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0.5%2甲·唑酮(哈利)WG防治夏玉米田香附子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香附子9~11叶期,使用70.5%哈利WG675~900 g/hm2,茎叶喷雾,用药后45 d防效为85.2%~93.5%,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收获时测产表明对玉米有增产效果,田间观察对玉米安全;大面积示范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表明:66%氟虫酰胺·氟虫腈WG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39.6-49.5g a.i./hm^2防治二化螟的保苗效果为75.42%-83.05%,杀虫效果78.95%-84.12%;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77.51%~84.34%,杀虫效果89.55%-92.89%。  相似文献   

3.
丁成芳 《农药》2007,46(2):140-141
为明确噻吩磺隆在玉米田间除草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剂量,我们以75%噻吩磺隆WG在玉米田中进行苗期茎叶施药。结果表明,75%噻吩磺隆wG对春玉米田间阔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安全适宜的用法是在杂草3~5叶期进行茎叶喷雾,用药量以20~40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中日合作研究了增效成分对桐酸酯类系列品种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含增效成分的桐酸酯对玉米象具有明显的致死效果,致死率为70%~87.5%,未添加增效成分的处理致死率只有2.5%~5%。不含增效成分的桐酸酯处理玉米象的平均产卵数是含增效成分处理的2~3倍,含增效成分的桐酸酯具有明显抑制害虫产卵的作用,对卵的羽化具有完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5%肟草酮·溴苯腈WG900-1200g/hm^2能有效防除麦田杂草,但对不同杂草的防效有一定的差异。药后30d,对看麦娘的株防效81.7%~83.3%、荠菜的株防效达76.9%~80.3%、猪殃殃的株防效69.O%~73.6%,总株防效达80.0%~82.0%,总鲜重防效达84.8%~87.1%。对小麦安全性好,且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磺草酮对玉米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间测定了磺草酮对玉米的安全性及防除杂草试验效果,结果表明磺草酮有效成分562.5~1200g/hm^2防除玉米田单子叶杂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效果较好,防效为86.5%~98.0%;对双子叶杂草中的反枝苋防效较好,防效为99.3%~l00%;对铁苋莱和马齿苋防效较差,防效为35.0%~62.9%。对玉米有触杀性药害,至药后15天药害症状消失,不影响玉米的产量,且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增产l0.0%左右。  相似文献   

7.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55%氟虫腈·杀虫安WG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显著,在水稻二化螟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每公顷用量为900~1050g时.防效可达95%~98%,其防效优于5%锐劲特SC和50%杀虫安SP(虫杀手)。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药》2013,(3):54-56
为明确25%砜嘧磺隆WG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砜嘧磺隆WG 75~90 g/hm2能有效防除玉米田杂草,药后45 d,对马唐、马齿苋的株防效为95.6%~98.5%,鲜重防效为96.8%~98.6%;对玉米安全,玉米增产10.9%~12.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75%百菌清WG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5%百菌清WG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第三次施药后14d对番茄晚疫病叶部病害的防效可达73.19%~78.36%,且显著减少病果率,对番茄早期产量的增产率为16.49%~22.17%。  相似文献   

10.
对20%吡虫啉·氯氰菊酯悬浮乳剂的配方和贮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佳配方组成:吡虫啉10.0%,氯氰菊酯10.0%,亚甲基双萘磺酸盐1.5%,苯乙烯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2.5%,S-1505.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5%,烷基酚聚氧乙烯(10)醚1.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改性磷酸脂1.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合物0.5%,硅酸镁铝2%,黄原胶0.3%,乙二醇3%,正辛醇0.5%,水59.2%,产品悬浮率90%以上,热贮[(54±2)℃,14d]分解率小于5%,各项指标符合悬浮乳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烯草酮混剂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苗后应用可有效防除移栽冬油菜田中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在101.25-135ga.i/hm2剂量下,除草效果可达95.3%~97.5%,在67.5-202.5ga.i./hm2剂量范围内对油菜安全,不影响油菜的生长和发育,并且增产10.8%-18.2%。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渍法测定烟碱与印楝不同配比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了2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0.3%印楝乳油与70%烟碱乳油2种混配剂对小菜蛾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混配比为0.125%印楝·14.875%烟碱的增效作用最显著,此时的共毒系数高264.71。  相似文献   

13.
李墨林 《腐植酸》2006,(5):52-52
抗旱型复合种衣剂,其各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高分子超强吸水剂6.0%~8.8%、黄腐酸1.5%~2.2%、克百威15.0%~25.0%、乙酰甲胺磷17.0%~22.0%、多菌灵11.0%~18.0%、福美双13.5%~17.0%、粉锈宁16.0%~18.0%、硫酸锌13.0%~22.5%、硫酸锰1.5%~12.0%、钼酸铵2.2%~4.2%、硼砂1.5%~3.4%、磷酸二氢钾13.0%~18.0%等。此种衣剂提高了防旱抗旱效果,对肥药有缓释作用,增进肥药持续效果,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4.
对3.5%愈创木酚可溶性液剂进行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为50mL/667m^2、60mL/667m^2、70mL/667m^2时,第三次药后14d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5.60%、66.35%、72.70%,小区干粒重分别为29.0g、30.5g、30.3g;结实率分别为72.7%、74.5%、75.4%;产量分别为5200.5Kg/hm^2、5389.0Kg/hm^2、5579.7Kg/hm^2,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分别为8.42%、12.35%、16.32%。因此3.5%愈创木酚可溶性液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25%阿克泰WG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宝瑜  周成松  崔林 《农药》2003,42(10):31-32
2002年在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虫口高峰期进行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表明:25%阿克泰WG以5.3g/667m^2的剂量,对该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天防效仍在90%以上。与其它药,剂相比。效果较明显。与功夫菊酯混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新发明     
《广州化工》2010,(10):253-253
水性透明可剥离防护涂料CN 101768403A该发明由柔韧性丙烯酸共聚乳液25%~70%、硬丙烯酸共聚乳液25%~70%、增塑剂1.0%~5.0%、剥离促进剂1.0%~5.0%、增稠剂0.1%~0.5%抗老化剂0.2%~1.0%、成膜助剂0.5%-2.0%组成。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了15%乙氧磺隆可分散粒剂防除甘蔗田杂草的效果,并观察了其对甘蔗的安全性。结果显示,15%L氧磺隆可分散粒剂6.75~15.75g(a.i)·hm^-2。对日本草、胜红蓟、小飞蓬、香附子等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7.29%~97.16%、89.68%~98.75%、85.53%~95.47%及91.20%。99.73%,鲜重防效为89.62%~98.19%、88.76%~98.17%、87.38%~94.60%及92.30%~99.82%。经观察,该产品对甘蔗安全。  相似文献   

18.
7种杀虫剂对油菜病毒病和传毒媒介蚜虫的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 90 g a.i./hm2、25%噻虫嗪WG 18.75 g a.i./hm2、15%吡·丁硫EC33.75 g a.i./hm2、70%吡虫啉WG 31.5 g a.i./hm2、10%吡虫啉WP 30 g a.i./hm2对油菜蚜虫和油菜病毒病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25%噻虫嗪WG、15%吡·丁硫EC、70%吡虫啉WG、10%吡虫啉WP处理后3~5 d对蚜虫的防效高达72.1%~83.6%,25%吡蚜酮WP处理后10 d的防效高达79%,而对病毒病的防效为86.8%~94.3%.18%吡·噻WP81 g a.i./hm2、5%啶虫脒WP 18.75 g a.i./hm2对蚜虫的防效差,药后3~7 d的防效分别为46%~73%和47%~65%.  相似文献   

19.
一组数据     
未来仿制药仍占70%市场 目前,中国药品市场只占全球1.5%~2%,未来5~1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5%~7%。届时。专利药将在占到30%份额,而仍有70%的市场属于仿制药,国内药厂发展空间也非常大。其实,除了自身过度竞争之外,国内药企今后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外资仿制药对手。  相似文献   

20.
对18%百菌清·霜脲氰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8%百菌清·霜脲氰悬浮剂用量为405g a.i./hm^2、472.5g a.i./hm^2、540g a.i./hm^2时,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1.00%、68.82%、74.05%,小区折合产量分别为33946.2kg/hm^2、36709.0kg/hm^2、37595.7kg/hm^2,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增产7.38%、16.08%、18.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