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苹果和脐橙中铅和汞的方法。在铁氰化钾-酒石酸体系下,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铅和汞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铅和汞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0μg/L和0~2.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37μg/L和4.64×10-3μg/L,加标回收率为98.5%和97.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n=1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可作为苹果和脐橙中微量铅和汞快速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2008—2011年河南省保健食品铅、砷、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保健食品中铅、砷、汞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对2008-2011年河南省保健食品进行铅、砷、汞含量测定,并用SPSS 13.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51份样品中铅、砷和汞总检出率分别为32.37%、66.67%和63.83%;总超标率分别为8.42%、7.97%和1.86%;均值分别为1.03、0.44、0.08 mg/kg;不同原料铅、汞含量均值为植物类>动物类>补充剂,不同原料砷含量均值为动物类>植物类>补充剂;不同剂型铅含量均值为丸剂>颗粒>胶囊>片剂>液体,砷和汞含量均值为丸剂>胶囊>颗粒>片剂>液体;同一产品中同时检出2种以上重金属占59.93%,以同时检出铅和砷居多,占44.90%.结论 保健食品的铅、砷、汞污染较普遍,超标比较严重,其污染主要与植物和动物性原料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曲靖市各植烟县采集代表性植烟土壤和烟叶样品各96个,测定了样品的铅、铬、汞含量,并分析了烟叶铅、铬、汞含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曲靖烟区烤烟铅、铬、汞平均含量分别为4.15,1.78和0.050mg/kg,均处于较低水平;土壤中铅、铬、汞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2级的样点数分别达到98.96%,100%和94.79%,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良好;植烟土壤pH适宜,有机质含量丰富,氮素、钾素含量较高,磷素含量适中。烟叶中铅、铬、汞的含量与土壤中的含量存在直接关系,与土壤pH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南四湖水产品中铅、镉、砷、汞的污染,分析南四湖的污染状况。方法对南四湖7种主要经济鱼类及鸭、螺、藕、菱角等湖产品共2 5 0份进行铅、镉、砷、汞含量的检测;其中鱼、鸭以池养鱼、家鸭作为对照。结果铅、镉、汞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最高超出国家标准1 3.2倍;而砷只在鲫鱼、鳊鱼、鲂鱼中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南四湖湖水及湖产品污染4种元素的检测分析表明,湖区受周围工业污染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不同人群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摄入量,评估绍兴地区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安全性。方法对绍兴地区食品中铅、镉和总汞含量进行监测,结合2008年绍兴市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结果,对绍兴地区不同人群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膳食中铅的每周平均暴露量为5.26~13.1μg/kg BW,占原PTWI的21.0%~52.4%,全人群膳食中铅的平均暴露限值(MOE)为1.02;镉的每月平均暴露量为16.0~39.4μg/kg BW,占PTMI的64.0%~157.6%,2~6岁和7~17岁年龄组男性、2~6岁年龄组女性膳食中镉暴露水平均超过了PTMI限值(25μg/kg BW);总汞的每周平均暴露量为0.67~2.02μg/kg BW,占PTWI的16.8%~50.5%。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主要来源均为米及其制品和鱼虾类食品。结论绍兴地区居民膳食中总汞暴露水平是安全的,但膳食中铅和镉暴露水平较高,尤其是18岁以下人群,需加强相关食品中铅和镉的监测及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市售大米铅、镉、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安徽省市售大米中的重金属元素铅、镉、汞,评估其污染状况,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为保障人们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ICP-MS法[2,4],共检测了101份样品。其中铅检出率为40%,超标率为0;镉检出率为100%,超标率为0;汞检出率为69%,超标率为0。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市售大米中的铅、镉、汞对人体健康风险影响较小,镉对人体健康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宋郸  李光磊  司冠儒 《酿酒》2014,(2):30-32
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对白酒中铅、锰、镉、锌、铜、汞等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建立了白酒中铅、锰检测方法,并对宣酒集团酒样进行检测。此方法检测白酒中铅、锰的RSD分别为2.12%~3.61%和1.36%~3.49%,回收率分别为83.0%~95.3%和86.0%~97.5%。此方法前处理简单,准确性、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日照市市售海带中常见污染物铅、镉、汞、砷、无机砷污染的含量,为市售海带的深加工与安全风险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与科学依据。方法 在市直、县区各农贸市场、超市、食堂等进行随机采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市售海带中铅、镉、汞、砷的含量,以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无机砷的含量,并按照湿、淡干、盐干等三种海带样品进行分类,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17~2019年日照市市售海带样品按照湿、淡干、盐干分类,三类样品中铅、镉、汞、砷及无机砷的含量在不同年度之间具有一致性。在同一年度中,铅、镉、砷含量的平均值:湿<盐干<淡干;汞含量平均值:湿<盐干、淡干,盐干、淡干样品中汞含量无显著差异;湿样品无机砷含量均合格,而淡干、盐干样品合格率偏低。结论 海带中铅、镉、汞、砷、无机砷污染普遍存在,而在湿、淡干与盐干海带中铅、镉、汞、砷、无机砷含量的差别应在监管与安全风险评估中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运用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所采集的各类居民日常食品中的铅、镉、砷、汞检测数据,评估广东省居民膳食中铅、镉、砷、汞的人群健康暴露情况。方法测定广东22市各类食品中的铅、镉、砷、汞含量,计算居民铅的暴露边界比,镉的每月摄入量,砷、汞的每周摄入量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各类食品中铅、镉、砷、汞的总体均值分别为0.140、0.118、0.320、0.018 mg/kg,18岁以下未成年人群,铅的暴露边界比(MOE)值为0.35~13.76;18岁以上成年人群,铅的MOE值为1.83~89.57,镉的每月摄入量为0.02~20.28μ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人量的0.08%~81.1%。各人群大米中镉的EMI值为11.47~20.28μ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45.9%~81.1%;砷的EWI值为0.2~10.4μg/kg·bw,占PTWI的1.3%~69%;汞的EWI值为0.01~1.29μg/kg·bw,占PTWI的0.25%~32.2%。结论广东省居民膳食中铅、镉、砷、汞污染的暴露情况对于各年龄段人群来说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其中大米的镉、蔬菜中的铅暴露却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陕西省6类食品中铅、镉、汞、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污染状况做出综合评价,从而为陕西省开展食品安全评估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陕西省境内10个地市的大型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采集粮食562份、蔬菜340份、水果174份、肉类228份、蛋类144份和奶类108份,6类食品共1 556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Pb)、镉(Cd)的含量,应用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As)的含量,利用测汞仪直接测定汞(Hg)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对不同类食品中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做出评价,并对陕西省居民经此6类食品摄入铅、镉、汞、砷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描述。结果陕西省6类食品中,铅、汞含量均值最高的都是肉类,分别为0.049 0和0.003 3 mg/kg,镉、砷含量均值最高的是粮食类,含量均值均为0.025 0 mg/kg;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6类食品中铅、镉、汞、砷含量进行评价,均可评价为安全、清洁;由6类食品摄入铅、镉、汞、砷的安全限值(MOS)1。结论陕西省6类食品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铅、镉、汞、砷的污染,但总体污染程度较低,铅、镉、汞、砷对食品安全影响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甘肃省14个市州蔬菜中铅汞进行三年的采样监测,掌握铅汞重金属污染的基本情况并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方法 在全省14个市州共采集样品1213份,依据国标方法进行铅汞含量的测定,采用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蔬菜中铅和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用目标危害指数法(THQ)和危害指数(HI)评价蔬菜中铅汞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结果 各类蔬菜中均检出了铅和汞,其中鳞茎类中的铅和茎类蔬菜中的汞检出率均达到了100%;块根和块茎类蔬菜铅的超标率为3.76%;汞含量除在茎类蔬菜中超标率为1.34%外,在其余种类中均未有超标。从铅汞的综合污染指数来看,除茎类蔬菜以外,其他都表现为Pb>Hg,铅对蔬菜重金属污染贡献较大,其中瓜菜类和鳞茎类的铅含量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61和0.52,属于轻度污染;茄果类和块根块茎类蔬菜的铅含量综合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4.68和4.40,污染较严重。居民通过蔬菜摄入的铅汞的暴露风险儿童高于成人,但THQ和HI均小于1,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本次研究中甘肃省市售蔬菜中少数受到重金属铅的污染,其余蔬菜中铅汞含量对健康影响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不同产地吴茱萸中重金属(铅、镉、砷、汞、铜)、33种禁用农药和61种农药残留。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9个不同产地吴茱萸中铅、镉、砷、汞、铜,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33种禁用农药和61种农药残留。结果和结论 吴茱萸样品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均低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限量标准;33种禁用农药残留量和61种农药残留量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白酒中铬、铜、铅等微量重金属的方法。方法 研究不同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对吸光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 分别确定测定铬、铜、铅时各自最佳条件。结果 在最佳条件下, 测定白酒中铬、铜、铅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765、1.22、0.981 ng/mL, 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6.6%、98.2%、97.4%。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无污染, 在测定白酒中微量重金属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芦蒿中铅、铬、汞、砷的含量分析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美香  章敏  王飞飞 《食品科学》2005,26(8):294-296
采集南京市17个农贸市场、6个超市的芦蒿样品共37个,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芦蒿中铅(Pb)、铬(Cr)、汞(Hg)、砷(As)的含量。结果表明:芦蒿中铅含量为0.35±0.10mg/kg,铬含量为0.22±0.10mg/kg,汞含量为0.01mg/kg,砷含量未检出。对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97.3%的芦蒿样品中铅含量超出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芦蒿样品中铬、汞、砷含量在限量卫生标准以内,芦蒿中铅的来源可能是产地环境质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 酒中铅的测定方法大多仍沿用经典的双硫腙比色法。该法手续繁琐,费时甚长,且多次使用氰化钾,氯仿等剧毒和有毒药品,有害于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近年来提出了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酒中铅的方法,但由于仪器价格昂贵,不易被生产单位所采用与推广。1969年Qrion公司94~82型铅离子选择性电极问世后,由于铅电极受铜、汞、银等离子的干扰严重,直接电位法测定铅受到很大限制。近年国内有用铅电极以因乙烯五胺和抗坏血酸作为掩蔽剂测定废水中铅的报道,也有将白酒蒸千酸溶,然后以抗坏直酸和碘化钾掩蔽,或以四氯化碳一双硫腙萃取分离后测定白酒中微量铅的报道。但白酒已经蒸干,直接用铅电极测定酒中微量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硝酸铋共沉淀原子吸收法测定白酒中的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铋共沉淀原子吸收法测定白酒中的微量铅陆桂平,谈桂权(江苏省泰州畜牧兽医学校食品学科,泰州,225300)(江苏省泰州市卫生防疫站,泰州,225300)白酒中铅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样品消化──双硫腙比色法或样品稀释──火焰原子吸收法[1]。前者操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苏州地产大米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污染状况, 并评估4种重金属对苏州居民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2019年从苏州市属9个区县采集本地产大米93份,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其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的含量, 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样品中重金属超标情况进行判定;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大米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采用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大米中重金属对苏州居民造成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全部大米样品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水平均值分别为0.0208、0.0419、0.0027和0.0701 mg/kg, 各区县大米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大米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产大米中铅的污染对苏州本地居民95%的儿童及所有成人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可能对5%的儿童(高食物消费暴露者)产生潜在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地产大米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大米中铅的污染可能对高食物消费暴露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部分经济海产食品中的砷、铅、镉、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产动物(干品)中总砷含量为1.29~27.76mg/kg,无机砷含量为零,铅含量为0.22~9.90mg/kg,镉含量为0~11.83mg/kg,汞的含量为0~3.04ng/kg;海藻(干品)中总砷含量较高,46.68~101.88mg/Kg,除羊栖菜外,其它海藻的无机砷含量为零.铅含量为6.13~18.31mg/kg,镉含量为1.97~12.05mg/kg,汞含量为0~5.17ng/kg.虽然个别样品重金属含量高于国家标准,但总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对舟山本岛范围内农贸菜场和超市的菲律宾蛤仔中铅、镉、总汞、无机砷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污染状况和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可食部分中铅、镉和总汞均符合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部分样品中无机砷含量超标,超标率在6%~10%之间,无机砷污染指数为0.71;菲律宾蛤仔中铅、镉、汞、无机砷含量小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比例的10%。故舟山农贸菜场和超市中菲律宾蛤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0.
了解文山州蔬菜中铅、镉、汞、砷的含量及污染情况,分析危害因素,掌握文山州蔬菜的安全状况。 方法 针对文山州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特点,在广南、丘北、马关、富宁4个县共采集8类24种蔬菜,共62份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砷含量。 结果 2013年文山州蔬菜中铅、镉、汞、砷总体合格率分别为87.10%、95.16%、100.00%、100.00%。 结论 2013年文山州受检蔬菜中铅、镉均有超标,汞、砷未发现超标,针对铅、镉污染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蔬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