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濮城油田沙二上4-7文35块油藏是典型的低阻油藏。通过该低阻油藏的发现,探讨其形成机理,应用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方程量化低阻油层的划分界限和划分标准,在文35块低阻油层评价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低阻油层测井识别及饱和度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吸取和继承前人对低阻油层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低阻油层含油饱和度的测井评价研究。主要通过对比分析阿尔奇模型和Waxman-Smits模型的适用条件,建立了以束缚水饱和度、阳离子交换量等参数为核心的低阻油层含油饱和度测井定量解释模型,以获得较准确的低阻油藏的重要储层参数,该评价方法在储量计算和油藏开发生产中获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琴  章凤奇 《河南石油》2004,18(2):11-13
孤东油田馆陶组下段是物性总体较好的河流相储层,电阻率显示比馆上段低很多,长期以来认为储层含油性较差。经过重新解释和试采发现部分储层井段为高产低阻油层。通过对研究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认为造成孤东油田馆下段油层低阻的原因主要有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构造幅度小、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高等。根据低阻油层的低阻成因和油层地质特征,把低阻油层分为低渗型、高渗型、薄层型三类,并分析了造成这三类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本项研究对孤东油田低阻油层的解释提供了基础,为老区寻找储量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吉林油田开展了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及其测井解释方法的技术攻关,经勘探实践发现,松辽盆地南部较普遍发育有低阻油气层。据29个油气田统计,具有低阻油层特征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1.7×108t,约占目前吉林油田总储量的20%左右。在总结大量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岩石物理成因研究与低幅度—低阻油藏的分布规律,认为在生油坳陷及其区域构造背景条件下,老油田主力油藏之上的披覆圈闭与之下层位的低幅度构造、油气运移路径上的低幅度圈闭及局部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地区发育有规模的低阻油藏。同时,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勘探潜力,并提出红岗阶地、扶新隆起及其华字井阶地仍是低阻油层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5.
通常各沉积盆地低阻油层的形成都有必然的规律,而断块油藏低阻油层破坏了这种规律,使得解释评价难度加大。文章利用大量的岩电分析资料,同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和自然伽马能谱资料,针对断块油藏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形成河南油田断块油藏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是岩石的矿物成分中长石含量高,并进行了含油饱和度校正方法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车2井区齐古组油藏,储层粘土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具有强水敏低电阻出油的物点,分析了低阻出油的原因,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引入了变地层水电阻率,油层识别图版引入了Rw/Rt参数,解决了“低阻油层”识别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孤东油田馆陶组下段是物性总体较好的河流相储层,电阻率显示比馆上段低很多,长期以来认为储层含油性较差。经过重新解释和试采发现部分储层井段为高产低阻油层。通过对研究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认为造成孤东油田馆下段油层低阻的原因主要有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构造幅度小、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高等。根据低阻油层的低阻成因和油层地质特征,把低阻油层分为低渗型、高渗型、薄层型三类,并分析了造成这三类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本项研究对孤东油田低阻油层的解释提供了基础,为老区寻找储量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内低阻油层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讨论低阻油层形成机理的前提下,针对众多的低阻油层测井解释理论和模型,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几种解释方法。通过机理分析认为,由于三水导电模型考虑因素多,更符合低阻油层特点,适用范围广,可能成为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MQ油田阜三段低电阻油层的判别和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立德  柳春松 《海洋石油》2004,24(2):84-87,112
低电阻油层在认识和开发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分析低电阻油层形成的原因 ,研究识别低电阻油层的方法及应用新技术对测井资料进行处理提高对低阻油层的解释精度。采用试油法、含油产状法综合确定阜三段的油水层解释图版。根据对低阻油层的认识 ,对MQ油田的滚动看法和油藏认识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使该油田成为新增储量和新建产能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以岩石物理分析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影响低阻油层电阻率降低的几项岩石成因的综合指标;系统探讨了低阻油层岩石导电机理;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了低阻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定量求取储层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综合利用岩心物理实验、地质综合录井、试油资料与多井测井资料相结合,分析了低电阻储层所处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把定性测井解释和定量测井解释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了一套解释低电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方法。通过对江汉多个地区进行低阻油层复查,加深了对低阻储层的地质认识,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