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国际辐射防护协会第10届大会(IRPA-10)涉及的清洁解控和退役问题作了论述,包括排除、豁免、清洁解控和废物最少化;退役工程技术的发展,包括去污技术、切割解体技术、探测技术;介绍了一个研究堆退役例子和加速器退役;最后,还论及了退役中受关注的一些问题,如:石墨废物、混凝土废物、重水堆退役的氚防护、退役时间和退役废物量等。  相似文献   

2.
清洁解控和退役若干动向与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际辐射防护协会第 1 0届大会 ( IRPA-1 0 )涉及的清洁解控和退役问题作了论述 ,包括排除、豁免、清洁解控和废物最少化 ;退役工程技术的发展 ,包括去污技术、切割解体技术、探测技术 ;介绍了一个研究堆退役例子和加速器退役 ;最后 ,还论及了退役中受关注的一些问题 ,如 :石墨废物、混凝土废物、重水堆退役的氚防护、退役时间和退役废物量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陕西某三甲医院回旋加速器实施退役过程中,放射性废物最小化处理方法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今后类似回旋加速器退役治理过程中放射性废物处理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本文中的回旋加速器主要用于生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因设备老旧无法满足生产要求,故对其实施退役,以达到场所和设备清洁解控的目的。本次退役范围主要包括回旋加速器主体及主机房、药物合成室及其配套用房,需要进行清洁治理的为回旋加速器主体及主机房。在对回旋加速器进行拆解和大块部件切割之前和切割过程中,进行现场监测和实验室采样分析,通过现场监测结果和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源项分析,按照废物最小化原则,对低放射性废物和极低放射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整备并送贮,对达到清洁解控水平的部件进行清洁解控与资源回收利用。本次退役共产生放射性废物约25吨,依据本文论述方法分拣出的可解控废物约12吨,实现了废物最小化。  相似文献   

4.
实现废物再利用是废物最小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从废物流中将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物料分离出来实现再利用可大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本文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重水研究堆退役为实例研究了放射性废物再利用问题。通过全面分析和计算重水研究堆在退役期间产生的各类废物,得出具有一定数量的物料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再利用在其他行业领域中。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废物最小化控制措施(如废物分类和废物流分离等),采用适当的去污技术和执行清洁解控要求,至少可使重水研究堆退役过程中产生的几十吨钢铁、10 t铝材和5 t重水实现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IAEA技术报告《适用豁免和清洁解控水平的监测》废物豁免和解控监测的技术,以帮助核设施运营单位在国家审管部门的监管下开展有计划的解控检测活动。  相似文献   

6.
范智文  张金涛 《辐射防护》2007,27(2):126-128
1 概要 亚洲核合作论坛(FNCA) 2006年度"放射性废物管理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共同主办,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日本原子力产业协会(JAIF) 联合承办.共有来自FNCA成员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的30 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FNCA各成员国的放射性废物管理进展,包括法规、管理体制、低中放废物处置设施概念设计、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整备和退役中的清洁解控等.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物料的清洁解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物料的清洁解控是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一项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指导物料解控,本文介绍了与清洁解控水平相关的三个国家标准,明确了解控标准的适用条件,说明了使用标准进行物料解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结合解控审管实践对解控过程中几个重要的审管要求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申请解控文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废物清洁解控水平的研究进展及个人体会任宪文(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太原,030006)1前言近年来,IAEA对清洁解控水平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至今只给出了某些情景下的豁免水平(清洁解控水平),距彻底解决此问题还有相当差距。清洁...  相似文献   

9.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源头控制管理技术是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关键措施。通过对核电厂放射性废物源头控制管理技术的分析,从废物产生量的控制、清洁解控管理和再循环再利用角度介绍了废物源头控制措施及方法,对国内近几年废物源头控制管理技术良好实践进行讨论,提出了国内核电厂运行废物源头控制管理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秦山核电基地在放射性废物最小化方面的实践。包括建立了蒸汽发生器排污树脂和通风过滤器金属框架清洁解控工作流程;改进了水泥固化线工艺,水泥固化包装容器采用金属桶代替水泥桶;开发了废过滤器芯子暂存衰变法分类处理及一桶装多芯方案;开发了技术废物“三明治”式废物装桶和超级压实提高外包装容器效率等最小化实践。对废液、废树脂、技术废物、有机废液等处理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建议采用废液蒸干压实技术、废树脂蒸汽重整技术、可燃废物和有机废液焚烧技术,预计秦山核电基地废物产生量可由541 m3/a减至约94 m3/a。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电站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管理,对其产生的轻微放射性污染物料实施清洁解控是有效途径之一。在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分析国内核电站轻微放射性污染物料源项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适于我国核电站产生的轻微放射性污染物料的清洁解控流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核电站放射性废物最小化,宁德核电站根据相关标准制定了轻微污染物料清洁解控策略及管理操作程序,并对APG废树脂、通风滤芯框架及个人防护用品进行了分类管理及测量,为实施解控做准备。  相似文献   

13.
从放射性废物减量化管理原则出发,探讨了重水蒸汽回收系统干燥剂分类进行除氚处理和水泥固化的技术路线,对干燥剂进行除氚处理使其满足清洁解控标准,对无法满足解控标准的干燥剂与含硼浓缩液进行混合固化处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高温加热和微波处理可实现干燥剂的除氚处理;干燥剂与含硼浓缩液混合固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陈式 《辐射防护》2004,24(6):343-346,355
从满足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核设施退役工作的需要出发,讨论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有关排除、豁免、解控以及排放、废源处置、去污、废物最少化、防护最优化等几项规定的实施问题,并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入研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HPS简报》 1998年第 12期报道】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 (NRC)已着手制定一项有关固体金属、设备和材料 (包括有残留放射性的土壤 )清洁解控水平的标准。该标准的制定旨在充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并允许排放轻度污染的废物 ,以便对它们进行再利用、再循环或处置。NRC特派员及保健物理学会委员 NilsJ. Diaz博士说 :“我个人认为 ,为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现在是制定固体放射性材料清洁解控水平的时候了。具有非常低水平的放射性或被放射性污染的固体材料正在不断地增多、累积 ,在随处和已知的地点出现。在考虑清洁解控这一概念时 ,不…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废物安全的主题分类和部分成果评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式 《辐射防护通讯》2007,27(2):1-7,23
将放射性废物安全初步分类为废物处理与整备设施安全,废物贮存设施安全,废物与废放射源处置设施安全,流出物排放安全,污染物料回收利用安全,退役与环境整治安全,排除、豁免、解控,废物优化管理和废物最少化,废物管理政策法规标准和规划,废物安全监管和安全文化素养等10个主题.按照上述主题分类,对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领域近年来的研发进展做了述评.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激光去污技术在放射性表面污染金属废物清洁解控或循环再利用方面的应用,以350 W的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为基础搭建了激光去污实验装置,针对激光功率、脉宽、频率、线间距、扫描速度等关键参数开展了一系列激光剥离去污工艺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激光去污工艺规律和不同去污深度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以某核电厂控制棒水池贮存搁架底板为对象开展验证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激光去污技术,去污深度达到10 μm后,样品的β射线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已低于0.8 Bq/cm2,可达到清洁解控的表面污染水平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增殖堆的退役特点和主要过程,充分体现了钠废物处理在快堆退役中的重要性。同时,文中所介绍的一些常规退役手段的基本操作数据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核电站产生的废物的处理尽可能延用运行废物处理系统,考虑到退役废物的废物类别及产生量与运行废物差异较大,可考虑增设必要的废物处理手段或扩大废物处理能力,是否新建废物处理设施应综合考虑是否有适宜场址、工期是否允许以及是否存在与退役无关且足够大的子项可进行改扩建等操作。文章以M310堆为例,估算了单机组退役可能的退役废物产生量,同时,为实现废物最小化的目标,提出了进行设计优化,严格运行管理、避免事故发生,严格进行废物分类,利用废物处理手段减少废物处置量和废物体积以及对材料再循环再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从便于退役的角度来考虑新堆与研究堆的设计,在保证反应堆安全有效运行的前提下从降低辐射源、缩短退役拆除放射性设备所需时间、改善废物管理等方面着手使设计的反应堆便于退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