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多年来关于水域富营养化治理的研究成果,对卫津河蓝藻“水华”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将生物操纵、底泥微生物修复、生物促生、人工增氧、生物浮床、网箱养草、生物移出等技术组合使用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常用的油田化学表面活性剂为研究目标,采用发光细菌法对其生物毒性进行了评价,考察了pH值和矿化度等对生物毒性的影响。结合表面活性剂对细菌中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对表面活性剂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行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法可以快速、简便地对油田化学剂的生物毒性进行评价,但对体系条件要求严格,pH值与矿化度对评价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发光细菌法得出的生物毒性评价结论不能简单的推演到其他毒性评价方法,单一的发光细菌法生物毒性评价标准无法全面判断油田化学剂的生物毒性效应,应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对油田化学剂的毒性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郭诗怡   《中国园林》2022,38(2):71-76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但城市同样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因此,分析和预测城市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人类福祉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对城市建成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别量化了各个城市特征对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影响。然而,对影响城市内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因素仍缺乏多尺度、全球性的分析。借助Web of Science和CNKI,对来自全球37个城市的111篇文献进行了建成环境下鸟类多样性研究方法和结果的系统性分析,并在归纳关键性城市建成环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物多样性为导向的建成环境优化策略,指出了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4.
某三万吨生物柴油项目消防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三万吨生物柴油项目为例,介绍了生物柴油的工艺流程,并对其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在对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基础上,对生产厂区的总平面布局、电气设置、消防设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4)
为了明确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专利的发展态势,以及中国在该领域中的位置,利用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对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专利进行了检索,并对该领域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国家/地区分布、主要专利权人、热点技术领域及核心专利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核心技术还很缺乏,核心专利主要掌握在美国,其次是日本、德国、瑞士。最后给出了促进我国生物医用纳米材料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污水厂生物除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除臭技术因其工艺简单、基建费用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目前污水厂生物除臭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臭气的收集系统,臭气成分、浓度、风量的设定,生物除臭的动力学模型以及生物处理装置的选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可为污水厂的除臭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调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曝气生物滤池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影响曝气生物滤池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预处理、反冲洗、曝气方式、滤料选型及施工难点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该工艺在广东新会东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7)
细胞内、外的生物大分子对细胞形态的变化和功能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细胞内、外基质中的生物大分子对细胞的作用,概括了生物大分子对细胞生物化学活动的三种相互作用,提出在实际的科研过程中,模拟生物的大分子环境,选用模型体系对特定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生物转盘工艺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了以生物转盘为核心的SW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分析介绍了该装置的组成部分及其运作流程。最后以苏州昆山市锦溪镇红霞村的生物污水处理为例,更进一步的阐明了污水生物处理的新工艺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10.
对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两种生物膜法的污水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分别指出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及应用建议,并通过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实例,证明了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增加溶解氧变频探头,可降低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系统的能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金陵明珠"玄武湖作为南京的核心生态斑块与重要游憩地,其水环境治理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比玄武湖周边城市建设前后的水文过程差异,聚焦水系水域、土地利用、水利工程等方面解读玄武湖水环境系统退化的成因,针对湖泊水环境的状况,采取生态恢复法则,探索城市湖泊水环境生态恢复的路径,旨在最大限度改善湖泊小流域自然水文过程,结合拟自然的代偿性工程措施作为补充,运用生态智慧修复、优化城市湖泊水环境,对于众多城市湖泊面临的共性问题具有普适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金陵明珠”玄武湖作为南京的核心生态斑块与重 要游憩地,其水环境治理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比 玄武湖周边城市建设前后的水文过程差异,聚焦水系水域、 土地利用、水利工程等方面解读玄武湖水环境系统退化的成 因,针对湖泊水环境的状况,采取生态恢复法则,探索城市 湖泊水环境生态恢复的路径,旨在最大限度改善湖泊小流域 自然水文过程,结合拟自然的代偿性工程措施作为补充,运 用生态智慧修复、优化城市湖泊水环境,对于众多城市湖泊 面临的共性问题具有普适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反季节水位变动背景下的护岸功能型生态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大坝的修建在取得航运、防洪、发电等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的景观基塘系统、湖岸生态缓冲带、林泽系统和生境岛屿结构设计,有助于汉丰湖城市护岸水质净化、景观优化,及生物生境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实现,并促进汉丰湖湿地景观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协同共生。以重庆开县汉丰湖消藩带为对象,研究了反季节水位变动背景下的湖城共生复合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模式与方法。本研究是对城市消落带生态护岸结构设计思路与方法的全新探索,将为库区沿岸其他城市消落带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平  冯潇 《建筑与文化》2016,(12):190-193
消落带是由于水位季节性涨落形成的水陆过渡带,作为水陆两大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在生态系统和景观构建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人工水库形成的消落带,往往存在水位大幅度变化的情况,引发了诸如消落带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问题,使得消落带地区的开发项目倍受影响。文章以丹江口水库太极湖湿地公园景观概念设计为例,通过水域淹没分析、区域视线分析、规划区域周边项目影响力分析,提出以下设计策略:通过划分重点、次重点区域协调场地开发强度问题;通过分层蓄水和植被群落构建解决水位消长引起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莹莹  裘鸿菲 《华中建筑》2013,(12):110-114
该文以武汉市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现状调查,结合湿地公园景观营建相关资料,分析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与武汉市及东湖风景区的关系,阐述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景观构成要素的营建方式。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的特性,并分别从植被、湖岸带、水环境及人工设施等方面分析探讨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方法。通过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营建分析及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方法的探索,为完善东湖湿地公园建设及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提供指导策略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省武宁县朝阳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利用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针对朝阳湖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朝阳湖观规划原则和设计思路,并提出具体的规划设计策略及手法,以期为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Z2)
In addition to purifying water, constructed wetl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landscape in cit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design points of constructed wetland under the ecological principles were explored, taking the Jingyue Lake in Zhongxiang City, Hubei Province for example, treatment processes were designed for different infl ow waters on the basis of site analysis to facilitate the water environment control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theories were applied to explore functional layouts and landscape designs of wetland, to build a favor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urban wetland and design outstanding wetland ecological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18.
低碳生态视角下的江苏省生态空间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影响江苏省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自然地理要素、自然灾害要素,考虑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亟需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分析构建了"两片、两带、四廊、多核网状"的生态保育空间结构,其中"两片"主要指太湖及苏南丘陵山地点状发展地区生态保育区、洪泽湖周边及里下河生态保育区;"两带"主要指沿海滩涂生态保育带、沿江生态保护带;"四廊"主要指沿南水北调东线、江水东引(通榆河)两条清水通道和新沂河、淮河入海水道两条尾水通道(泄洪通道)及其两侧保护带,并对这些生态空间结构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9.
“西湖文化”是以西湖水利工程为核心,涵盖水利建设、风景营造、游赏组织及产业发展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因子的文化综合体,是中国水利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普遍性风景符号。结合《永乐大典》36个城市的西湖历史文献整理,围绕建设动因、选址、布局等关键因子统计,系统总结了在多元建设目标、城市水系组织、风景园林要素等方面的“西湖文化”生态智慧经验。并在分析相关典型城市西湖风景营建的基础上,提出西湖文化基于人与自然、社会共生互融的整体环境观和基于地域适应性的风景调和能力,对营造生态持续、人文健康的山水城市有着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理市洱海水质改善面临的技术考验,在《洱海环湖截污工程PPP项目》的基础上,研究了洱海面源污染调蓄处理技术方案,首次提出面源污染控制空间格局和污染源多级阻力面理念.该方案以海绵蓄渗设施、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态塘库、生态湿地构建了城镇面源污染控制四级调蓄处理系统;以生态塘库、生态河流、湖滨生态带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