣磨接长,与前路出粉法相比,扩大了前路出粉范围。前路磨撞结合出粉法与前路均衡出粉法相比,扩大延伸了出粉部位,增加了重筛与使用光辊,增加了强力撞击松粉机与撞击磨,并大量使用清粉机。小麦制粉技术从反复研磨到逐步研磨,基本原理仍然贯穿其中,结合先进的工艺技术,对小麦制粉工艺提出合理的的优化和改进,节能降耗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黑小麦复合营养挂面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黑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荞麦粉、黑米粉,按传统挂面生产工艺制作黑小麦复合营养挂面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测定,找到了最佳的配方比例。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具有良好冲调分散性和消化特性的速食米粉加工技术,本研究以大米为原料,分析了蒸汽酶解调质-挤压膨化工艺对速食米粉冲调分散性、淀粉糊化度、体外消化特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和还原糖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挤压膨化相比,蒸汽酶解调质-挤压膨化制得的速食米粉的水溶性指数提高了96.60%,吸水性指数、结块率及分散时间分别降低了72.68%、51.39%及38.27%,米糊的粘度也显著降低,且该速食米粉在低剪切速率下具有较低粘度,其粘度曲线趋于平直;其休止角及滑角均显著降低,说明蒸汽酶解调质-挤压膨化工艺显著改善了速食米粉的冲调分散性及其粉体流动性。此外,蒸汽酶解调质-挤压膨化制得的速食米粉的亮度和总色度显著低于直接挤压膨化,产生了肉眼可见的色差。蒸汽酶解调质-挤压膨化处理还显著增加了速食米粉的可溶性蛋白和还原糖含量,其快消化淀粉比例也较直接挤压膨化明显提高。总之,蒸汽酶解调质-挤压膨化较直接挤压膨化进一步改善了速食米粉的冲调特性及其预消化性。  相似文献   

15.
赵丽红  刘岩  何余堂 《中国酿造》2012,31(2):187-189
该文以薏米粉、黑米粉、标准粉及菌种米曲霉为原料生产面酱,利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依据感官评定结果,确定了薏米保健面酱的最佳配方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薏米粉的添加量为标准粉的20%、黑米粉的添加量为标准粉的20%、菌种米曲霉的接种量为5‰,在发酵温度为53℃~55℃的条件下,发酵时间为17d,研制成的薏米保健面酱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加工马铃薯生全粉,对加工工艺中的护色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考察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氯化钠3种护色剂对马铃薯生全粉色泽的影响,优选出3种护色剂合适添加范围;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钠无硫复合护色剂最佳护色配比为:0.5%柠檬酸、0.1%L-半胱氨酸、0.5%氯化钠。该复合护色优于单一护色效果,可使生全粉保持良好色泽,使制得马铃薯生全粉亮度值L^*达91.09,多酚氧化酶的抑制率87.98%。研究为马铃薯生全粉加工中的无硫复合护色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专用小麦粉的分类越来越细,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高,配粉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为了完善配粉工艺,结合多年配粉工艺设计经验,详细阐述了各配粉工序功能、配粉工艺设计、配粉工艺应用以及配粉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并分析了当前配粉工艺中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2种马铃薯全粉对小麦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马铃薯全粉种类与混合粉糊化指标的相关性,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种类与混合粉糊化特性的相关性较高。当马铃薯全粉的添加量小于30%时,全粉的种类对混合粉糊化的影响不大;若马铃薯全粉的添加量达到了45%~60%,全粉的添加量对混合粉糊化的影响不大,但全粉的种类对其影响较大,且"大西洋"马铃薯全粉在15%~60%添加量内对混合粉糊化的影响要略小于"克新"马铃薯全粉。  相似文献   

19.
即将颁布的《小麦粉》国家新标准对面粉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小麦粉国家新标准的即将颁布,对小麦粉新标准进行了浅析,指出了新标准将对面粉企业的产品结构、原料选择、配麦工艺、制粉工艺及面粉后处理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天然红面酱酿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论述了天然红面酱的工艺,特别是加入红曲发酵,对比传统面酱从色泽、口味、防腐等方面均有进步,红面酱是一种高档的调味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