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袁志毅 《青海电力》2006,25(2):51-52
对110 kV南滩变电所1#主变保护误动事故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主变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同时动作的原因,提出了误动事故的改进措施及防范措施,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敏霞  袁文嘉  姬希军 《电力学报》2009,24(3):239-240,252
介绍了110 kV湖州站1#变压器在差动保护投入时跳闸事故,通过进行现场保护特性试验、绝缘检查、二次回路电压测量,经过分析,得出事故原因:差动保护装置没有TA断线告警功能,对主变中压侧C相开路没有提前告警,从而造成了1#主变差动保护跳闸事故。最后针对事故的特点提出了提前消除事故隐患的纠正措施,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洛阳某一500 kV变电站内基建施工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相关二次回路进行排查,发现CT二次回路存在两个接地点,同时由于焊接CT接地体时焊接电流较大,造成差动电流达到整定值,导致主变差动保护动作.但由于事先严格执行了相关反事故措施,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未造成断路器跳闸,避免了500 kV主变误跳闸的恶性事故发生.提出了变电站施工期间隔离相关二次回路,防止CT二次回路两点接地等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针对洛阳某一500 kV变电站内基建施工引起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相关二次回路进行排查,发现CT二次回路存在两个接地点,同时由于焊接CT接地体时焊接电流较大,造成差动电流达到整定值,导致主变差动保护动作。但由于事先严格执行了相关反事故措施,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未造成断路器跳闸,避免了500 kV主变误跳闸的恶性事故发生。提出了变电站施工期间隔离相关二次回路,防止CT二次回路两点接地等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正电流互感器(CT)是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测量仪表、录波监视等二次设备获取电气一次设备回路电流信息的传感器[1]。因此,CT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对于变电站而言至关重要。主变差动保护中的CT二次回路接线较复杂,二次接线出错概率较高。一旦CT二次回路接线出错,就会影响主变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进而威胁到变压器的运行。在电网运行中,由于CT二次回路接线错误导致主变差动跳闸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成 《电世界》2007,48(8):40-40
1事故经过 2006年8月5日,某山区35kV变电所遭受雷雨袭击。21:57,1号SZ7—5000/35型主变差动保护、比率差动保护动作,跳开主变两侧高压断路器。同时,主变本体瓦斯保护也动作。该变电所共有2台主变,容量为2×5000kVA,运行方式为2台主变并列运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10 kV某变电站1#主变保护误动分析及改造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0 kV某变电站1#主变故障分量差动保护误动后,通过对1#主变的一次设备和二次回路及保护装置做全面的检验,对继电保护动作的过程和事故录波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确认了主变保护装置故障分量差动保护的设计原理缺陷是造成本次误动的根本原因.1#主变故障分量差动保护的软件升级,软件的逻辑回路增加了故障分量差动保护2周前无差流判据和稳态量低比率制动辅助判据,可以有效防止故障分量差动保护误动作.软件升级后,照新安装电力设备的检验标准对差动保护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8.
对于工矿企业等用户变电所,主变投运时由于设备正处于安装或调试阶段,往往无法组织负荷,故传统方法无法对主变差动保护相位正确性进行检查。以许昌地区35 kV某用户变电所为实例,通过应用变压器环流法理论计算分析,在供电公司工程师的指导下,提出了用差压环流法测量主变差动保护相位从而对变压器保护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相位进行测量的方法,从而解决了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回路相位测量问题。对系统内两台变压器运行的变电所,亦可用此法进行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流相位测定。  相似文献   

9.
正主变压器通常配置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二次回路接线、保护定值设置等都影响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规程规范及反事故措施,避免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影响供电可靠性。1现场情况某35 k V变电站主变型号S11-10000/35,联结组别为Yd11,高低压侧额定电压为35 k V/10.5 k V,采用WBH-821型差动保护装置,比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起某220kV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跳闸事故。通过进行现场保护的检查及二次回路升流试验,详细分析差动保护的故障电流和波形,查明保护动作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以某发电厂两台135 MW机组在正常运行中突然相继跳闸为例,论述了保护动作的原因,并根据保护装置动作的动作行为和录波数据,分析了整个事件的过程.指出部分错误的接线、定值的偏低和保护判据的不完善是导致此次保护装置误动的主要原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整改接线及重新设置保护逻辑等措施进行了改进,增强了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提高了机组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孟尚虎 《电力学报》2004,19(2):160-161,164
介绍了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iNova实时数据平台的系统结构和安装调试的情况 ,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胜利油田石油管理局110kV海洋变曾出现瓦斯保护动作跳三侧事故,经检查,瓦斯继电器内并无气体,本体无故障,也无穿越性故障电流,但瓦斯继电器端子盖丢失.  相似文献   

14.
赵永  崔玉琳 《宁夏电力》2005,(3):31-33,57
大坝电厂^#1机推力瓦工作面第^#8、^#9、^#10瓦块乌金温度均在报警值75℃以上。严重影响了机组安全运行。通过分析找出乌金温度高的原因,根据原因拟定相应处理方法,经过处理后使乌金温度降至报警值以下。  相似文献   

15.
本工程在冷却塔内区的水槽进口设置虹吸堰及虹吸帽,利用虹吸作用实现全塔配水的自由切换,克服了冷却塔常规布置的竖井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作为以后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魏伟 《青海电力》2007,26(2):53-57
哈三电厂3#机组是我国首台600 MW机组,自3#机组试运投产以来,7#、8#低加疏水始终不正常。文章较系统地分析了7#、8#低加疏水异常的原因,结合电厂实际,本着“少投资、多见效”的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韩磊  石晶晶 《电力学报》2006,21(1):85-87
本文就某电厂3#、4#炉炉内水工况采用平衡磷酸盐处理的应用进行总结与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该厂3#、4#锅炉炉内水处理方式由氢氧化钠处理改变为平衡磷酸盐处理后,水冷壁的腐蚀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陈广利  张华 《电力学报》1999,14(1):21-24
针对太原第一热电厂锅炉频繁灭火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机组的安全运行及运行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志惠 《青海电力》2007,26(Z1):35-37
青海桥头铝电一厂7#、8#炉主蒸汽联络母管自投运后,23年来都未进行检验,设备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文章结合2007年7#、8#炉停炉检修时,对主蒸汽联络母管的材质、焊接接头、弯管等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全面了解了联络母管的状况,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消除,为电厂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在青岗峡水电站3#机组轴线的调整过程中,按照盘车数据仔细计算加垫量及加垫方位,准确对加垫方位进行分区,依据盘车数据认真对各导轴瓦间隙进行调整,保证了机组开机运行后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