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水敏、粘土膨胀、盐敏试验,分析了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储层水敏特征,得出水敏性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及上古生界储层水敏伤害的原因,对减轻储层水敏伤害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砂岩储层常采用土酸酸化解除储层伤害,砂岩储层当盐酸的溶蚀率达20%以上,就可以采用盐酸酸化;但砂岩储层盐酸的溶蚀率较低时,并且采用大段长筛管完井、长裸眼完井方式,如用土酸酸化,由于各段物性差异,前置盐酸没有有效地发挥作用,紧跟的土酸就会对储层造成新的伤害,不能达到酸化目的。针对此完井方式采用合理的盐酸酸化能有效地解除砂岩储层的伤害,达到砂岩储层酸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彩25井区火山岩储层主要以安山质火山岩为主,夹有部分玄武岩。火山岩储层中存在有大量的原生铁镁矿物,同时火山岩的蚀变又形成了大量的敏感性矿物,这些矿物是造成储层酸敏、碱敏、水敏、速敏和微粒运移等伤害的主要因素。而强烈的速敏、酸敏和水敏可能导致黏土矿物的解体,从而造成微粒运移,堵塞孔喉,使渗透率降低,伤害储层。此外还有少量的伊蒙混层矿物和片状伊利石,它们也是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火山岩储层属于小孔、低敏感性和低渗透率的储层,一旦造成伤害,很难恢复其原始渗透率。储层岩石中稳定组分长石和石英含量偏低,而不稳定组分岩屑含量很高,岩屑以泥岩岩屑、火山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为主。这些岩屑是储层出现各种敏感的一个主要因素。矿物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它们强烈交代碎屑矿物,又是储层发生酸敏的主要原因。碎屑岩储层平均孔径在40~50μm,孔喉配位数低。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为主、粒间溶孔为次,喉道细小,所以由于以上原因而形成的储层伤害,在此类储层中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4.
应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微观实验技术,分析彩9井三工河组储层岩石中敏感性矿物的亚族类型及其分布产状形态、分布位置等微观特征,同时对岩石做敏感性流动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储层岩石中速敏性矿物高岭石和膨胀性过渡型绿泥石互相依附叠置的特殊分布形态,是造成储层存在较强水敏性的内在原因。从而解释了常规岩石学分析储层敏感性伤害与岩石敏感性流动实验结果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酸化措施尽管可以提高油井产能,同时也可能对储层造成新的、潜在的伤害,因此需对酸化过程中的油层伤害及油层保护进行研究,以便提高酸化效率.以沈95块为例,进行了储层敏感性评价以及酸化相关实验研究,明确了酸化过程中储层的潜在伤害以及具体原因、程度,同时研制出适合沈95块的酸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下寺湾油田长82油藏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储层致密,属于特低孔-超低渗级别油藏,容易造成储层伤害。在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对长82储层16块岩石样品进行敏感性室内评价试验,得出敏感性伤害程度;并结合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黏土矿物分析和高压压汞等方法,分析了长82储层的伤害机理。结果表明长82储层具有中等速敏、弱水敏、弱碱敏和强酸敏的特征。研究结果为超前注水和酸化压裂改造等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砂岩油气储层中存在绿,蒙混层、长石及方解石等各类酸敏性矿物。在储层与酸液接触过程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伤害。分析表明。3区石炭系砂岩储层对土酸有一定适应性。溶蚀率较大,同时又具有一定酸敏性。因此,选择合适酸型土酸对储层进行酸化。是油田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松滋油田复I断块开发过程中可能伤害储层的一些潜在因素,在研究其岩石性质及矿物成分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有关标准,应用岩心流动试验装置对该储层进行了敏感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松滋油田复I断块储层存在弱速敏,中等偏强水敏,弱酸敏,弱碱敏,弱应力敏。建议油田注水或采油速度控制在2.22~6.82m/d之内,油田作业工作液矿化度控制在110892mg/L以上,pH值控制在8.5以下,油田在进行酸化作业时,必须优选酸液配方,以免酸化造成储层二次伤害,保持注水地层压力的同时,适当减小井底流压,调整压差生产。  相似文献   

9.
针对卫城油田油井在射孔、洗井、压井、压裂等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害,通过储层速敏、盐敏、水敏、酸敏、碱敏等敏感性试验分析和潜在损害因素研究,论证了在油井增产措施过程中油层伤害机理,为储层保护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对油层保护液进行了评价,对油层保护工艺技术进行研究。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油层污染,取得了较好油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填隙物类型和分布状态特征,将低渗透砂岩储层分为4大类10小类,高青油田高54块低渗滩坝砂储层属于"半充填型"储层,蒙脱石和碳酸盐胶结物是储层伤害的两大类矿物,蒙脱石矿物遇水膨胀造成强水敏,方解石和白云石矿物产生中等土酸酸敏。在岩石学特征分析基础上,根据岩心酸化驱替实验,敏感矿物分析和酸溶模拟实验结果,制定了高54块的酸化改造方案,该方案实施后使已停产油井高54-x4井低渗透油层重新获得产能,达到了增油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草南超稠油油藏注蒸汽热采储层伤害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草南超稠油油藏的储层基本特征,探讨了该油藏在注蒸汽开采过程中水敏性、碱敏性、温敏性对储层的伤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储层保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蒸汽驱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升高,碱敏损害更加严重,因此在蒸汽驱之前应对地层进行预处理,以防热采过程中所产生的粘土膨胀和分散运移对储层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八面河油田储层损害机理与保护储层的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八面河区块沙河街组储层岩心进行了粘土矿物分析和敏感性实验评价,研究认为八面河区块沙河街组储层渗透率高,粘土含量高,属于强水敏、强盐敏的中高渗储层。在钻井过程中主要的损害因素是钻井液固相侵入和钻井液滤液引起的储层水敏和盐敏性损害。文章针对该储层损害特点,研制开发了无机正电胶双聚钻井液体系,并在25口井上进行了应用,产油量平均提高19%,含水降低6%。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兼有正电胶钻井液和聚合醇钻井液的优点,具有独特的流变性、优良的润滑性、稳定井壁作用,以及显著的保护储层功能。  相似文献   

13.
平落坝须二段气藏储层基质物性差,裂缝发育,系次生溶蚀孔和发育的裂缝有机配置的裂缝-孔隙型致密砂岩体储层,文章从砂岩粘土矿物含量,类型及赋存方式,阐明了水敏,水锁疚是储层潜在伤害的主导因素,以多项岩心实验方法,研究了储层敏感性伤害类型,程度及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储层气测速敏属弱-弱偏中,其伤害程度为16.2%-39.9%,水敏,水锁效应强,伤害程度达80-96%,应采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及严格控制各种作业过程中水,特别是低矿化度水(小于25000mg/L0进入地层;应力敏感性强,当压力升至48.3MPa时,孔隙度损失为15-50%,渗透率损失高达87-94%,且围压撤消后渗透率很难恢复,因此气藏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生产压差的控制,避免因地层压力下降太快而导致微裂缝和小喉道的过早关闭。  相似文献   

14.
川中八角场香四气藏属低渗低孔致密砂岩气藏,压裂酸化是气层改造的主要措施。室内实验和现场实践证明:在气层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地层损害因素:①水敏损害;②水锁损害;③压裂液残渣损害;④酸敏损害。这些因素使气层改造效果不甚理想。在岩心流动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电镜扫描、能谱分析等测试分析手段,对气层改造损害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认为:水敏产生的原因与储层含有膨胀性水敏矿物伊/蒙混层有关,另外还与低渗、细孔微喉结构和粘土矿物产状有关;水锁损害与含水饱和度、储层毛管压力、液体表面张力和润湿角等因素有关;目前压裂液残渣对该气层基岩渗透率影响不是主要因素,而水锁损害占总损害的63.3%~90.7%。在气层改造过程中,合理使用粘土稳定剂、铁离子稳定剂和助排剂等,对降低水敏、酸敏损害,帮助液体返排有重要作用。高能气体压裂是这类气藏改造的又一有效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5.
江汉新沟嘴组油藏注入水水质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沟嘴组油藏注入水与地层及其流体不配伍、造成储层伤害严重的问题,文章根据新沟嘴组储层的基本特征,总结出了造成储层伤害的潜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注入水配伍性及其对储层伤害的研究,建立了新沟嘴组注水水质指标体系,并配套了水处理药剂,明显改善注入水水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临兴中区块致密气勘探开发节奏的加快,钻完井过程中的井壁坍塌、掉块、产能低等储层伤害问题逐渐凸显,影响了致密气开发效益.对临兴中区块储层物性进行了分析,对储层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致密气储层主要的损害因素为水锁损害、应力敏感损害、固相堵塞损害、粘土矿物及潜在敏感性损害、与地层流体不配伍伤害.在此基础上,对钻井液和完...  相似文献   

17.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不配伍时会导致储层伤害。注入水引起储层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水质不合格的问题,也有储层敏感性方面的问题。对这二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机理上对各因素引起的储层伤害进行了剖析,设计出了区分各因素所引起的储层伤害的室内试验方法。同时针对室内岩心试验与实际储层注水状况的差别,设计出了评价注入水性能以及注水状况的综合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底水潜山油藏出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井组模型,研究了布井方式和井距对底水潜山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产水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注水方式、采液强度、注水和调堵时间情况下油藏开发动态和出水规律;综合分析了单井和井组模型的生产特征,导出裂缝型潜山油藏含水率上升曲线的函数表达式,在统计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分别给出了单井和井组含水率上升曲线系数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式,该式包括了地质及工艺参数,并将裂缝和基质的参数分开,计算结果将更为准确可靠,同时为双重介质油藏含水率预测及控水措施的选择实施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讨论了松辽盆地三肇地区低渗透油层损害的评价指标,提出了油层的速敏、水敏、酸敏及泥浆损害的分类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评价了三肇地区扶、杨油层的敏感性矿物分布特征及油层损害的潜在影响因素,为防止油层损害,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樊家油田樊4块水源水与储层配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选适合樊家油田樊4块储层的注水水源,室内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流动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明化镇组水和东营组水2种水源水与储层的配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樊4块的2种水源水与储层均不配伍,均存在结垢伤害,垢物成分主要为碳酸盐,明化镇组水源水对储层的主要伤害类型为强水敏伤害,东营组水源水对储层的主要伤害类型为中等水敏伤害和悬浮颗粒的堵塞。比较2种水源水对樊4块储层的伤害程度,东营组水对储层的伤害相对较轻,可以优选作为樊4块储层的注水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