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的地理气候特征影响太阳能在建筑中的收集与利用。以天津市某办公楼项目为例,基于日照遮挡模拟分析确定集热器布置区域,并根据逐时动态冷负荷与热负荷综合情况确定集热器面积,以动态逐时负荷与供热(冷)量匹配的方法辅助备用能源设计,降低了系统的造价,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建筑供能系统的稳定性,为后续其他项目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建筑的地理气候特征影响太阳能在建筑中的收集与利用,本文以天津市某办公楼项目为例,基于日照遮挡模拟分析确定集热器布置区域,根据逐时动态冷负荷与热负荷综合确定集热器面积,以动态逐时负荷与供热(冷)量匹配的方法辅助备用能源设计,降低了系统的造价,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建筑供能系统的稳定性,为后续其他项目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某办公建筑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以下简称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筑供冷期、供暖期典型日逐时冷热电负荷。以联供系统净年值最大作为目标,建立联供系统设备优化模型,对分别配置两种额定发电功率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的联供系统进行经济性比选,确定设备的最优容量。  相似文献   

4.
在对建筑进行冷热负荷计算时,传统的负荷计算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建筑冷热负荷的逐时变化情况。冷、热负荷的逐时数据影响着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原则的选择、方案的配置及相应的运行策略。为研究社区分布式联供系统的最佳设备容量,在分析建筑动态负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系统的成本节约、节能和环保性,确定了基于年度总成本节约率一次能源节能率和二氧化碳减排率三个评价指标的多目标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筑逐时冷热电负荷计算,利用De ST软件和热电冷联产系统负荷模拟计算[1]中的电负荷模拟计算方法,计算全年逐时冷热电负荷变化,计算热电比和分析模型冬季供暖及生活热水负荷变化,找出单一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负荷缺口,同时对太阳能热利用系统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提出尝试利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集成的形式来实现系统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6.
典型办公楼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而言,为了使系统更好的发挥出优势,就要使系统和建筑的负荷较好的匹配,那么得到逐时的冷热电负荷数据就变得至关重要.参照日本三联供手册的方法,根据我国国情,以北京典型办公楼为例,采用模拟结合经验值的方法,得到适合中国办公楼的逐时负荷系数,以便为办公楼类建筑配置系统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区域能源系统输配管网衰减延迟模型,将供能区域内各建筑的逐时负荷需求转化为能源站的逐时出力,使得区域能源系统需求侧负荷趋向于平准化,并作为能源系统容量匹配和运行优化的基础。针对同一供能区域中的3种能源站位置情景,分别计算了能源站实时出力的曲线。结果表明,各用户负荷的叠加值与能源站的出力相差加大。  相似文献   

8.
朱奋飞 《暖通空调》2012,42(10):100-103
介绍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电设备容量确定的常规思路,结合石家庄某项目,基于全年逐时负荷,按以热定电与以电定热的思路分别确定了发电设备容量。通过分析发现:全年逐时动态冷热负荷的分析十分重要,不仅是确定设备容量的需要,也是分析运行成本的需要;确定发电机容量时需要合理选定发电机的开机时间。  相似文献   

9.
首先结合建筑负荷和设备性能特性确定了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备组成,然后借助TRNSYS软件对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进行了建模及仿真,同时对"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2种运行模式进行了设备容量计算、动态供能仿真和结果分析.研究发现:在满足区域冷热电负荷的条件下,"以电定热"运行模式下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综合体建筑的负荷特性出发,探讨以办公、商业为主的城市综合体在系统设计时,逐时负荷系数及同时使用系数的确定方法,为冷热源系统的配置增加其合理性;并以上海某办公、商业为主的城市综合体为实例,分析分布式能源应用的可行性,确立了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供能方案,并且制定了系统的运行策略;通过与常规系统做比较,对分布式能源进行了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为该类建筑的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区域建筑负荷预测是区域能源系统进行设备容量配置的基础,决定了系统实际运行效果,如何快速准确地实现区域建筑负荷逐时预测,是目前面对的一个难题.本文以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为计算工具,建立了基于软件模拟的"模型参数变量-负荷"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近邻搜索方法对区域建筑负荷进行预测,并通过度量选择筛选得到了...  相似文献   

12.
介绍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以下简称联供系统)关键设备。以某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筑冬季、夏季典型日逐时冷热电负荷。以联供系统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作为目标,建立联供系统优化模型,对方案1(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燃气锅炉+电制冷机组)、方案2(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燃气锅炉+电制冷机组)两种联供系统的设备规格和运行策略进行优化。方案1的寿命周期成本最小。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地区一幢典型五层住宅建筑热、电、冷负荷需求为计算基础,分别计算了基于热气机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和传统冷热电分供系统的一次能耗率、全年净收益以及投资回收期,验证了三联供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表明热气机余热利用率和能源价格是影响该三联供系统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重庆市CBD总部经济区采用冷热电联供和江水源热泵复合供能系统进行区域供能的自然条件,结合项目动态冷热负荷和系统冷热源机组配置情况,根据机组经济成本最低优先开启、机组高负荷率运行和吸收式机组尽量避免补燃等原则,确定了机组的优先开启顺序和冷热源系统的运行策略,得出了复合系统的能耗。分析了能源价格在一定幅度(90%~130%)内变化时冷热量价格盈亏平衡点的变化规律及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评价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季节性能和全年运行性能指标及其计算式、计权系数和测试工况点参数的确定方法,并验证了其正确性。结果表明,将基于建筑逐时负荷特性和区域平均划分法的8区域法用于评价数码涡旋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季节性能和全年运行性能,既能保证计算精度又简单易行;由于多联式空调系统部分负荷特性的相似性,该评价方法既适用于评价1拖n数码涡旋或变频控制多联式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性能,也适用于评价整栋建筑多联式空调系统全年运行能耗和全年综合能源使用效率,进行初步设计阶段不同空调系统方案的节能性比较。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规划设计阶段区域供冷系统能源站负荷预测及同时使用系数确定存在的问题。并以重庆市江北嘴区域供冷项目为例,借助鸿业负荷计算软件对各终端建筑的总冷负荷进行逐时计算分析得到其能源站设计总冷负荷为500943.00kW,进而计算出其冷负荷的同时使用系数为0.69。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校建筑能耗大,实际负荷预测难的问题,以北京市某高校新校区目前能源供应方式为基准方案,通过供暖季的现场实测,分析出学校的实际负荷,基于供暖季逐时热电负荷特点,提出热电联供方案,并确定了系统的最佳配置和运行方案,通过建立能源转换图和分析计算,得出系统优化后运行费用节约11.8%,一次能源节约率为12.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 356.82 t,增益投资回收期为2.7 a。因此,热电联供系统应用在学校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利用DeST软件对各区域全年逐时冷热负荷与空调系统的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窗墙面积比、遮阳构件对能耗的影响,确定南向窗墙面积比为0.34,由外挂石材形成的遮阳构件可降低全年累计冷负荷指标约2.18%.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世博区B片区央企总部基地能源中心进行了前期调研,得出了三联供系统的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较高的结论。从三联供系统的配置与运行策略出发,适当降低系统的容量配置,可以降低初期冷、热负荷较低带来的风险。在设计日最大负荷时段,冷负荷分别由三联供系统、冷水机组和水蓄冷联合提供,在设计最小负荷时段,可以仅通过三联供系统向外供冷、供热,从而提高整个系统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建筑越来越多,如何进行区域冷负荷预测是一个难题。传统的面积负荷指标法不能反映区域负荷的特点,预测结果往往偏大;而由于在区域规划阶段,很多建筑信息和参数都不全,采用软件进行详细的模拟计算也显得不可行。本文根据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及建筑冷负荷特性将城市建筑进行分类,对每类建筑建立典型建筑模型并确立冷负荷的物理因素、内扰因素和外扰因素,应用DeST(Designer’s Simulation Toolkits)软件对典型建筑模型进行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适当处理后得到城市建筑动态冷负荷数据库,为区域供冷冷负荷预测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