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赵波  赵学良 《机械制造》1992,30(5):23-24
难切削材料的大直径长深孔精密加工,目前国内常用珩磨工艺达到其质量要求,所带来的问题是工艺流程长、生产效率低。利用镗铰加工方法达到珩磨的效果(Ra0.4以下),迄今在国内尚未见到。生产实践巾,我们采用新设计的 BTA 陶瓷刚性镗铰刀,加工直径为Φ80~Φ150mm、长度1050~3000mm 的 PCrNiMo系、27SiMn、35CrMnSi 等高强度超高强度调质钢获得良好效果。加工质量均可满足图纸要求,不仅提高了精密大深孔的加工效率,而且也开创了一种可靠与可行的新的加工方法,同时为陶瓷材料在深孔加工领域的应用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承接外协任务中,就碰到需要加工高精度偏心深孔问题。经过实践,采用常规方法,成功地加工出了合格的零件。一、零件结构及技术要求图1是被加工零件简图。零件材料为40Cr调质,需要加工(?)16.6_0~(0.025)mm偏心孔,孔深463mm,表面粗糙度R_a0.8μm。孔轴心线对零件中心线平行度0.03mm,中心距38.83_0~(0.05)mm。因此,精密深孔的加工与保证偏心距的尺寸、形位公差就构成了此种零件特殊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微深孔激光加工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副接触零件表面制造大量的微深孔,微深孔可以吸附与存储润滑油。主要阐述了激光加工过程中影响微深孔加工的因素。应用HGL-LCY300激光加工设备在滚轮表面打出了直径为Φ0.1 mm~Φ0.2 mm、孔深为1 mm左右的众多排列有序的微深孔。通过滚轮磨损实验初步表明:高副接触零件表面的微深孔能提升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4.
某工程机械上轴座工件如图1所示,该工件上的Φ60mm孔具有精度要求较高、深度较深、直径较大的特点,以往此类孔的加工工艺是采用先粗镗孔,然后再铰孔或珩磨孔的方式。而采用铰孔或珩磨孔工艺加工此类高精度深孔尚有弊端,一是加工效率较低;二是需要专用刀具,刀具采购周期长,加工成本较高,仅适用于批量生产。由于该工件属于单件试验机型,为解决此类高精度深孔加工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整体式浮动镗刀,采用该刀具并配以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加工该工件深孔,可获得很高的加工精度,且刀具的应用范围广,加工尺寸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5.
禹永泰 《机械制造》1994,32(7):25-25
深孔加工在专业化生产厂大多采用专用深孔加工机床来完成。对于一般工厂来说,若遇到一定批量需要深孔加工的零件时,会因没有这种专用设备而无法加工。下面就介绍我厂在C620-1普通车床上加工孔径为φ12.5mm深度为540mm的深孔的方法,以及为了达到深孔加工的要求对C620—1车床进行改装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Φ1400mm辊压机(GYJ-01b)是目前我国水泥机械同类产品中较为先进的设备,其结构见图1。该产品结构新颖,精度要求高,生产工艺过程较复杂,我们在加工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切合我厂实际的加工方法。下面就其中主要工艺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宏程序可用于加工各种角度的锥孔,且无论是通孔或盲孔,都一样能实现自如。以附图所示的39°锥孔面加工为例。1.加工思路采用Φ5mm过中心立铣刀,在Φ5.5mm中心先铣底孔(直径小于5.5mm),  相似文献   

8.
我厂加工的铝合金电信轮,其内孔Φ10H8,R_a0.8,径深比为1/15,采用普通铰刀很难达到要求。为此,我们改制了一种铰刀,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刀具特点 (1)刀具采用标准Φ10mm×150mm六刃高速钢铰刀改制。用砂轮割断原有柄部,利用Φ5mm低碳  相似文献   

9.
二级行星架后箱体和后盖上同轴要求的5个Φ300R6行星孔在Φ1634mm分度圆周上的位置度要求小于Φ0.05mm。阐述了加工制造过程中对每一工步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各形位公差满足图纸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尹冬梅 《工具技术》1993,27(6):13-15
本文介绍用国产 BTA 深孔钻头在进口奥氏体不锈钢上加工深孔的情况。文章以直径25.65mm 的钻头在不锈钢管板上加工直径25.7_(-0.10)~(+0.05)mm 的孔为例,分析了加工中出现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还介绍了刀具几何参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φ1.2mm小深孔加工,进行工艺设计、加工精度分析、加工特点说明,确定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加工方法,满足了零件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此工艺对导电材料的深孔加工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单刃枪钻     
单刃枪钻(下称枪钻)用于加工直径Φ1~35mm、长径比达100~250倍的深孔,是目前加工Φl~6mm小直径深孔的唯一方法。加工孔的精度可稳定在IT 8~10级,个别的可达IT6~7级;表面粗糙度可稳定在Ra12.5~3.2μm(▽3~▽5),个别的可达Ra0.8~0.4μm(▽7~▽8),孔的直线度可达0.05mm/m。枪钻的应用范围很广,除适用于加工普通钢料与铸件外,还能加工软金属、合金钢、不锈钢和耐热钢等。  相似文献   

13.
一套高效、简易、实用的线切割夹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产品中有一工件,需要线切割机床加工圆环上六条等分的宽0.16mm、深60mm的窄槽,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图1为射流喷嘴,其锥孔的小端直径为3mm,大端自径为15mm,长度150mm,表面粗糙度R_a1.6,工件材料为高拉力黄铜。此件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采用通常的车削加工是很难完成的。为此,我们将Φ15mm普通钻头磨成锥形,小端Φ3.5mm,然后在工具磨床上磨出刃带和后角。用此钻头分级钻孔,钻深148mm,保证孔壁粗糙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喷油嘴微喷孔加工的要求,分析与研究可加工偏心孔的高精度六轴电火花微喷孔加工设备,设计开发了机床的控制系统,解决了此类产品常规机床无法加工的难点。加工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加工效果好,加工精度和稳定性高,可在Φ0.12 0.22mm喷油嘴上自动加工511孔数的偏心孔。微喷孔直径小于Φ0.2mm,单孔加工精度误差达到2 m,喷孔孔壁内表面粗糙度Ra小于0.6μm,完全可以满足国Ⅲ(欧Ⅲ)以上排放标准的喷油嘴微喷孔自动多孔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对深孔加工需求越来越多,深孔加工在难加工材料上的需求与精度要求大幅提高,现有研究难以满足加工精度与加工工艺评价需求.本文提出基于CAE仿真的深孔加工工艺优化方法,建立累积偏移量积分模型作为直线度评定仿真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φ38.1 mm、深1 050 mm的枪钻加工为例,建立钻削计算模型,得到钻削参数和刀具参数对钻削力、钻削温度的影响规律,进一步通过累积偏移量积分模型,得到不同钻削方案下的直线度.通过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较优的加工工艺参数:转速720 r/min、进给量0.03 mm/r、分三段钻削、4个支撑环均布、外角27°、内角20°.文中的研究工作为深孔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方法,对提高深孔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图 1所示是典型的弱刚度件 ,材料为Q2 35 A ,内孔直径约为Φ30 0mm ,公差为 0 .1 3mm ,长度近5 0 0mm ,而筒壁仅 1 .5mm厚 ,圆柱度公差 0 .0 5mm ,要求壁厚均匀 ,且还要在薄壁筒体外壁上开出沿轴向深为 0 .5± 0 .1mm的数十条V型槽。图 1 某薄壁工件简图由于该零件的刚度差 ,加工中存在表面粗糙度差、圆柱度超差以及很难保证刻槽时分度和控制槽深一致等问题。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后发现 :1 .引起加工表面粗糙度差的原因主要是刀具参数或切削用量选择不当 ,产生排屑困难。2 .引起圆柱度超差的原因 :首先是夹紧方式 ,当采用径向力夹…  相似文献   

18.
在电火花加工大型冰箱、空调等产品模具的特长锥孔时 ,放电产生的电蚀产物容易堆积 ,通常称这些堆积物为积炭 ,这将使得加工周期延长 ,表面粗糙度变差 ,加工质量达不到产品图纸要求。如在 BCD- 1 90电冰箱下隔板用的模具上有 5个深度为 1 1 0 mm,锥度为1∶ 5的孔需要用电火花成型加工 ;在 BCD- 2 30冰箱果菜托盘的注塑模定模上也有 2个深度为 1 2 0 mm,锥度为 1∶ 5的孔需要加工。采用外部冲液进行电火花加工孔深为 1 1 0 mm,锥度为 1∶ 5的孔时 (见图 1 ) ,当加工至 60 mm深时 ,开始出现排屑不畅和积炭 ,使电蚀速度大为减慢 ,平均每孔需…  相似文献   

19.
<正>垃圾压实机侧板上需要加工1个Φ180mm通孔及2个Φ150mm通孔,如图1所示。由于这3个通孔的孔距较大,且有精度要求,因此比较适宜在卧式镗床上进行加工。但是Φ180mm通孔中有2道油封槽(图1中A-A剖视图),在镗床上加工有一定难度,操作工往往束手无策。本文以该侧板为例,介绍在卧式镗床上加工该侧板油封槽的3种方法,并提出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小直径深孔冷板流道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深孔冷板的散热效率和使用寿命.文中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深孔流道的枪钻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刀具转速、进给量及冷却液流量对深孔流道中心线偏差的影响规律,优化了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小直径深孔冷板流道中心线偏斜≤0.9 mm/m,可满足深孔冷板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