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大康  冯方波 《水泥》2011,(8):9-14
以水泥净浆流动度和胶砂坍落度作为表征参数,使用多种助磨剂和水泥样品进行试验室试验,旨在得到助磨剂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影响的试验室结论。结果表明,多数国外品牌助磨剂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没有不利影响,且可以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国内助磨剂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呈现极大的离散性,少数产品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存在明显的不利影响,占半数左右的产品存在有限不利影响,少数产品在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方面与国外品牌产品接近。试验结果并不支持"使用助磨剂会损害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推测。正确选择、使用助磨剂,至少不会损害,甚至可以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赵明  张雄  张永娟 《水泥》2013,(11):1-5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的助磨剂组分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助磨剂会改变水泥的吸附性能、颗粒大小、水化速度等,从而影响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明显提高标准稠度用水量或促进早期水化的助磨剂组分(如丙三醇、三乙醇胺)容易引起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不良;明显降低标准稠度用水量或延缓早期水化的助磨剂组分(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可以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憎水性的硅油使水泥浆体严重泌水;其他大多数助磨剂组分对标准稠度用水量、水化速度等影响较小(如乙二醇、二乙醇胺、糖蜜、木钙、木钠),基本上不会影响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此外,有些助磨剂组分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因减水剂不同而有所差别,如二甘醇、三异丙醇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对水泥助磨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以及助磨剂水泥水化反应历程的干扰两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在助磨剂、减水剂、水泥三元水化系统中,助磨剂对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作用,开发对水泥水化反应干扰小的功能改善型助磨剂与把助磨剂与减水剂功能结合实现合二为一,对解决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问题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4.
张大康  冯方波 《水泥》2011,(9):17-20
对3个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厂的助磨剂大磨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水泥净浆流动度和混凝土坍落度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助磨剂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以期得到与工程应用接近的结论。结果表明,如果没有经过针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特别设计,一般助磨剂将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产生不利影响。在助磨剂中加入小分子分散剂可以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改善的幅度可达0min水泥净浆流动度增加30~35mm,60min水泥净浆流动度增加50~56mm,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减少约20mm。  相似文献   

5.
以水泥净浆流动度为评价指标,试验研究了多种常用缓凝剂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缓凝剂都能不同程度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其中白糖和"六偏磷酸钠+葡萄糖酸钠(1∶1)"的效果最好。选取几种相容性效果较好的缓凝剂作为助磨剂组分之一配制的复合助磨剂,试验表明,3种复合助磨剂均能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且助磨效果优异,其中0.05%型复合助磨剂还显著提高水泥各龄期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助磨剂的复配对水泥熟料-低掺量混合材体系的增强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以早强效果较好的TEA为主要组分,助磨效果较好的丙三醇或糖蜜为辅助组分,可以配制早强型复合助磨剂。Na SCN不宜与糖蜜或丙三醇复配作早强型助磨剂。以后强效果较好的TIPA为主要组分,助磨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的糖蜜为辅助组分,可配制后强型复合助磨剂。以增强作用较好的DEIPA为主要组分,助磨效果较好的糖蜜或丙三醇为辅助组分,复合后既能提高水泥早期和后期强度,又有较好的助磨效果,可以配制早强兼后强型复合助磨剂。同时研究了复合助磨剂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及调控方法。研究表明,用A3、C3和D3这三种助磨剂粉磨的水泥与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相容性较差,这与它们含有较多的TEA、丙三醇或丙二醇有关,这些组分掺量较高时会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产生不良影响。而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作助磨剂可以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文章最后尝试用三聚磷酸钠改善助磨剂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探索调控助磨剂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单组分助磨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伟  李宪军  何廷树 《水泥》2009,(9):8-11
对2种磷酸盐和4种醇胺类水泥助磨剂进行了助磨效果和对水泥常规物理性能影响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2类水泥助磨剂对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探。试验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中期助磨效果最明显,三乙醇胺和丙三醇中后期助磨效果都比较好,丙三醇总体增强效果较好;磷酸盐类水泥助磨剂对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有所改善,而醇胺类水泥助磨剂对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糖蜜、丙三醇和三乙醇胺(TEA)是最常见有三种助磨剂原料。为了探讨三种原料与水泥的适应性,进行了相容性和强度测试。结果表明:糖蜜与水泥的适应性较好;丙三醇与水泥的适应性较差;而三乙醇胺不利于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但对提高水泥强度较有利。  相似文献   

9.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丁铸  张宁 《水泥技术》1999,(5):13-16
减水剂与水泥之间的相容性是现代混凝土生产与施工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水泥生产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两种高效减水剂对不同企业生产的水泥的相容性,研究了掺不同混合材时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同一种水泥与不同减水剂之间的相容性不一样;同一种减水剂与不同厂家的水泥之间的相容性也不一样;各种混合材对减水剂的适应性也有较大的差距。分析了影响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相容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旭 《水泥工程》2017,30(1):27-32
针对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的生产工艺和原料配比,进行了不同配比生产的水泥与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熟料C_3A含量低于8.0%以下时,其进一步降低对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适应性影响较小;在生产1.0‰掺量的水泥助磨剂时,醇胺类有机物制得的水泥助磨剂,均具有明显的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的作用;工业盐加入助磨剂后对水泥与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的适应性影响不明显;水泥中立磨粉磨的矿粉掺加量为70.0%时水泥与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的适应性急剧变差;掺加石灰石、炉渣、粉煤灰后水泥与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的适应性会随着掺加量的增加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1.
助磨剂组分与水泥超塑化剂适应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常用助磨剂主要组分,分别在粉磨过程中掺入及在水泥成品中外掺两种方式下初步探讨了掺助磨剂的水泥与超塑化剂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粉磨过程中掺入本试验选用的五种助磨剂组分制成的水泥与超塑化剂均存在适应性不良的现象;而在水泥成品中外掺配制的助磨剂则无此现象。通过其它辅助实验及相关文献,初步探讨了助磨剂组分与水泥超塑化剂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现代水泥、混凝土中大量使用化学外加剂,特别是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外加剂,例如:水泥助磨剂、混凝土超塑化剂、引气剂、增稠剂等,大量有机物的加入改变了水泥水化过程、水化动力学、微观结构的发展,传统的水泥混凝土化学不再能很好地解释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为此,提出一个新兴的水泥混凝土化学的补充分支—有机水泥化学,在未来的水泥混凝土研究中该给予更多的重视。以有机化学外加剂—助磨剂为例,说明其对水泥水化动力学、水化产物形态以及水泥浆体的超塑化剂需求量、流变特性、强度发展等宏观性能的影响。水泥中加入微量的助磨剂,不仅改变了水泥颗粒分布,还改变了水化动力学,促进起始离子的溶解和铝酸钙(C3A)和铁铝酸钙(C4AF)的早期水化,明显地提高早期强度和28 d强度。助磨剂吸附在水泥表面改变了水泥的表面性质,其中助磨剂和Ca2+、Fe2+螯合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水泥粉磨作业中使用水泥助磨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通过分析水泥助磨剂的类别、组成和研究应用现状,总结了在助磨剂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助磨剂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类型石膏对矿渣的助磨激发效果及对矿渣水泥与萘系、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适应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矿渣粉磨过程中添加适量的硬石膏、二水石膏,均有助磨激发效果.开始阶段,细度变化明显,比表面积增加较多,用矿渣中SO3百分比衡量,二水石膏的最佳掺量是2.80%,硬石膏的最佳掺量是3.30%.同等掺量下,二水石膏明显优于硬石膏.两种石膏对矿渣水泥抗折强度早期影响大于后期,二水石膏对28 d抗压强度影响优于硬石膏;二水石膏显著改善矿渣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姚丕强 《水泥》2002,(12):8-11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熟料的助磨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水泥熟料与高效减水剂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结果表明,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熟料具有不同程度的助磨作用,作用的大小与减水剂掺量及熟料自身物料特性有关;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熟料之间存在相容性问题,同一种水泥熟料与不同减水剂,同一种减水剂与不同水泥熟料之间的适应性不同。采用内掺高效减水剂的方法既改善了水泥熟料的易磨性,又增强了减水剂与水泥熟料的相容性,减水效果增加,流动度损失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