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泥》2003,(8):60-62
粉磨作业是水泥生产的主要环节之一,辊压机及挤压粉磨技术、立磨技术、高细高产筛分磨技术、高效选粉机技术等,是近年来水泥厂较实用的先进粉磨工艺和装备。根据本厂实际情况,处理好以下平衡关系:预粉碎系统与球磨机系统粉磨能力的平衡;粉磨能力与选粉能力的平衡;粉磨能力、选粉能力与烘干能力的平衡,就能发挥出先进粉磨工艺和装备所具有的效益和作用。1辊压机及挤压粉磨技术1.1工作原理辊压机及挤压粉磨技术利用现代料床粉碎原理,将喂入辊压机两辊间的物料,在高强度压应力的作用下,使其变成密实、扁平、充满裂纹的料饼,这些料饼中含有大量…  相似文献   

2.
国投海南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粉磨采用了辊压机预粉磨系统。生产中,当辊压机系统的设备状况或物料状况较差时,其预粉磨状况较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辊压机辊面磨损大;以及因入辊压机物料粒度分布不均引起的“冲料”及由喂料及辊压力不稳引起的主电机功率波动大等。针对这些问题,经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得以解决。目前辊压机系统运转平稳,预粉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辊压机工作过程中.两磨辊间的物料层受到磨辊的极高压力(一般高达50~300MPa)的作用,料层颗粒之间相互挤压而被粉碎,粉碎的粒度合理,颗粒结构微裂纹多.从改善易磨性和人磨粒度两方面都有利于粉磨作业,因此能量利用更充分,效益指标更先进。  相似文献   

4.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粉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粉磨物料的特性、产品的要求出发,结合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装备对干法水泥生产的主要粉磨设备及系统进行分析评述,提出各粉磨作业比较适宜的粉磨系统;生料粉磨应尽量采用辊磨系统;水泥粉磨以带辊压机或预粉磨的联合粉磨系统为优选方案;煤粉制备采用辊磨煤磨和带高效选粉机的风扫磨系统均可作为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5.
启新水泥厂2 000t/d生产线的生料系统,采用辊压机与球磨机组合的半终粉磨工艺流程,这在辊压机参与粉磨的流程中是较先进的。半终粉磨是从预粉磨和联合粉磨发展而来的,是辊压机终粉磨的过渡型,其特点是:物料首先进辊压机,出辊压机的料饼由打碎机打散,然后进入高效选粉机将成品选  相似文献   

6.
联合粉磨系统生产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洲  汪斌  柯俊权 《水泥》2000,(6):15-19
0引言挤压粉磨系统可由辊压机与选粉机组成终粉磨系统,也可由辊压机、球磨机与选粉机组成不同流程的粉磨系统,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是辊压机、球磨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该系统可以以粉磨设备为主体划分为辊压机粉磨系统和球磨机粉磨系统两大部分。因此,本文也就按两个系统分别讨论其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问题。1辊压机粉碎系统的生产能力通常挤压粉磨系统用于生产有以下5种情况,见图1。图1挤压粉磨系统示意图图中:GR———辊压机粉碎系统的喂料量(生产能力),t/h;G'R———辊压机粉碎系统的产品产量,G'R=GR,t/h;Gm—…  相似文献   

7.
采用同一种熟料,通过辊压机终粉磨、辊压机-球磨机联合粉磨和单独球磨三种粉磨方式,研究了水泥颗粒特性,探讨了颗粒特性对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具体影响。试验发现,辊压机终粉磨水泥存在一定的颗粒缺陷,致使水泥的需水性增大和早期水化不良;球磨机粉磨水泥颗粒性能和早强发挥均较优,但其粉磨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明显;联合粉磨工艺粉磨效率高,水泥颗粒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5年辊压机首先应用于水泥工业以来,因其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辊压机粉磨技术及其系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与完善,在水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辊压机的粉碎机理是物料在高压条件下,物料颗粒间相互挤压,使颗粒内部产生足够大的内应力而迫  相似文献   

9.
高长明 《水泥》1991,(6):36-40
一、前言辊压机自1985年首次在水泥厂投入工业生产以来,在增产与节能两方面已获得显著成效。在辊压机混合型粉磨系统中,其单位成品(生料或水泥)的电耗比之传统的球磨系统降低了30%左右,产量提高近40%。如果采用辊压机最终型粉磨系统,简称终粉磨,则其节能效果更益显著,单位成品的电耗可下降近40%,生料的单位电耗一般为15~18千瓦小时/吨,水泥的则为20~25千瓦小时/吨,视物料的易磨性与矿物结构之不同而有所差别。总之,辊压机粉磨系统的节能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相似文献   

10.
1.简介 与普通的闭路粉磨系统相比,辊压后产生的物料往往结成大块以及含有许多粗颗粒,且粉碎后的板结块和单颗粒,因具有很大的密实性和很锐利的边缘,所以有强的腐蚀性。物料一次通过辊压机的电耗在2.5~3.5kWh/t之间。半终粉磨的循环负荷系数在3~5之间,而终粉磨在5~10或更高。对传统分离器而言,除非物料的喂入量少,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实例从粒度大小、粒度分布、物料水分、固有特性、所含异物等方面,分析了物料对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的影响。认为只有适宜的物料特性,才能保证高的粉磨效率和高的运转率。针对各物料特性,从工艺和操作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尚有部分水泥企业应用带有辊压机通过式挤压预粉磨的水泥粉磨系统,由于该系统原配辊压机能力较小且无分级设备配置,入磨物料粒度分布范围较宽,均齐性较差,虽后续管磨机系统增产幅度一般达到20%~60%,平均节电幅度10%~20%,但系统粉磨电耗仍较高.在辊压机预粉磨系统采用机械筛分技术,降低入磨物料粒度,提高均齐性的同时,优化调整磨内研磨体级配及成品选粉机技术参数,最终达到了较理想的增产、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辊压机终粉磨水泥快凝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启元  赵刚  贾波  郭静 《水泥工程》2012,(2):1-5,21
辊压机作为水泥终粉磨设备,生产出来的水泥大多凝结时间过短。由此分析了辊压机内物料粉磨的受力特性,并对比分析了球磨机与辊压机粉碎物料在运动力学与物料性质等方面的区别,得出了辊压机终粉磨水泥凝结时间短的主要原因是水泥中硬度低的石膏没有得到充分的挤压粉碎而未起到应有的缓凝作用;另强度最低的C3A在终粉磨中得到充分粉碎,细粉中C3A含量较高也是原因之一。最后提出了克服辊压机终粉磨水泥急凝的一些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节能和降低成本是生料制备技术发展的原动力。采用“辊压机+静态选粉机”组合方式的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由辊压机来完成对原料的粉碎、挤压和研磨过程,以提高系统产量并降低粉磨能耗;、同时在完全没有动力消耗的静态选粉机中引入窑尾废气作为烘干热源,综合完成对原料的烘干、打散、分级和选粉过程,优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5.
辊压机因能量利用率高、粉磨元件寿命长及灵活性使其能应用于各种系统构造中,尤其是作为“联合粉磨”与球磨机一起用于预粉磨和半终粉磨[1]。就水泥粉磨而言,这些年以联合粉磨系统为主,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尤其是辊压机和球磨组成的双圈流联合粉磨系统,其系统因粉磨效率高、水泥成品温度低占据粉磨系统的主导地位[2]。  相似文献   

16.
物料特性对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的影响(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衡琼枝  李洪  李洪双 《水泥》2011,(4):16-19
结合实例,从粒度大小、粒度分布、物料水分、固有特性和所含异物几方面,分析了物料对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的影响,认为只有适宜的物料特性,才能保证高的粉磨效率和高的运转率,并针对各物料特性,从工艺和操作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3.2 MPS辊磨选型MPS立式辊磨可以粉磨煤、水泥原料、水泥和矿渣等,由于所粉磨物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不同, 所以在选择MPS辊磨时要注意下列情况。3.2.1对物料水分要求一般泥煤、水泥原料、高炉矿渣所含水分比较高,不同磨机允许物料的最高水分见表2。  相似文献   

18.
李洪 《水泥》2015,(5):38
<正>0引言在立磨终粉磨水泥性能还未得到彻底解决之前,辊压机半终粉磨是目前最节能高效的粉磨工艺之一,辊压机大型化和球磨小型化使得该系统节能幅度进一步提高,正因如此,物料在辊压机部分循环次数随之增加,对辊压机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辊压机稳定性除与喂料装置、辊面形式、辊速和物料特性等因素有关外,还与选粉效率存在直接关系,过多的细粉回到辊压机是导致料层不稳的直接原因。因此,如何改进选粉机结构,提高选粉效率是半终粉磨系统能否  相似文献   

19.
筒辊磨是一种新型粉磨设备,兼顾了立磨、辊压磨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其缺陷,大大地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粉磨过程中铁的损耗,在节能和降耗方面有着诱人的前景。筒辊磨的工作原理与其他粉碎机械的工作原理不同,它的新工艺巧妙地结合了球磨和辊压机的基本思路,利用中等压力,使物料一次喂入设备内和实现多次挤压粉磨。1筒辊磨的PLC控制系统磨机是一种大型的价格昂贵的重型机械,体积庞大,工作环境恶劣,其控制系统必须保证设备长期可靠地运行。传统磨机动作简单,大多没有监测装置,设备运行依赖操作人员凭经验手动操作,采用继电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水泥领域应用的生料粉磨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球磨机系统、辊磨系统、辊压机终粉磨系统。上世纪80年代中期问世的辊压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节能粉磨设备,可以单独或与球磨机组成多种系统用于各种物料的粉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