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对废水中Zn吸收积累的差异,在人工湿地池中对10种湿地植物吸收积累Zn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间植株Zn浓度相差2.3倍,而植株Zn积累量相差56.6倍,其原因是不同湿地植物间植株生物量(干重)相差51.8倍。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湿地植物的Zn积累量与植株Zn浓度间无明显关系,而与植株生物量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该结果说明,在处理Zn污染废水的湿地技术中,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种类对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而选择高积累Zn湿地植物的首要指标是植物体的生物量,其次才是植株Zn浓度。本研究筛选出了5种对废水中Zn积累量高的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2.
净化废水中重金属的湿地植物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水泥池土培条件下,以鸭舌草等8种常州地区常见代表性湿地植物为供试材料,研究Cu、Pb两种重金属(含量均为2.0mg/L)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及其对Cu、Pb的吸收量和积累量。结果表明,重金属废水处理对供试植物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Cu、Pb含量、积累量以及整株实际吸收量的影响因植物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且8种供试植物对Cu和Pb的实际吸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6,说明对重金属废水中Cu吸收能力强的供试植物对Pb的吸收也强。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废水处理中修复植物的选择应以生物量较大,且在污染环境下生物量下降幅度较小的植物为宜,鸭舌草或碎米莎草、田皂角和辣蓼对重金属废水中Cu、Pb的净化能力高于其他供试植物。  相似文献   

3.
植物修复技术是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的、经济的、可持续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在温室大棚中采用4种柳树作为植物修复的材料,对淹水土壤环境中砷污染的吸收、转运和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表明:不同种类柳树经不同的砷浓度胁迫160 d后,各种柳树的生物量无明显差异,没有出现叶黄、枯萎等毒害现象;柳树根和地上部(茎、叶)的砷含量随着培养土中砷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柳树根际土中的砷含量小于非根际土,非根际土中的砷含量又小于未种植柳树的对照土.柳树对湿地土壤中的砷具有吸收、累积的作用,可以用作湿地土壤砷污染的植物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水葫芦对水体铅污染的反应与其对水净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对含铅废水忍受浓度较高,对废水中铅的吸收富集能力比较强,90%以上的铅被积累在根茎中;植物对铅的富集量与水体铅浓度密切相关,但不同浓度含铅废水养殖的水葫芦10天后,其中约80%以上的铅被去除,比自然净化(不放养水葫芦去除率大约高26%左右。作者认为这些结果表明水葫芦对含铅废水的处理与控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组合式人工湿地对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了处理并进行了监测分析。运行结果表明,该套系统对废水中COD、SS、NH_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53.6%、80.6%、85.1%和71.9%,其中,前端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贡献率最大,湿地最终出水水质达到该工业园区的回用水水质标准。此外,对湿地中植物量的大小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中植物生物量的大小与污染物的去除率并未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植物是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受污水胁迫面临的问题,寻求相应解决对策,可为人工湿地的合理构建和人工湿地植物的适当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阐述了人工湿地植物的作用、选择原则以及研究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物生长周期短、衰退和生长速度缓慢以及根系扩展不利等,提出人为干预、选择抗性强植株以及合理植物配置等解决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4种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及其抗性研究是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的关键所在。对人工湿地植物受污水胁迫生理生化指标与污水停留时间相关性的研究,探讨人工湿地植物耐污水胁迫能力的强弱,可为人工湿地植物材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研究了污水胁迫不同时间(2d、4d、6d)对芦苇、香蒲、芦竹和美人蕉4种山东地区常见的人工湿地植物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变化及相关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污水胁迫天数的增加,芦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污水胁迫时间呈正相关、香蒲呈负相关,芦竹和美人蕉的叶绿素含量与污水胁迫时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植物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污水胁迫时间均呈负性相关;MDA的含量与污水胁迫时间均呈正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睡莲生理特性日变化与黑臭河水水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睡莲的生理状况和它的净化效果之间的关系,测定了9个水培睡莲的净化槽的植物根组织POD、CAT活性与叶片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Chl)质量浓度及对应水质的日变化,同时,测定了不同净化槽中植物的形态大小、分蘖数、根密度、生物量、氮磷积累,探讨了植物生理特性日变化与黑臭河水水质的相关性及植物栽植密度对其生理特性及净水效果的影响,另设空白对照槽(CK).结果表明,植物根组织POD、CAT活性、叶片Chla、Chlb、SP质量浓度与净化槽出水溶P、NH4+-N去除率间呈正相关;栽植密度较高的净化槽,植物的根、茎、叶较长,分蘖数、根密度较大,植株生物量、氮磷积累较高,叶片Chla、Chlb、SP质量浓度与净化槽出水溶P、NH4+-N去除率较高,而根组织POD、CAT活性较弱;随着阳光增强,植物根组织POD、CAT活性增强,叶片SP、Chla、Chlb质量浓度及净化槽出水溶P、NH4+-N去除率升高,其中,叶片Chla、Chlb、SP质量浓度及净化槽出水DO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约在12:00、14:00,在13:00左右,植物叶片Chla、Chlb、SP质量浓度及净化槽出水DO质量浓度下降;在10:00—14:00时段,植物根组织CAT、POD活性、叶片Chla、Chlb、SP质量浓度及净化槽出水溶P、NH4+-N去除率高于其他时段.  相似文献   

9.
甲醛是室内化学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产生着严重的威胁,寻找合理、安全的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方法已经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室内甲醛污染的植物生态修复凭借绿色、经济、可持续的优点逐渐成为室内甲醛污染治理的热点与前沿,而选择具有高甲醛污染抗性的植物是有效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重要前提,植物体内POD活性是判断植物对甲醛污染胁迫抗性能力强弱的重要依据。研究采用密闭熏气法对8种常见室内耐阴观叶植物进行了3种不同浓度梯度的甲醛污染胁迫实验,针对植物种类和甲醛胁迫浓度2种变量,对植物体内P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种类和甲醛污染浓度及其二者的协同作用均对植物POD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绿萝对甲醛污染胁迫抗性最强,红掌最弱。综合评定8种室内耐阴观叶植物的对甲醛污染胁迫抗性能力,绿萝、白鹤芋为抗性较强的植物,长寿花、金边吊兰、全绿吊兰次之,红掌和幸福树抗性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0.
苯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三大隐形杀手"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室内苯污染的生态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室内植物对苯污染的抗性强弱与能力的研究与选择,是高效治理室内苯污染的基础和前提。叶绿素含量变化是评价室内植物对苯污染抗性强弱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采用室内熏气实验,分析了9种常见室内植物在不同浓度的苯污染胁迫下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室内植物对苯污染的抗性强弱。结果表明:植物种类、苯浓度及两者间的协同作用,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苯浓度对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更显著;在15、30和60 mg/m3浓度苯胁迫下,金边虎尾兰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5.43%、10.09%、19.33%,抗性能力最强;皱叶薄荷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12.81%、19.53%、35.18%,抗性能力最弱;在15 mg/m3浓度苯胁迫下,鸟巢蕨叶绿素含量降低5.92%,抗性能力次之;在30和60 mg/m3浓度苯胁迫下,绿萝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0.33%、19.86%,抗性能力次之;综合评定结果表明9种室内植物对苯污染抗性能力最强的是金边虎尾兰,其次为绿萝,皱叶薄荷为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