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托尼·莫里森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善于运用不同的叙事技巧来讲故事.她通过叙事者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控制审美距离.在莫里森的小说世界里,历史、追寻和对语言的处理是不可少的.通过这些揭示了当代美国社会中黑人文化逐渐被白人主流文化游离、渗透和颠覆,从而对黑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反思和质询.此外,莫里森还运用黑人传说和神话来增添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对她几部作品的主题及写作技巧的简要分析,展示这位美国女作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身份角度探讨莫瑞森的小说《柏油孩子》。认为小说中表现的美国黑人内部的分裂及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缺失或不完整,是居于强势地位的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对立与冲突造成的。既接受黑人身份,也接受美国人身份,是美国黑人解决内部分裂及文化身份缺失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主人公佩科拉的心理症结的根源。她的心理诉求体现的是她的人格在文化等级制度冲突和集体潜意识的自卑情结双重作用下的非正常结果。而这种结果带有集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文学研究走向文化研究是文学理论研究的走向,身份问题则是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结合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试从小说的主人公萨德本的一生去探讨,南方白人将如何在文化的激烈冲突与碰撞中追寻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5.
种族、性别和白人主流文化的压迫让美国非裔黑人女性遭受了从肉体到精神的多重折磨,她们面临身份认知的困惑.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通过对"他者"的借鉴与反思,分析了《他们仰望上苍》和《紫颜色》中女主人公主体意识建构的过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呈现了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和对自由的追求,揭示出小说文本深刻的社会与文化内涵,以及作者对全体黑人女性获得发展的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6.
埃利森是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他一生只写了两部长篇小说《无形人》与《六月庆典》,研究这两部长篇小说对于研究埃利森的黑人文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两部小说的主题都是关于黑人身份认同以及生存发展问题的探讨,因此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部小说都对白人进行无情的揭露,对黑人的遭遇给予了同情,同时对混血儿的行为给予了讽刺。通过两部小说在这三个方面描写的异同分析,埃利森所倡导的思想主张以及埃利森文学中的黑人思想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7.
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的小说<邂逅>,为人们展示了一幅现代社会的移民浪潮图.小说主人公朱莉和阿布杜的移民经历和遭遇表明,现代新流散背景下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不仅是黑人或社会底层阶级深受伤害,白人或上层阶级也同样面临困境,他们在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双重夹击下,最终成为文化边缘人.  相似文献   

8.
美籍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其短篇小说《日常家用》中,讲述了由两床百纳被引起的关于坚强的黑人母亲、性格懦弱的小女儿麦琪和受过良好白人教育的大女儿迪伊之间的冲突。小说对黑人生活的描绘得到了许多美国评论家的好评。然而,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理论,不难看出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实则是作为"他者"出现的,由此可以解读出艾丽斯·沃克的"他者"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9.
托妮·莫里森在长期关注黑人女性的同时,也从各个层面审视了黑人男性的生活,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具有正面意义的黑人男性人物。分析了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塑造的西克索的小角色、真汉子形象,认为西克索是黑人文化的坚守者、白人霸权的挑战者、黑人女性的关爱者及黑人男性的指引者。  相似文献   

10.
在英美文学中,"成长"既是一种小说类别,也是一个普遍主题,贯穿于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灶神之妻》主人公是一位成长在中国旧社会的女性,以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出现的引路人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极大影响着她与命运不懈的抗争和自我身份的追寻。她经历了成长和成长的仪式,并从中获得了如何确认身份的顿悟,《灶神之妻》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的核心主题是对文化身份属性的阐释和对身份认同的探索。黑人女性剧作家的边缘化身份与特殊的生活境遇赋予了她们独特的黑人女性主义的书写方式。黑人女性剧作家在寻找与构建黑人女性文化身份,拆解黑人女性文学的被边缘化境遇和建立黑人女性戏剧文学与批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黑人民族的生存之路——简评《最蓝的眼睛》的主题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 ,发表于 1 970年。作品讲述 2 0世纪 40年代美国北方的一个黑人女孩梦想有双蓝眼睛而最终精神失常的悲剧故事。本文通过对该作品的内涵的研究 ,从“最蓝的眼睛”的象征意义入手 ,认为《最蓝的眼睛》不仅揭示在白人强势文化下扭曲的黑人心灵的主题 ,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理 :美国黑人只有尊重和继承民族文化价值和审美观 ,才能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13.
《人性的污秽》是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之一.在该书中,作者塑造的主人公西尔克是一位隐瞒了自己的黑人身份,通过越界来冒充犹太人生活的黑白混血儿.越界即跨越黑白种族界限,是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试图通过对主人公西尔克越界这一现象的分析,探讨其分叉的个人身份形成的真实原因,并对其身份认同失败背后所反映的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以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娴熟的写作技巧在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住。其享誉全球的巨作《宠儿》更是解释了莫里森在确定女性主体意识方面所做出的深刘探索。文章以塞思一家祖孙三代为线索,展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从沉睡到觉醒,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移动自组网中,黑洞攻击是一种主要的针对AODV协议的攻击方式,黑洞攻击是指黑洞节点通过更改序列号或跳数等手段欺骗合法节点将路由导向它,从而将从源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包丢弃的攻击,多个黑洞联合攻击的威胁更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安全递归函数的认证链机制,即一条路由的接续节点依赖递归函数的确定性状态转移关系实现安全的唯一关联,从而使得整条路由形成为一个认证链。该机制中,即使是采用简单递归函数类中的伪随机线性序列,只要其线性复杂度大于认证链上的节点数,则可以使得黑洞攻击者无法获取两倍于序列线性复杂度以上的连续状态值,从而可以保障路由的安全可认证性。最终证明,该文提出的路由认证链机制是一种新颖且有效的防御黑洞攻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一代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IKEv2)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初始交换过程中存在发起者身份暴露和认证失败问题.而在无线接入网络环境下,对发起者身份等敏感信息进行主动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环境下的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让响应者显式地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实现了对发起者主动身份保护.并通过重新构造认证载荷,有效防止了认证失败问题.在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下,证明了该协议达到了通用可组合安全.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少的计算量和通信量.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的小说《黑猫》中以"我"表征理性和美国或以白人为主的南方人,黑猫象征本能和黑人奴隶,以本能和理性为切入点,对二者模糊化处理,企图以相对较为客观的视角评析当时社会对奴隶制的分裂态度,从心理的视角深刻透视美国政治文化,流露出对奴隶解放的审慎态度。坡在提醒美国白人警惕奴隶制和废奴运动,表现出他保守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18.
《柏油娃》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论文指出正是通过人物和环境的隐喻功能,小说编织起复杂而丰富的意义之网,为揭示黑人传统价值观与白人主流价值观、现代与传统、奴役与反抗等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深广的想象时空。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经典金字塔融合算法在重构过程中由噪声叠加引起的黑斑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层预处理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对金字塔分解的各层图像进行预处理,优化各分解层图像质量后再将各自对应层融合。采用该算法融合的图像质量能降低直接对源图像进行融合时融合规则的复杂度及融合后改善图像质量处理的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经典金字塔算法、同类金字塔改进算法相比,该算法包含的信息量更多。  相似文献   

20.
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人们提出了一些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不过这些方案都存在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双线性映射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基于双线性Diffie-Hellman假设严格证明了方案的安全性。通过与现有方案的比较,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方案不但效率是最高的,而且签名长度也是最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