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对某机场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测试,计算得出了热泵机组和系统的能效比,进而评价了整个空调工程在运行阶段的能效水平.重点介绍了测试台的搭建、低温测试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4.
5.
6.
7.
8.
从学校建筑的建筑特点、功能特性、不同功用建筑使用时间的交错现象以及寒暑假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的学校建筑负荷特性。通过对各冷热源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比较,并结合业主意见确定选择地源热泵系统。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的冷热平衡问题,并对室外地埋管及热泵机房设计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客观条件,从环保、节能、设置位置、水文地质、政策允许等方面阐述了南通火车站的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并从热物性测试、可埋管区域、集管敷设、土壤热平衡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地埋管换热器的系统设计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中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埋管方式、埋管深度、地下埋管系统的环路形式、埋管材料、埋管间距、埋管系统的管径选择及水力和热力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混合土壤热泵包括埋地换热器和冷却塔两部分,埋地换热器用于供热,而冷却塔和埋地换热器共同制冷。从理论上来说,山于冷却塔承担了一部分冷负荷,从而减少了埋地换热器的数量,节省了初投资。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合土壤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然后比较了混合土壤热泵与水源热泵的初投资,并分析了其运行费用,得出当系统容量小丁616kW时,混合土壤热泵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技术优势和环保的角度讨论了混合土壤热泵在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地区的发展优势,展望了混合土壤热泵在该地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运用叠加原理,以钻孔内准三维模型和钻孔外有限长线热源模型为基础,结合济南地区某地源热泵工程,通过地下岩土热物性测试并分析获得济南地区岩土热物性参数,通过DeST能耗模拟软件生成建筑逐时负荷,通过地热之星软件对该工程的地埋管换热器进行换热特性分析,研究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的设计,为地源热泵技术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点,针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出现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岩土体热物性勘察、岩土体热平衡、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加上其他环节的紧密配合,以期为地源热泵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机三用型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结合工程实例,对一机三用型水源热泵系统与风冷式冷水机组 燃气锅炉系统的造价及年运行费进行了比较,前者的经济性较优。 相似文献
16.
严寒地区仅以供热为主的建筑在长期的连续运行或冷热负荷不平衡的条件下,对土壤源热泵(GCHP)机组的运行特性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通过改变和调节不同的运行策略,系统的运行特性会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本文以某办公建筑的土壤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连续2 a供暖季的长期监测,采集系统的运行数据,利用采暖度日数对室外温度进行修正,分析实例建筑中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水温特性、能效指标、室内供暖效果等因素,对比土壤源热泵系统在不同运行策略下的运行特性,探究系统不同年份不同运行策略的优劣,使其高效节能;并利用熵权法和遗传算法,计算影响系统运行特性因素的指标权重,从而寻求土壤源热泵系统最优的运行策略.结果表明,通过实测得出采用单台机组以不同负载率运行时,热泵机组COP平均提高1.15,系统EER平均提高0.46,主机耗电量降低8.3%,系统耗电量降低10.8%,节能效果均提升20%左右;遗传算法求解最优运行策略各参数值,3月运行效果最优,地源侧循环水流量为21.99 m3/h,用户侧循环水流量为79 m3/h,地源侧进水温度为5.78℃,用户侧出水温度为34.49℃.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土壤源热泵"热堆积"问题的机理,将解决"热堆积"问题的策略总结为三种.第一种是根据实际工况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包括基于温度的控制策略、 运行时间控制策略.第二种是从地源侧系统的角度优化孔井参数、 提高回填材料热物性.第三种是构建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增加辅助散热系统.同时分析比较了不同策略的优劣势、 使用条件,为工程上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具有低能耗、环保等特点。本文以贵州某办公大楼项目空调系统为污水源热泵系统为主系统,燃气锅炉、冷却塔系统为备用系统。结合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测及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日累计负荷是分析土壤源热泵系统土壤侧温度日变化的重要依据。基于冬季工况实测数据分析了上海地区某土壤源热泵系统办公楼热负荷特性。使用SPSS软件,对实测日累计热负荷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得到了该建筑日累计热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空调运行时间和室外平均干球温度,并得到线性回归方程,最后对该方程进行了验证。发现该回归方程模型在一定精度上可以较好地计算和预测上海办公建筑日累计热负荷,这可以为土壤源系统土壤温度日变化分析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