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湖流域独特的平原河网特性决定了其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的复杂性,为探究生态补水对平原水网中心城区河道流速和水质改善效果,以苏州市古城区为例,基于MIKE模型构建生态补水模型,并模拟3种不同生态补水方案对研究片区水动力和水质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通过新增补水水源、提升补水水量、增设生态堰坝等生态措施,可优化中心城区多源补水格局,完善补水体系,提升活水保证率,古城区重点河道断面水质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大部分提升至Ⅲ类及以上水平,可为改善平原水网中心城区河道水动力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平原河网区地势低洼平坦,河网密布但普遍水体流动性较慢。通过合理的调水引流,可增大水体流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及水生生物活性等,是迅速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治理措施之一。以苏州中心城区引调水总体布局为例,分析了充分利用城区南临太湖的区位优势、西引东排自然水势,通过从石湖引水,使入城水量增加、水源进一步保障,可实现优化古城区、提升城南区,辐射城西区、兼顾城北区水质改善的活水效果,实现城区水“更清、长清”,也为类似平原水网城市多源供水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苏州市古城区河道水质为研究对象,对2013年城区河道17个监测断面的DO、TP、NH3-N、CODMn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探究其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河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古城区河道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TP和NH3-N,而CODMn为Ⅲ类水质,基本无超标。城区河道水质时空变化明显,时间上DO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而TP和NH3-N浓度下降明显,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的变化表明城区河道水质在逐月好转,与5月份实施的自流活水工程密切相关,而雨季水质的偏差与降水径流污染密切相关;空间上污染程度呈现出城北河道水质比城南好、主河道比小河道好的特点,污染物浓度在水流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累积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古城区经济社会及旅游业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古城区存在工程性缺水、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缺水严重等问题,结合未来发展用水趋势,通过预测古城区供需水量,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古城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苏州古城区水系是历代人工开凿,并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以苏州古城区水系的产生、发展、破坏和恢复为主线,探讨了其水系演变规律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苏州古城区水系有别于天然河道,具有一定规整性;(2)其水系消亡破坏过程与天然河道相同;(3)具备平原城市河网特点,存在一定水环境问题。进一步通过采用时空对比的研究方式,分析了苏州古城区水源的演变和特点,得出以下结果:(1)苏州古城区水系通江达湖,连通性好;(2)水系水流路径由20世纪80年代的西进东出转变为北进南出;(3)长江大通站的水位、水质和水量特征显示,长江能为苏州古城区水系提供具有优质水势、水质和水量的高保障率水源。以上论证显示,苏州古城区水系具备潜在的水质提升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平原河网城市昆山开发区7个圩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实现活水调度的方案。通过对不同圩区不同运行工况的模拟分析,优化闸泵调度,城市圩区实现了活水畅流。河道流速基本可达到5cm/s,且水质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苏州市于2011年制订了古城区河道水质提升行动计划。为了合理评价苏州古城区河道的水质现状,分析现状水质与目标水质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苏州古城区河网中10个监测点的实测水质资料,采用无量纲分析方法,参照苏州古城区景观娱乐、文化和经济需求的水质目标,分别对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治理,苏州市古城区河网部分地区的水质指标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有部分地区水质指标达不到要求。根据分析成果,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工程措施运行方式和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常熟市遵循"河网沟通、水体流动、科学引排、生态修复"的原则,通过实施"畅流活水"工程建设全市骨干水系连通调控体系。全面提升常熟市城区的防洪、除涝、排水能力,实现城区河网畅流活水、环境改善、水质稳定的目标。本文以常浒河溢流堰工程为例,介绍了溢流堰的设置及在"畅流活水"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活水"治水是寓生态于活水之中治理污水,通过构建一系列高活力有益菌和原生态浮游动、植物组成的"微生态系统",并逐步修复或重建多样化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治理污水;并通过活水机造就微速循环流水,实现了"四维"全时空(即全水面、全水层、全时段、全天候组成)持续高效净化污水。"生态活水"治水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强劲污染净化能力为核心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适时适度增氧、引水、补菌,是一种占用资源少、设备投资省、治污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可持续性强的治水方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复杂环境下古城区的超大深基坑开挖,对基坑围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选择一种安全经济合理的围护形式至关重要.通过苏州三馆深基坑工程的案例分析研究,充分论述了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三轴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坑内采用1道直径为90m的圆环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在古城区复杂环境下基坑的适应性,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为类似古城区大型深...  相似文献   

11.
江阴市城区河湖密布,但当前存在水系割裂、水动力不足、水环境恶化、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需规划实施城区活水工程。文章立足江阴市城区水系现状及问题,充分利用现有工程条件,提出18条活水路线,在科学分析活水需水量基础上,开展输水建筑物的布置及规模论证,并分析活水效果,形成科学合理的活水工程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基于活水泵站运行控制的水闸工程设计,分析结果表明,立足活水泵站的工程标准,合理确定水闸工程安全超高下限,并以此为依据,开展谁在工程设计,可保证设计效果,满足活水泵站持续稳定运行控制的要求,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活水工程是改善城市河道水系水动力和水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九江镇联合涌活水工程为例,对活水工程的泵站系统整体设计,分析了泵型比选和配套水力计算、电气、闸门和地基处理等设计,选择600QGWZ-125型全贯流电泵作为泵站泵型,设计数量为2台,单泵装机流量1.16 m3/s,最大引水流量为2.32 m3/s,总装机容量130 kW,工程实施后有利于改善联合涌水动力和沿线水体水质,活水效果良好,同时对类似活水工程泵型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盐城市核心区为例,构建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在常态补水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随初期雨水径流进入河道的污染物,分析初期雨水污染对活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水方案的水质改善效果与引水水质和污染物浓度分布有关;活水目标相同时,考虑初期雨水污染的活水时间较未考虑初期雨水污染的长;由于汇流时间不同,考虑初期雨水污染时,上游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峰值时刻和达标时间较下游断面有所推迟。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3月31~4月1日,长江科学院承担的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景谷县和丽江市古城区3县区的山洪灾害调查项目分别在普洱市思茅区和丽江市古城区召开了专家评审会。来自云南省设计院、普洱市水务局、普洱市水文局、丽江市水务局以及景谷县、景东县、丽江市古城区水务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代表以及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组成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周跃峰博士、陈劲松高级工程师、盛小涛工程师作为景东、景谷、丽江3个项目的负责人分别结合各县区山洪灾害调查项目的背景,从前期  相似文献   

16.
以望虞河西岸的甘露圩和荡北圩为研究区,构建水动力-水质模型,选取恰当的水动力、水质和经济成本指标构建活水调度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决策单圩活水调度最优方案,并与圩区联合调度方案比较活水调度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可有效确定活水调度最优方案;甘露圩最优调度方案为陈家角闸和甘露港闸共同引水,徐家浜闸站以6 m3/s流量抽排;荡北圩最优调度方案为黄塘河闸和五星河北闸引水,珠桥河闸站和五星河闸站共以9 m3/s流量抽排;与单圩活水调度相比,两圩联合调度后畅流活水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建设"清水活水、不淹不涝"宜居城市是江苏省高邮市水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南水北调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国控水质断面达标的任务需要。通过对高邮市城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总结,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清水活水、不淹不涝"水环境整治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为下一阶段城市水环境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城区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分析西安城市交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古城保护和交通改善的协调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西安古城区的交通发展战略。分别从城市道路网、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停车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对古城交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指出城市交通应该从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上下功夫,为西安古城风貌的保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夏季引流条件下苏州古城区河网水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城市河网水动力提升对水环境改善的影响,评估引水调流效益,以苏州古城区河网为例,在夏季丰水期条件下通过对不同流量引水条件下数条河流水动力及水质的监测和分析,探讨水动力作用对河网水体的水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在汛期允许最佳引流条件下,苏州齐门河、平门河及学士河的污染物通量分别下降了15.2%,16.5%和13.2%,其中古城区北部河网水环境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南部河网。引水调流方案能够有效增强古城河网流动性,而河网水体中COD和溶解氧含量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变化较为敏感,可以作为古城区河网典型水质指标参数,反映水动力调控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20.
平原圩区河网普遍存在水动力不足、自净能力弱的特点,水环境问题突出。控源截污和畅流活水是平原圩区河网常用的水环境治理措施,但大规模控源截污技术条件困难,实施周期较长;畅流活水虽见效快,但持续时间短,因此需两者配合进行。以无锡市锡山区云林街道为研究区,建立水量水质耦合模型,探究不同截污水平下活水调度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活水调度方式对区域河道水环境影响不同,部分调度方式甚至会使河道水质恶化;控源截污能有效提升全断面水质;当控源截污和畅流活水两种措施结合时,改善效果超过单一手段,且能改善因调度而导致的水质恶化现象。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及其他平原圩区河网有效全面地治理水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