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都市圈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既可以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最大限度激活内需潜力.也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玲  彭耕  何金海 《四川建筑》2021,41(6):31-33
伴随经济全球化,城市群已经取代单一城市形态,成为人口城镇化的主要阵地,也逐渐成为多极世界中的竞争主体.文章试从空间演进、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国内外都市圈的发展规律.从成都都市圈现阶段发展情况,研判出其处于都市圈发展的结核期阶段,并据此对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初步探讨——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薇 《城市规划》2003,27(3):30-31,36
在分析南京市都市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 ,提出都市圈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整个都市圈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因此 ,必须要建立都市圈一体化的经济格局 ,打破行政界限 ,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和要素。同时指出 ,根据南京都市圈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当前和未来几年应着重建设交通网、流通网、金融网和信息网 ,加强旅游业和工业间的合作 ,强化中心城的功能建设 ,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区域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4.
都市圈边缘城市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加入WTO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我国“都市圈”的发展日趋明朗化。北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等相继“亮相”,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在都市圈的构建和区域整合过程中,核心城市是最主动、最具前途的大“赢家”,而大量处于都市圈边缘地带的城市(简称边缘城市)则面临着如何应对的新问题。因此,调整发展思路、寻求新的发展,是边缘城市面临的急迫课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8)
针对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问题现状,提出了政府主导,产业支撑;集中联动,模式创新;府际整合,协调发展的适合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对策,以期对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都市圈是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 /区域空间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 ,其内部与核心城市的高强度联系塑造了圈层状的地域结构特征。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为实证 ,通过对多种经济、社会联系流的直接调查与相关联系强度的空间叠置分析 ,进行了都市圈圈层地域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成长动力及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都市圈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地区,也不同于一个个单体城市,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形成与演化规律。本文从都市圈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有关都市圈的若干理论,包括都市圈的五种整体效应: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成本效应和品牌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都市圈形成的三种要素:区位因素、基础设施和人文要素,以及都市圈成长的四种动力机制:市场机制、制度建设与竞争合作机制。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基于上述有关理论,对中国的都市圈进行了评价和态势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充分利用环海、临洋、沿海的优势,形成以上海港为核心的港群体系,提高都市圈的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全球城市时代的来临,城市发展出现一个新的空间单元--都市圈.作为都市圈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理应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的主要成果,概括出影响都市圈空间界定的主导要素为空间、时间、流量和引力,以此为基础探索了一条新型的、综合型的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即分别以四个要素为依据界定都市圈范围,然后对四个范围进行空间上的叠加,取其交集、并集和补集,它们分别对应都市圈的直接影响圈、泛影响圈和间接影响圈.最后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对新方法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1.
都市圈的区域协同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都市圈协同治理的特征与问题,提出一体化发展的治理目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方式及全流程的治理制度设计是现代化都市圈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次,以深圳都市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市场主导、多方协同是深圳都市圈的重要特征,坚持产业先行、临界突破、模式创新与制度保证是深圳都市圈协同治理的重要经验;最后,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激励机制、统一规划管控、夯实社会基础、强调考核问责与完善法规体系6个方面提出面向治理现代化的都市圈协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外典型大都市圈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空间格局演变的必然,如何进行大都市圈的规划也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本文分别对巴黎、纽约、东京、伦敦和首尔等亚欧美洲五大典型都市圈的历次规划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多个城市规划模式的介绍.从低密度的郊区化大城市发展到目前集合式和多核心城市结构的思考.对澳大利亚半个世纪以来大城市规划的理论及实践做出了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和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新时代,南京、济南、哈尔滨等城市被国家点名"省会作用不够"。这些省会城市的都市圈协调发展普遍面临行政区划掣肘问题,行政区划调整往往也成为各地规划建设都市圈以及推动都市圈实现一体化发展、提升竞争力水平的关键抓手。基于合肥、西安、成都、南京等典型省会都市圈发展与规划案例分析,文章理清了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行政区划困境表征,以及服务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的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模式、适应性规划策略及行政区划调整导向下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机理,并结合济南都市圈规划建设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发展历程、面临问题及优势条件分析,提出行政区划调整导向下的济南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策略,包括强化核心、动能转换、区位再造、文化协同、生态共治,以期为西安(西咸)、兰州(兰白)等同类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环境要素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重庆都市区用地空间布局和功能组团安排,对都市区进行了一次全覆盖的生态综合区划。划分7个一级分区,共包含37个二级分区,继而确定了各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生态建设发展方向,期待能在具有实施性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上指导城市建设,将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融入并落实到城市发展中。  相似文献   

16.
快速交通系统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区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对我国大城市的扩散和都市区的形成 ,快速交通系统建设是实现有控制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形成不同类型的都市区的作用。研究表明 ,不同的快速交通系统与其相应的都市区发展模式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 ,在小汽车到来之前推行“全域公交”优先 ,建立与大公共交通相互耦合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对该地区的竞争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苏畅  李姝颖  戴菲 《风景园林》2023,30(6):96-104
【目的】都市圈已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建设的主体形态,以市民农园为代表的都市农业是其中重要的体验型绿色人居互动空间。明确市民农园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发展特征,能够为未来中国都市圈发展背景下的都市农业空间形态及布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日本首都圈内的市民农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分析、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揭示日本首都圈内市民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针对市民农园数量、平均面积大小等5项指标进行可视化分析。针对交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组成、政策4个层面要素,利用相关性分析与空间叠合展开关于市民农园分布的内因机制的讨论。【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日本首都圈内的市民农园在空间上具有片状结合点状、向心性、圈层性的分布特征,轨道交通、年人均收入、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程度以及政策制度对市民农园分布均有一定影响。【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比中国都市圈水平下城市发展现状及治理问题,分析市民农园发展前景与趋势,提出适合中国都市圈建设背景的体验型绿色开放空间的布局选址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都市圈规划编制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正改变城市规划的是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针对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目前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城市规划 编制体系存在的编制系列不完善,提出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新框架。结合目前国内正在兴起的同时也是代表城市规划新趋 势的都市圈规划,提出都市圈规划编制体系框架,并以哈尔滨大都市圈为例,试图对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新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同 时就都市圈规划的框架、实施管理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外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及其规划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都市区是发达的城市化地区,它包括核心城市及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外围地区。21世纪到来之际,大都市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各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进研究,大都市区面临的挑战和战略指向,空间结构规划实践和大都市区区域管治的研究进展分析,以期为我国开展大都市城区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