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环境领域中,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可通过常规的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研究。但由于这一方法需附加假设条件、易出现共线性等缺点,而使结果偏离实际。本文建立神经网络的两个模型,寻找了潮褐土中Cd、Zn、Pb的复合污染与对4种土壤酶活性影响之向的关系,并分析了各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效应,为实际预测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的方法简单易行,比常规的多元回归方法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在环境领域中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可通过常规的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研究。但由于这一方法需附加假设条件、易出现共线性等缺点 ,而使结果偏离实际。本文建立神经网络的两个模型 ,寻找了潮褐土中Cd、Zn、Pb的复合污染与对 4种土壤酶活性影响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了各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效应 ,为实际预测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的方法简单易行 ,比常规的多元回归方法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范围广泛,使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成本高,对环境扰动大,而利用植物修复的效果较为明显,易于操作。本文从当前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一般类型及基本原理,研究了影响植物修复的若干因素,分析了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优缺点,并就将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是治理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概括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原理、类型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植物修复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徐州市三环南路两侧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Cu、Cr和Pb)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随距路基距离的远近而不同,重金属含量在距路基10~30m的范围内出现峰值,随后含量逐渐降低,并且土壤重金属含量主要累积在0~30cm的土壤表层;(2)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含量(Cu和Pb)明显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背景值(一级标准),Pb为中度污染,Cu的污染水平处于轻度与重度之间,Cr的水平为轻度污染;(3)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是机动车燃料燃烧时排放的废气.  相似文献   

6.
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理不同,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固定、植物挥发和植物提取3种基本类型.与传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比较,该技术存在成本低、利于环保、方便操作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修复速度慢、受环境条件限制等局限性.今后研究的重点:寻找超累积植物并研究重金属富集的机理;通过基因工程发展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强化植物修复技术,如发展对环境安全的化学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由于对土壤环境的分析与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使用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对于不定量的研究具备比较精确和细化的作用,能够为涉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具有相对较模糊和不能量化特征的学科提供较为精确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韶关市大宝山重金属矿区的矿山开发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采取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在大宝山矿区的上、下游以所选取5个区域土壤的Cd,Cr,Pb,Cu,Ni,Zn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作为样本数据,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在重金属污染评价方面的应用,建立模糊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矿区下游区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致灾污染因子为矿山开采所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并且,凉桥、水楼下、石柱下、上坝和下坝村等大宝山下游区域土壤中的Cd,Cu,Pb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已超过国家土壤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规定的土壤二级标准值。  相似文献   

8.
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采矿废弃地重金属元素的流失,保护矿区周围居民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修复实践,发现植物稳定技术能提高植物适应性并改善其生存环境;调控微生物、化学添加剂等因素,将强化植物提取的效果,促进耐性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提出矿区生态修复应在矿山废弃地中心采用植物稳定技术,在矿区外围采用植物提取和植物—微生物—化学联合修复来逐步减少矿山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而达到彻底修复矿山生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徐州市荆马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州市北郊工业区 60余家工业企业每天约有 1 0万 t污水排入荆马河 .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在随河水迁移的过程中 ,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作用过程 ,迅速转入底泥 ,造成了荆马河底泥的重金属污染 .针对这一问题 ,从上游至下游采集了 1 5个底泥样并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各种重金属质量分数的最大值分别为 :Cu,383× 1 0 -6;Pb,5 86.9× 1 0 -6;Zn,61 39×1 0 -6;总 Cr,2 8.3× 1 0 -3 ;Mn,794.5 × 1 0 -6;Co,2 4 .46× 1 0 -6;Ni,5 0 .33× 1 0 -6;V,99.6× 1 0 -6.运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程度 ,结果表明荆马河中、下游地段底泥已受到中等到强重金属污染 .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蒙自东山岩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蒙自东山岩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8种土壤利用类型,20件土壤样品,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样品中Cd、Hg、As、Cu、Pb、Ge、Zn、Ni、V、Co和M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Cd、As、V、Co和Mn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其中As、Cd和Mn有明显的重度污染,中度污染主要为As和V,轻度污染主要为As、V和Co。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全区重度污染样品占总样品量的40%,轻度污染以上样品占总样品量的80%;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岩溶区,未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碎屑岩区。研究区重金属污染与岩溶分布区高度耦合,重金属容易进入地下水系统,扩大污染范围,应引起注意,并加强研究和治理。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模型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利用matlab绘出八种重金属元素在某城区的分布图,并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分别建立隶属函数,层次分析法得到各金属元素的权重,并用权重修正后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加以修正,经归一化、加权得到整个体系污染程度的综合评价,并指出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检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农业用水压力,用处理过的污水灌溉农田在北方缺水地区非常普遍,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粮食生产,而且可以解决污水排放问题,但是长期盲目的污水灌溉会导致土壤污染、土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选取开封市惠济河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取内梅罗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期污灌导致农田土壤受到Pb,Cd,Cr,Cu 4种重金属的污染,Cd污染最为严重;离污水河越近,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环境风险越高;耕作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3.
开封市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及防治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开封市区土壤、农产品、河水、底质及上游排污企业重金属铅、镉的监测,发现土壤中镉有超标现象。分析了其原因及变化趋势,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作物体内分布特征和富集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污水灌溉面积的持续扩大,研究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物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玉米作物污水灌溉实验、采样分析和生态调查,研究了由于污水灌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Pb,Cd,Cr,Cu)在玉米体内分布特征和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证明,重金属Pb,Cr和Cu主要富集在玉米根部,少量向玉米作物地上部分迁移.玉米籽粒中4种重金属(Pb,Cd,Cr,Cu)的含量均在粮食及其制品中重金属元素限量之内,说明玉米籽粒基本没有受到污染,粮食生产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5.
浅谈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重金属污染的消除往往更为困难,对人体引起的影响和危害也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提醒人们注意:环境中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重金属,如Hg、Cd、Zn、Cu、Cr、Pb等,不仅有毒而且也能致癌,一旦进入体内则很难自然降解,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为查明海州湾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在12个点位采集了4批水样,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镉、铜、铅、锌含量,详细分析海州湾海域水体中重金属的分布与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海州湾海域水体已经受到了轻度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物在空间上分布特征表现各异,铅在靠近河口处含量明显偏高,镉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清楚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以深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作为参比值,对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探讨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Cu、Pb、Zn、Cr、As,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As、Pb、Cu、Cr、Zn,其中Hg和Cd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87.95%,仅Hg元素的贡献率就达到61.96%; 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级别为强和很强的土壤面积占13.75%,主要分布在莱州—招远—烟台和牟平—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这种空间分布与目前金矿开采、选冶和人类生产生活布局一致; 此外,局部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已迁移到小麦体内,部分小麦样品中Cd、Cr、Pb、Zn含量超临界值,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气污染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性,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捕捉非线性变化独特的优越性,将RBF网络应用于实测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报。  相似文献   

19.
工业污染中,重金属污染物因滞留时间长、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因此,为了对重金属污染范围、深度及扩散情况进行检测,探究重金属对土壤激发极化性质的影响,需要分别对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溶液进行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对室内试验与原位测量的数据对比,采用了数据稳定的原位污染试验;其次,选择不同浓度的硝酸镉和硝酸铅溶液进行原位污染试验,对重金属镉和铅的污染土壤进行电性测试;最后,观测其电阻率、极化率,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硝酸镉与硝酸铅溶液均使得土壤电阻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且使得土壤极化率提高;高浓度污染场地的极化率衰减速率普遍高于低浓度;衰减完成后,高浓度镉溶液仍保持较高极化率,低浓度镉溶液与铅溶液趋近无污染情况。综上可知,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情况,不仅可以通过电阻率检测,也可以通过极化率进行检测,激发极化性质在实际的重金属污染检测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