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直接合成TiN渗镀层,该渗镀层由TiN颗粒均匀分布的扩散层及表面TiN沉积层组成。将TiN渗镀层与Q235钢基体和1Cr18Ni9Ti不锈钢在4%的NaOH溶液、l mol/L H2SO4溶液和3.5%NaCl溶液中分别进行电化学腐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4%的NaOH溶液中,TiN渗镀层的耐蚀性能比Q235钢提高了26.8倍,与1Cr18Ni9Ti不锈钢相当;在l mol/L H2 S04溶液中,TiN渗镀层耐腐蚀性能比Q235钢提高了10.5倍,比1Crl8Ni9Ti不锈钢提高了1.65倍;在3.5%的NaCl溶液中,TiN渗镀层耐腐蚀性能比Q235钢提高了10.3倍,但比1Crl8Ni9Ti不锈钢稍差。TiN渗镀层耐酸碱性溶液腐蚀性能要比耐盐溶液腐蚀性能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离子合成TiN渗镀层方法,在碳钢表面形成TiN沉积层+含TiN的扩散层组织,Ti和N原子由表及里呈梯度分布,表面是均匀、致密的TiN胞状组织,显微硬度在20 GPa~25 GPa之间;沉积层与基体之间有一扩散过渡区,结合力好,无剥落现象.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渗镀层表面为TiN层,(200)晶面的衍射峰最强,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将TiN渗镀试样与不锈钢1Cr18Ni9Ti和Q235钢在1 mol/L H2SO4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对比实验表明:TiN渗镀层的耐蚀性能比不锈钢和Q235钢基体分别提高了1.4和4.2倍.   相似文献   

3.
几种热浸镀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Q235钢和1Cr18Ni9Ti不锈钢为典型钢种,分别采用水溶剂法和钝化法,制成Al、55%Al-Zn和Zn的热浸镀层,并连同Q235钢和1Cr18Ni9Ti不锈钢裸材,进行了从600-1150℃系统的循环加热对比试验,讨论了在本试验条件下各镀层的最高使用温度,并计算了它们的理论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Fe-Mn-Al-Cr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系列铬含量不同而锰含量都为15%的Fe-Mn-Al-Cr钢在几种典型酸、碱、盐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并与锰含量为26%的Fe-Mn-Al-Cr钢和1Cr18Ni9Ti相比较,结果表明新型的Fe-Mn-Al-Cr钢在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比原来的Fe-Mn-Al-Cr钢的都要好,在有些溶液中的耐蚀性能比1Cr18Ni9Ti还要好。这种新型不锈钢的价格非常低,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研究还表明,对该钢种而言,铬含量升高并不意味着耐蚀性能提高,铬含量增至某一值时钢的耐蚀性能反而降低,此时组织中出现铁素体。用XPS对Fe-Mn-Al-Cr钢在0.5mol/L H2SO4中的钝化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形成厚约65μm、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锆合金层,并对不锈钢基材与渗锆合金层分别进行硬度检测与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渗锆后,试样表面的硬度约为1530 HV0.05,明显大于不锈钢基材的表面硬度(约为350 HV0.05);渗Zr合金层的硬度由表及里逐渐降低,呈梯度分布;在0.5 mol·L-1H2SO4溶液、0.5 mol·L-1HNO3溶液、3.5%NaCl溶液中,不锈钢基材的相对腐蚀速度分别是渗Zr合金层的2.18倍、9.73倍、2.44倍;未处理的不锈钢表面腐蚀较为严重,而渗Zr合金层表面只出现轻微的局部腐蚀,可见经渗锆处理后,不锈钢的耐蚀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用失重法和恒电位极化法研究了45#碳钢、1Cr18Ni9Ti、304不锈钢和Ni-P合金镀层在含S介质中的腐蚀性.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S2-浓度变化对4种材料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影响较小,1Cr18Ni9Ti和304不锈钢的极化曲线相似,为典型的阴、阳极控制的电化学腐蚀过程,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相近;Ni-P合金镀层出现了钝化区;45#碳钢出现了阳极控制的扩散过程.温度升高,腐蚀速率增大,1Cr18Ni9Ti和304不锈钢的极化率变大,Ni-P合金镀层的钝化性能减弱, 1Cr18Ni9Ti、304不锈钢和Ni-P合金镀层均是含S介质中的耐蚀材料.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Ni60涂层,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涂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在0.5M的H<,2>SO<,4>溶液中耐腐蚀性分别是Q235A钢的14倍和1Cr18Ni9Ti不锈钢的1.8倍;不同温度热处理1 h后,涂层在0.5M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都得到提高,以200~300℃热处理1 h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郭志军 《腐蚀与防护》1995,16(3):121-123
1 前言 黑液中的碱回收介质是造纸业中腐蚀性较强的一种介质。研究表明,用碳钢化学镀镍可以大量地取代不锈钢材料。 化学镀镍磷镀层是一种有优良耐蚀性能的镀层,该镀层在含有氯离子和硫化物的介质中的腐蚀速度明显低于1Cr18Ni9Ti不锈钢,在碱性介质中的腐蚀速度与1Cr18Ni9Ti相当,在非氧化性的酸性介质中的腐蚀速度低于电镀镍和电镀硬铬。由于该镀层的耐蚀特性,使其在众多的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双辉多元共渗与电刷镀复合表面耐蚀渗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江  谢锡善  徐重  董世运  徐滨士 《金属学报》2002,38(10):1074-1078
在20钢表面电刷镀快速Ni层作为过渡层,然后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技术将Ni-Cr-Mo-Cu合金进行多元共渗,对形成的复合镀层在5%HCl溶液中进行了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利用XRD,扫描电镀以及EDX对渗层的组织结构和合金元素及碳元素在渗层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先刷镀快速Ni镀层再进行双层辉光多元渗Ni-Cr-Mo-Cu的复合渗镀层的耐蚀性能明显优于双辉多元渗Ni-Cr-Mo-Cu以及单独电刷镀Ni镀层的耐蚀性能,分析认为,由于双辉多元共渗中的温度效应,使层复合渗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在碳钢表面形成具有扩散层和沉积层的TiN复合渗镀层.对复合渗镀、PVD以及复合渗镀 PVD三种工艺制备的TiN层表面形貌、成分及在10%H2SO4和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渗镀 PVD法沉积的TiN薄膜呈较为均匀、致密、细小的组织,Ti和N原子由表层呈梯度向内分布.与PVD法沉积的TiN层不同,是属于冶金扩散结合层,渗镀层厚度可达10 μm以上.在10%H2SO4和3.5%NaCl溶液中,渗镀层的腐蚀速度分别为0.156g/(m2·h)和0.025g/(m2·h),显示出了优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1.
Three kinds of single layer coatings of Zn, Zn15Al, 316L stainless steel and two kinds of double layer coatings with inner layer of Zn or Zn15Al and outer layer of 316L stainless steel by arc spraying were developed to protect the metal ends of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PHC) pipe piles against soil corrosi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s of the coated Q235 steel samples in the simulated Dagang soil s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and natural immersion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osion of the matrix Q235 steel is effectively inhibited by Zn, Zn15Al, Zn+316L and Zn15Al+316L coatings. The corrosion rate value of Zn15Al coated samples is negative. The corrosion products on Zn and Zn15Al coated samples are compact and firm.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indexes of both Zn and Zn15Al coated samples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corrosion time, and the latter are more outstanding than the former. Bu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316L coated samples is decreased quickly with the increase in immersion time. When the coatings are sealed with epoxy resi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s will be enhanc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2.
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Ta改性层。用XRD,SEM,EDS, 电化学腐蚀和中性盐雾试验分析Ta改性层的组织特征、成分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Ta改性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厚度为32 μm左右。改性层中Ta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主要物相为α-Ta。双辉等离子表面渗Ta处理后试样的耐蚀性明显优于基材。  相似文献   

13.
负偏压对多弧离子镀TiN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袁琳  高原  张维  王成磊  马志康  蔡航伟 《表面技术》2012,41(1):20-22,26
采用不同偏压,在201不锈钢表面进行多弧离子镀TiN薄膜,研究了偏压对薄膜表面形貌、硬度、相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薄膜表面存在着许多液滴颗粒,随着偏压的增加,液滴减少,但过大的偏压会使表面出现凹坑;薄膜的显微硬度随偏压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偏压为-200 V时的本征硬度为2 195HV;在3.5%的NaCl溶液中...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化学方法以及扫描电镜 (SEM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等技术 ,研究了离子镀TiN薄膜涂层在 0 5mol/LNaCl和 1mol/LH2 SO4溶液中的保护性能和失效机制 .结果表明 :TiN涂层可以提高材料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的耐蚀性能 ,TiN涂层的保护机制为物理屏障作用 ;镀层的微观结构缺陷是涂层失效的主要原因 ,涂层下金属的腐蚀行为与孔蚀类似  相似文献   

15.
电弧喷涂Ti6Al4V涂层的组织与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喷涂Ti6Al4V涂层,并对涂层进行封孔处理.表征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通过盐水浸泡实验和极化曲线测试对比分析了Q235钢基体、未封孔涂层和封孔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呈典型的层状特征,物相组成为TiN,TiO和少量的Ti;未封孔涂层与封孔涂层均具有较宽的钝化电位区间,封...  相似文献   

16.
卢立红 《腐蚀与防护》2007,28(8):425-426,433
通过热浸镀铝后进行微弧氧化的方法在Q235钢表面获得一层陶瓷层,测定了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耐磨性及硬度。结果表明无论是在NaCl溶液还是在海水中,陶瓷层的耐蚀性均优于热浸镀铝层。热浸镀铝层与陶瓷层都在10%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最差。陶瓷层的耐磨性显著优于经840℃淬火 150℃回火的45#钢,当摩擦延长米为70m时,陶瓷层的耐磨性提高了2倍多。陶瓷层的硬度比基体提高了约10倍。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中性盐雾腐蚀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Q420qD超低碳贝氏体高强桥梁钢和其对比材料F500L-Z普钢在中性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Q420qD超低碳贝氏体高强桥梁钢的耐腐蚀性优于F500L-Z普钢;其电化学阻抗值随金属材料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说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金属材料表面锈层不断加厚,逐渐增加了阻挡电解液对金属材料的侵蚀及金属材料表面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向溶液中迁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阎鑫  张钧  于亚男 《表面技术》2019,48(4):294-301
目的通过在不锈钢根管锉表面镀覆Ti N、Zr N薄膜,以提高其切削性能。方法采用磁控溅射技术,调整沉积时间、基片偏压、占空比等工艺参数在不锈钢根管锉上分别沉积Ti N、Zr N薄膜。对Ti N、Zr N膜层进行SEM断面分析、XRD相组成分析、表面硬度测试、膜层附着力测试,考查了Ti N、Zr N薄膜的厚度、相组成、硬度以及附着力。通过对镀膜后的根管锉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模拟临床切削试验,分析了镀膜后根管锉的耐蚀性和切削性能。结果随着工艺参数的变化,Ti N、ZrN薄膜的厚度、相结构以及硬度均显示了规律性的变化。镀覆Ti N、Zr N薄膜的不锈钢根管锉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相对于未镀膜的根管锉均明显降低。确定了Ti N膜层和Zr N膜层的优化沉积工艺分别为沉积时间1 h、负偏压100 V、占空比60%和沉积时间1h、负偏压150V、占空比60%。优化工艺下镀膜的不锈钢根管锉的切削数量和切削效率显著提高。结论和未镀膜不锈钢根管锉相比,镀覆Ti N、ZrN薄膜的不锈钢根管锉的表面硬度、耐蚀性能均有显著提高。最优工艺下制备的镀覆Ti N、Zr N薄膜的不锈钢根管锉兼具切削数量、切削效率以及切削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和未镀膜不锈钢根管锉相比,切削效率提高60%~75%,切削树脂模拟根管数量达到1.7~2倍,实现了切削性能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