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梅山科技》2000,(4):20-21
对梅山生产的465炉SPHC钢连铸中包钢水过热度精炼出站到连铸中包钢水温降值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中包钢水过热度与铸坯质量及生产操作的关系,提出了适合SPHC钢精炼出站温度。  相似文献   

2.
轴承钢GCr15连铸钢水流动性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Cr15连铸钢水流动性差,主要表现为钢包钢水流不出或中间包水口内钢水流量小.生产统计数据表明,随连浇炉次平均[AI](0.01%~0.03%)增加,[Ti](0.003%-0.007%)降低,Mn/Si(1.45~1.60)增加,钢水的流动性提高,此外LF精炼周期长(80 min),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低(25℃),不利于提高钢水流动性.提高钢水的洁净度,适当提高[A1]和Mn/Si,控制精炼时间和中间包钢水过热度,可有效提高GCr15钢水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攀钢在连铸机开展1.8m/min高速连铸改造的温度控制实践,采取了钢包保温,钢包预热LF工位钢包炉加热和废坯降温调节钢包钢水温度,中间包保温控制浇注过程浊除等措施,连铸钢水出钢温度比原来降低10~15℃,取得中间包钢水过热度≤25℃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炼钢连铸生产实际情况,分析认为,出钢温度是连铸中间包钢水浇铸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实际控制点在于进入连铸台的钢水温度。对高温钢水,采取氩站或出钢过程中加入洁净标准生铁达到控温的效果;低温钢水,采取提高拉速、缩短浇铸周期的措施可有效避免不可浇铸性。中间包钢水浇铸温度保持在过热度范围内的浇铸率达到90%以上,提升了铸坯质量,轧制缺陷废品率下降至0.01%。  相似文献   

5.
<正>中间包钢水的过热度对连铸坯的质量有重要影响,要求将钢水的温度控制在稳定的目标值。过热度与等轴晶的凝固数量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倾向于中心偏析的钢种,低过热度浇铸是基本原则。如铁素体不锈钢高过热度浇铸会促进柱状晶的生长,影响其材料的特性。但是整个浇铸过程中钢水温度处于不稳定状  相似文献   

6.
针对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小方坯连铸漏钢事故频发的情况,从钢水浇铸条件、工艺操作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钢水溢漏率高的原因,通过完善结晶器水冷制度,降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严格规范保护渣操作,进行射钉试验测定坯壳厚度等,使方坯溢漏率明显下降,平均溢漏率降至0.03%。  相似文献   

7.
田建国 《特殊钢》2006,27(1):55-56
根据800炉(300t钢包)样本的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60t中间包内钢水温度-T中间包/℃的预测模型:T中间包=-66.7499+1.03196 T-0.76824x₁-0.00750x₂+0.23253t-0.60624 t²-9.39124×10-6t³。 式中:T-钢包到达回转台时钢水温度/℃;x₁-钢包浇铸前搁置时间/min;x2-中间包烘烤时间/min;t-钢包钢水浇铸时间/min。对中间包内预测温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包钢水预测温度与实测温度之间的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中间包温度合格率,减少连铸机拉速波动,根据首秦现有工装设备条件,分析了中间包温度合格率较低的原因,研究了精炼周期、浇铸断面、工艺路线以及钢包状况对钢水温降的影响,同时总结出连铸中间包烘烤、开浇钢水温度变化以及浇钢过程钢水温度变化规律。通过提高优质钢包的周转数量、规范操作并精确控制精炼吊包温度、保持连铸中间包钢水温降稳定,使钢水中间包温度合格率达到92%以上,铸坯内部质量也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在吊运过程部分25SiMn2钢重22 t170 mm×1 650 mm×10 000 mm连铸板坯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浇铸时中间包钢水过热度高(30~36℃),引起铸坯厚度1/4位置柱状晶发达,钢液凝固时流动性不好,补缩不足,出现大量显微缩孔,并在反复吊运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显微缩孔处应力集中开裂而造成铸坯断裂。通过降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10~30℃) 、减少吊运次数可有效避免铸坯断裂。  相似文献   

10.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三分厂为了降低转炉出钢温度,采取了优化保温层砌筑工艺、开发应用钢包的定位管理系统、优化钢包保温工艺等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降低了5~10℃,转炉出钢温度降低了14℃,实现了低温出钢.  相似文献   

11.
在连铸生产中,钢水浇注温度是影响正常生产的一个重要工艺因素。浇注时,要求钢水浇注温度即中间包内钢水的过热度保持在尽可能窄的范围内。为达到此目的,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在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适合我国钢厂的EMI技术,即等离子加热连铸中间包钢水技术。 1. EMI技术及工作原理 由本院开发的此项技术的设备由机械、电气  相似文献   

12.
37Mn5连铸钢水的温降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37Mn5连续铸钢的生产实践,采用控制容积法,模拟了钢包内钢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应用统计回归和神经网络法预测了钢水从钢包到中间包过程的温降规律,结果表明,现行连铸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平均过热度为30℃,高于过热度的最佳值,不利于实现高拉速,高质量,确定连铸钢水从钢包到中间包温降值为25℃;按最佳过热度控制的钢水到达大包回转台时的温度为:第一炉TL+(51-60)℃,连浇炉TL+(41-50)℃。  相似文献   

13.
谢宝木 《山东冶金》1999,21(2):47-49
对莱钢炼钢厂3#连铸机的中间包钢水温度、精炼平台钢水温度、放钢温度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炼钢—连铸温度存在着浇注过热度偏高、钢水温降大、温度波动大等不合理现象。为实现炼钢—连铸温度匹配,应制定合理的炼钢—连铸温度制度目标,并改进工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射钉试验、红外测温等方法研究了40Cr钢中150mm管坯水平连铸时拉速和中间包钢水过热度对坯壳厚度和铸坯中间裂纹的影响,以及结晶器冷却水参数对铸坯中间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拉速1.99m/min,浇铸温度1544℃,中间包钢水过热度45℃时,结晶器进水温度29.3℃,出水温度63.4℃,铸坯液芯长17.47m,铸坯的中间裂纹≤0.1级,中心疏松和中心裂纹≤1.5级,满足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从钢包精炼结束到中间包连续铸造结束全过程中关于时间—钢水质量—感应加热功率—钢水温度变化的非稳态过程数学模型。计算后发现,与特定薄带连铸工艺相配套较合适的钢包吨位应控制在90 t左右,若钢包容量达到130 t,建议配备1 500 kW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通过对比宁钢薄带连铸(简称NBS)中间包钢水温度的实测值与预报值可以看出,该模型的预报精度能够满足大生产过程中对中间包内钢水温度的预报精度要求。同时发现,中间包在各个面上的热流密度约在50 min时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数值完全一致,在浇铸试验时间段内中间包尚未达到热平衡。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确定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与浇铸拉速的配合、钢水保护浇铸的要求、结晶器振动参数的选择、二次冷却制度与铸坯矫直温度的匹配、结晶器用保护渣等连铸工艺参数,成功探索出一套适合微合金化钢生产的连铸工序控制技术,并成功应用到生产中。  相似文献   

17.
天凤 《钢铁》2001,(12)
多流连铸机的中间包将钢水分配到多个不同的结晶器中去 ,要求分配到各结晶器的钢水温度和速度基本一致 ,但是中间包内各个水口处的钢水温度及停留时间随位置不同而变化。中间包内钢水停留时间不一致和钢水温度不均匀将会影响钢水质量和可铸性。中间包对钢水清洁度、热均匀性及浇铸稳定操作起重要作用 ,这与中间包内钢液流动密切相关。中间包内合理的钢水流动是稳定顺利浇铸的先决条件 ,并有利于提高钢水清洁度及热均匀性。中间包钢水流动性一致时 ,不同出水口处钢水温度及停留时间仍可能出现不一致。钢水停留时间过短时 ,由于钢水温度过高 ,…  相似文献   

18.
马钰  唐海燕  张硕  张家泉  肖红  马志民 《钢铁》2020,55(11):57-64
 通道式感应加热能有效补偿连铸过程中间包钢水的温降,且具加热效率高、设备简单等优点,是近年来得到快速推广应用的中间包新技术。配置感应加热器后的中间包结构与常规中间包差异较大,其加热通道的设计对中间包流场具有明显影响。针对实际应用的某5流直通道感应加热中间包边部流和中间流温差大、钢水浇铸过热度偏高的问题,通过水模拟试验对该中间包流场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口通道方案。该方案可将中间包的死区比例由原型的29.50%降低到20.33%,钢水平均停留时间较原型延长了40 s。工业试验表明,分口式新型通道设计中间包各流浇铸温度一致性得到改善,其中边部流和中间流的平均温差较原型降低了3.6 ℃,实现了感应加热中间包应用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连铸中间包钢水加热装置[日]ShujiWakida等1前言以前,连铸中间包内钢水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在大包交换时变化更大,这种钢水温度的变化给铸坯质量(非金属夹杂物、偏析等)带来不良影响。随着这个问题的出现,中间包钢水加热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此便...  相似文献   

20.
控制中间包内钢水温度变化是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中间包等离子加热能够弥补浇注过程中钢水温降,稳定钢水温度,提高铸坯质量。对某厂中间包等离子加热进行工业试验研究。采用三中空石墨电极等离子加热装置对中间包内钢水进行加热。通过两组中间包等离子加热试验,探究等离子加热对中间包内钢液温度变化和钢液成分及夹杂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加热中间包内钢水升温效果明显,升温速率可实现0.8 ℃/min,同时也能够使钢水温度保持稳定;等离子加热后中间包内钢水全氧含量下降,氮含量基本不变,碳含量略有升高;加热后钢液中夹杂物的数密度明显降低,分别下降了7.43%和19.68%。中间包等离子加热可稳定中间包内钢液过热度,促进了氧化物夹杂的上浮去除,提高了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