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地西泮对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 大鼠(7 ~ 10 d) 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地西泮对钠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在钳制电压(Vh) -80 mV, 刺激电压(Vt) 0 mV 条件下,0.3 μmol·L-1 地西泮使钠电流峰值降低14.76 %(P <0.01), 其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r =0.99,P <0.01), IC50为6.06 μmol·L-1;钳制电位不同, 抑制作用也不同(P <0.05), Vh -60 mV时的IC50 为4.60 μmol·L-1。3.0 μmol·L-1的地西泮使电流-电压曲线峰值平均降低48.94 %, 峰值向去极化方向移动约10 mV; 对激活曲线无明显的影响(P >0.05), 用药前、后50 %的通道激活时的去极化电压(V1/2)分别为:-24.64 mV、-23.75 mV; 3.0 μmol·L-1的地西泮使稳态失活曲线产生明显的超极化方向移动(20.12 mV, P <0.01), 用药前、后50 %的通道灭活时的条件脉冲电压(V1/2) 分别为:-64.13 mV、-84.25 mV。结论 地西泮对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浓度及电压依赖性;其抑制作用主要与优先结合钠通道的失活状态而影响钠通道的失活有关。提示交感神经节参与介导地西泮的循环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咪达唑仑对交感神经元电压门控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探讨临床浓度咪达唑仑对钾电流的作用是否与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有关。方法: 用酶消化法获得急性分离的SD 大鼠(7 ~ 10 d) 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 应用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的咪达唑仑对电压门控钾电流的影响。结果: 在钳制电位(Vh)-80 mV, 刺激电压(Vt)-100 mV ~ 30 mV, 时程160 ms 条件下, 不同浓度的咪达唑仑对电压门控钾电流均有抑制作用, 且呈浓度依赖性。临床相关浓度的咪达唑仑(0.3 μmol·L-1) 使钾通道电流峰值下降3.89 %(P =0.88) 。50 %钾通道电流峰值受抑制时的咪达唑仑浓度(IC50) 约为70.06 μmol·L-1结论: 咪达唑仑对交感神经元电压门控钾电流具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但临床浓度咪达唑仑对钾电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五味子甲素(SchA)是否影响CYP3A底物-咪达唑仑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方法: 不同剂量的五味子甲素或酮康唑75 mg/kg连续灌胃 3 d,采用单次十二指肠给药及腹股沟动脉插管,以CYP3A抑制剂(酮康唑)作为阳性对照,研究咪达唑仑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咪达唑仑及其代谢物的浓度。结果: 口服不同药物后咪达唑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0-t) (mg·L-1·h)分别为:(1.08±0.29) (阴性对照)、(1.58±0.58) (SchA 8 mg/kg)、(2.02±1.29)(SchA 16 mg/kg)、(2.22±1.25) (SchA 32 mg/kg)、(3.34±2.25)(酮康唑 75 mg/kg);Cmax (mg/L)分别为:(1.6±0.6) (阴性对照)、(1.8±0.8) (SchA 8 mg/kg)、(2.2±1.2 )(SchA 16 mg/kg)、(2.2±0.7) (SchA 32 mg/kg)、(2.9±1.1) (酮康唑 75 mg/kg)。1′-羟基咪达唑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 AUC(0-t) (mg·L-1·h)分别为:(0.61±0.17)(阴性对照)、(0.40±0.15) (SchA 8 mg/kg)、(0.39±0.20)(SchA 16 mg/kg)、(0.40±0.14) (SchA 32 mg/kg)、(0.35±0.09 )(酮康唑 75mg/kg);Cmax (mg/L)分别为:(0.54±0.13) (阴性对照)、(0.42±0.15)(SchA 8 mg/kg)、(0.39±0.16)(SchA 16 mg/kg)、(0.36±0.16)(SchA 32 mg/kg)、(0.35±0.12) (酮康唑 75 mg/kg)。结论: 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可以显著抑制咪达唑仑的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对交感神经元全细胞钠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其循环抑制机制。方法 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8~12d)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咪唑安定对钠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在钳制电压-80mV,刺激电压0mV条件下,临床相关浓度的咪唑安定(0.3μmol·L-1)使钠通道电流峰值降低19.98%(P<0.05),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50%的钠通道电流峰值受抑制时的咪唑安定浓度(IC50)约为18.35μmol·L-1;3μmol·L-1的咪唑安定使钠电流稳态失活曲线产生明显的超极化方向移动(7.75mV,P<0.05),用药前、后50%的通道灭活时的条件脉冲电压(V1/2)分别为:-40.39mV、-48.14mV;3μmol·L-1的咪唑安定对钠电流的激活曲线几乎无影响。结论 临床相关浓度的咪唑安定对交感神经节全细胞钠通道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主要与钠通道的失活有关。提示咪唑安定的循环抑制作用可能与其直接抑制交感神经有关。  相似文献   

5.
王鹏宇  李宝钏  黄华君  蔡建明 《金属学报》2013,18(10):1164-1168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自控芬太尼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液中的效果。方法:1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七氟烷麻醉维持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O组加入 16 mg 恩丹司琼,M组加入 5 mg 咪达唑仑,OM组加入 16 mg 恩丹司琼及 5 mg 咪达唑仑,D组加入 200 μg 右美托咪定,OD组加入 16 mg 恩丹司琼及 200 μg 右美托咪定。PCA按 20 μg/mL 芬太尼计算共计 60 mL,背景输注 1 mL/h,bolus 0.5 mL,锁定时间 15 min。记录麻醉后恢复室(PACU)、术后 6 h 及 24 h 的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镇静评分、VAS评分、芬太尼使用量及PCA有效按压次数、止吐及镇痛补救措施人数。结果:O组术后3个时间段PONV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4组,但术后 6 h 及 24 h 时点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D组及OD组术后3个时间段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O组补救止吐药使用30人次(100%),明显多于其他4组(P<0.05),D组及OD组补救止吐药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其他3组(P<0.05)。5组患者术后3个时间段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及OD组术后6、24 h 的芬太尼PCA使用量及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M组、OM组及O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加入芬太尼PCA镇痛液中,止吐效果优于恩丹司琼,但两药均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痛、镇吐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TTX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取出生后7d的雄性SD大鼠,击昏后断头取脊髓腰膨大部位,分离背角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模式记录钠电流。距离神经细胞100μm施加0.3~30 μmol/L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应用-10mV(持续30ms)刺激电压诱发钠电流,求出异丙酚对钠电流的半效抑制浓度(IC50)。观察异丙酚对钠通道失活效应的影响时,应用从-80mV至-20mV的预刺激电压(阶差为10mV,持续30ms),再应用0mV刺激电压(持续30ms)诱发钠电流产生,向神经细胞施加IC50水平的异丙酚。观察异丙酚对钠通道去失活效应的影响时,应用-10mV的预刺激电压(持续30ms),再给予-10mV、持续30ms的刺激电压诱发钠电流产生,两刺激电压的间隔时间为2~24ms。结果: 异丙酚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TX敏感型钠电流,其IC50为(5.35±0.25) μmol/L。钠通道失活实验中,预刺激电压在-60mV到-40mV范围内,IC50水平的异丙酚可显著抑制由刺激电压(0mV)诱发的钠电流(P<0.05)。钠通道去失活实验中,两刺激的间隔时间在2~6ms之间时,IC50水平的异丙酚可显著性抑制由刺激电压(-10mV)诱发的钠电流(P<0.01,P<0.05)。结论: 异丙酚可抑制大鼠脊髓背角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电流,这一作用与促进钠通道的失活和抑制钠通道的去失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徐晖  金孝岠  郭锡恩 《金属学报》2005,10(10):1166-1170
目的: 采用权重配方法分析咪唑安定(Mid)、芬太尼(Fen)和异丙酚(Pro)联合诱导时在镇静、催眼上相互作用的性质,方法:60例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I-II级的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根据权重配方法设计,均匀分配至6个不同剂量水平不同的用药组(配伍组1 ~6),麻醉诱导为依次注入Mid(15 s),Fen(15 s),Pro(30 s)和罗库溴铵0.6mg·kg-1。Pro注入后3 min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异丙酚注入后1、2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7min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结果: 配伍组1的诱导期BIS变化值较为理想。结论: Mid、Fen和 Pro 在镇静催眠上呈相加作用,理想的诱导剂量为Mid 0.02 mg·kg-1、 Fen 0.0025 mg·kg-1、Pro 0.8 mg·kg-1。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氯胺酮诱导的 c-fos 基因在大鼠大脑后扣带回皮质区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异丙酚预防或减轻氯胺酮所致精神症状及神经损害的机制。方法: 雄性 Wistar 大鼠 30 只, 随机分为生理盐水 5 ml 组、氯胺酮 100 mg°kg-1组、异丙酚 100 mg°kg-1组、异 丙 酚 50 mg°kg-1+氯 胺 酮 100 mg°kg-1组、异 丙 酚 100 mg°kg-1+氯 胺 酮 mg°kg-1 组。异丙酚与氯胺酮用药间隔 15 min。所用药物用生理盐水配至 5 ml 经腹腔注射。各组动物于用药后 2 h, 断头处死, 分离脑组织, 用半定量RT-PCR 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 c-fosmRNA与 c-fos 蛋白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表达的变化。结果: 氯胺酮可明显诱导 c-fos mRNA 与 c-fos蛋白在大鼠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异丙酚自身不能诱导 c-fos mRNA 和 c-fos 蛋白的表达;预先给予异丙酚可显著抑制氯胺酮诱导的 c-fos mRNA 和 c-fos蛋白在这一区域的表达, 且抑制效应成剂量依赖性。结论: 异丙酚可抑制氯胺酮诱导的 c-fos mRNA 与 c-fos蛋白在大脑后扣带回皮质区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预防或减轻氯胺酮所致精神症状和神经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NO 供体硝普钠(SNP) 对视上核(SON) 神经元的影响, 以了解NO 对SON 细胞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成年大鼠下丘脑切片SON神经元进行细胞内生物电记录, 测定细胞电生理参数。结果 在11 个安静的细胞灌流给药SNP(1 m mol·L-1) 3 ~ 5 min, 使55 %的细胞发生去极化(P <0.05), 伴有膜电阻和时间常数减小, 而使45 %的细胞超极化(P <0.05) 。SNP 使73 %细胞的诱发动作电位的幅度和超射值减小、半幅时程增大(P <0.05), 并伴放电频率降低、电流_电压曲线斜率减小、AHP幅度增大(P <0.05);但在6 个有自发性放电的细胞, SNP使67 %细胞的自发性放电频率升高(P <0.05)。结论 SNP 能细胞类型和功能状态依赖性地对SON 神经元产生兴奋性或抑制性影响, 提示NO 对SON 细胞活动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米帕明(Imi) 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血和谷氨酸(Glu) 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 15~ 18 d 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 用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 合并培养基缺糖模拟细胞缺血性损伤;加入Glu 模拟兴奋毒性损伤, 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变化, 观察缺血和Glu 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及 Imi 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及 Glu 引起神经细胞明显损伤性变化, 死亡率升高, 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含量升高, 细胞匀浆中丙二醛生成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减少。Imi 10-8 ~ 10-6 mol·L-1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 :Imi 对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钙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对大鼠不同脑区突触体 Na+, K+-AT P 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0 只, 分别 ip 生理盐水 10ml/kg(对照组), 异丙酚 100mg/kg 或氯胺 酮 100 mg/kg。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脑皮层 、海马和脑干突触体 Na+, K+-ATP 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异丙酚明显抑制大脑皮层 、 海马和脑干突触体 Na+, K+-ATP 酶活性 (P<0.01), 氯胺酮明显降低大脑皮层和脑干突触体 Na+, K+-ATP 酶活性(P<0.01), 但对海 马突触体 Na+, K+-ATP 酶活性无明显影响(P<0.01)。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的全身麻醉作 用可能与其抑制脑突触体 Na+, K+-ATP 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羟丁酸钠(SO) 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与GABAA 受体的关系。 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观察细胞的形态学, 测定其LDH 漏出率、MDA 含量、SOD、GPx 活力。 结果 缺氧复氧可引起神经元损伤, LDH 漏出率增加,MDA 含量升高(P <0.01), SOD、GPx 活力降低(P <0.01)。SO 能显著减少损伤神经元的LDH 漏出率及MDA 的生成(P <0.01), 升高SOD、GPx (P <0.01) 的活力, 这种作用可被GABAA 受体阻断剂seurinine 减弱(P <0.01)。 结论 SO 对缺氧复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动GABAA 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