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为我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从古传承至今的国家,拥有大量历史悠久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潜力巨大,但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文化与旅游的资源配置及整合效率较低、雷同景区与人为景观大量存在等问题,提出应挖掘地域特色、打造特色品牌、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充分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等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临沂市养老产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探索,基于临沂市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的现状,理论上从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内驱动力和外在推动力分析其可行性,实践上探索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为资源丰富、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性强、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迅速等;劣势为定位不清晰、资源分配不合理、缺少专业性人才等;机遇为国家政策的支持、体育旅游的消费持续增长等;威胁为市场竞争激烈、开发难度大、风险体系不够健全等。建议: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优化资源形成特色性体育旅游项目、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安全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面对目前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将康养产业和体育产业结合起来,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两个行产业的科学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市场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使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康养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四川省成都市康养产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十三五"规划中对旅游业提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全域旅游""旅游+"的发展要求,要把旅游业打造成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旅游强省、美丽河北的建设.目前,河北省旅游产业正处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低端向高端发展的过渡阶段,结构优化升级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域旅游时代下加快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有助于推进河北省旅游行业创新升级,从而在产业升级与建设过程中促进河北省旅游经济发展与创新文化建设.为此,本文结合全域旅游时代的基本特征,分析基于全域旅游时代的河北省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现状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实施红色旅游发展工程是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任务之一。产业融合是助推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根本。文章探讨了红色文旅融合的形成机制,融合路径主要包括政策融合、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四个方面,并探索性地采用AHP构建了红色文旅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南充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南充市红色文旅融合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还存在红色文旅融合广度和深度不足、融合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此提出对策建议:加快红色资源的市场化、产品化和品牌化;扩大红色文旅产业效益及辐射带动效应;加强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拓展产品融合形态,提升红旅消费水平;加强区域合作,构建红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综述等方式,对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具备的意义、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具体问题整合相应的优化措施。有效地落实并完善新时代的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行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挖掘、创建与民族传统体育行业的生存空间、发展模式等相适应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近年来,在融合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含没有充足的驱动力、经济效益整体较低以及单一化的融合模式等。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结合具体问题逐步完善、落实各项工作,保障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优化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做出的重要调整,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目前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正面临新冠疫情以及产业自身发展不足的双重影响,通过结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要求,从加大政府引导作用、优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推动科技创新进程、扩大对外开放等路径,完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进一步推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本文运用产业融合理论,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养老供需矛盾突出为内驱动力,独特的生态环境、科技的进步是桂林市“体育+养老”融合发展的外部推动力,依据产业融合理论,提出桂林市“体育+养老”融合发展的三条路径机制,分别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在此基础上,分析桂林市“体育+养老”融合发展的延伸融合、渗透融合、产业内重组融合等三种重构模式。最后,从政府、企业、人才三个层面提出桂林市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为全国各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面临消亡的窘境,赣州市的畲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面临同样的困境,需要经济搭桥体旅融合发展。本文通过了解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畲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现状,分析了畲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畲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从而来促进两个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融合在文化诉求增长、信息技术革新、经济与社会功能推动、政策引导等因素带动下正在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总体上我国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新时期体育产业应进一步充实自身的文化内涵,社会范围内要积极搭建产业融合的平台,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培育产业融...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推进红色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关键动力和根本保障。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高等院校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旅游人才培养理念、夯实旅游人才培养基础、拓宽旅游人才培育路径、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服务产业链,助力红色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倡导科学的运动、促进人群“主动”健康为目的,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体育产业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将促进“体医康养旅”的全面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运动生活的追求与健康需要。本文通过挖掘平凉市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对平凉市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平凉市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规划阶段应瞄准精度,实施中首要进行体制改革,立足于开发本土特色化资源,并借助数字化平台以政府宣传为主体,广泛动员群众做好推广工作,助力平凉大健康产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文化与旅游民宿融合发展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赋能民宿内涵发展,满足游客对入住民宿的深度体验需求,推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全国首批评定的甲级民宿进行案例分析,总结中华传统文化与旅游民宿融合发展模式及经验;提出中华传统文化与旅游民宿融合发展策略: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传统文化与民宿融合发展,打造特色的传统文化主题民宿,增加融入传统文化的民宿内部体验活动,提升民宿从业人员传统文化素质,发挥“民宿+”便利优势,与传统文化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加大民宿市场营销宣传推广,发挥好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5.
苏洁 《轻工设计》2012,(22):259-259
贵州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然而由于旅游业的发展,给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因此在开发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本文从理论研究,结合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贵州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然而由于旅游业的发展,给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因此在开发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注重保护。本文从理论研究,结合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海南乡村文化振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是乡村战略背景下海南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从当前海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的现状出发,给出如何进一步的将两者有效融合起来的对策,力求能够进一步促进海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双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本届文博会是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后第一次参与。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本届文博会上,北京市旅游委承办的旅游商品馆以创意十足的展台设计、精彩丰富的展会内容、琳琅满目的旅游商品、别具—格的手工艺表演,充分体现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现场交易及成交意向金额累计近亿元,吸引的参观观众突破了10万人次。坚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更深入的融合,则是旅游产业长期坚持的  相似文献   

19.
张洁  梁大刚  林声伟 《丝绸》2021,(8):7-10
加强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丝绸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文章通过介绍浙江丝绸文化的起源、特色,并结合浙江省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基地建设、打造丝绸品牌、融合旅游元素和强化人才培育等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来提升浙江丝绸产业效益、激活旅游产品活力,为浙江丝绸文化的传承发展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