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智能小区门禁系统,旨在通过计算机集中管理小区内的各个门禁控制器,监控小区内各个单元的门锁开关情况。定时汇总小区居民出入情况,及时处理各种门锁报警信息。设计采用专用的无线传输模块作为门禁控制器与计算机的通信工具。完成了读卡模块设计,阐述了系统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2.
从学生宿舍的财产安全和人员安全管理的角度考虑,开发一款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的门禁管理系统.本设计以Arduino单片机为开发平台,射频模块读取IC卡信息,识别后通过Arduino平台控制安装在门锁上的舵机打开门锁,并通过LCD显示模块显示门禁系统的各个状态信息.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能识别有权限的IC卡,在刷卡时可以开启门锁的功能,操作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基于NFC手机和JAVA SWP卡片如何实现门禁权限线上授权的方法,以解决目前现有的门禁系统中门禁权限管理存在不完善、授权方式不灵活等问题。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完成门禁权限申请,管理员通过线上系统进行门禁权限的审批,不仅减少线下授权的场所、设备、人员投入,也免去用户携带门禁卡等不便。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门禁系统功能单一、效率低下、布线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ARM的无线门禁控制系统。选择高性能的32位ARM器件LM3S6918作为门禁系统的主控制器,采用非接触式IC智能射频卡Mifare实现用户身份认证,选用GPRS模块MD600ADTU实现门禁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实验证明,系统具有功能多样化、处理效率高、布线简单的优点,可以满足现代化门禁系统的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西安航空学院实验室管理的缺点,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智能门禁系统。该系统分为下位机门控装置系统和上位机系统平台管理,下位机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利用RFID技术、无线WiFi技术和电磁锁模块,实现了用户识别、信息传输和门锁控制;上位机以Java Web技术为前端,Tomcat为服务器,MySQL为数据库,实现了管理员添加、查看用户信息,设置IC卡有效时间等,最终实现了实验室门禁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性能优异,不仅能够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成本低廉等优点,该系统在智能实验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设计开发的基于声纹识别和语音识别的网络账号身份认证系统主要包含声纹录入、建库以及声纹判别两个部分。网络用户注册时,对用户的声纹进行采集;用户再次登录时,将用户的声纹与数据库中的声纹进行比较,通过声纹识别验证用户身份,确保用户的数据安全。系统建立在服务器端,安装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对用户要求低,仅需要一部麦克风即可完成注册。系统操作方便、简单,安全性、保密性好,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微型机与应用》2019,(10):83-86
提出了家用智能门锁的终端及云平台架构,定义了智能门锁中应该保护的用户数据和安全服务内容,对目前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了剖析,识别出控制单元、生物识别模块、密码键盘等模块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针对智能门锁给出了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智能门锁风险防范方法,能够帮助智能门锁厂商在技术选型和方案调研时识别出安全风险。同时,从安全技术方案选取、企业监督、行业共建三个维度提出了提升智能门锁行业的信息安全水平的建议。该研究适用于消费级联网型智能门锁。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门禁系统容易被盗刷等问题,主要研究了人工智能(AI)技术和新空口[NR (5G)]网络的应用,设计了一个基于NR (5G)网络的智能门禁系统,以此提升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描述了门禁系统的需求与相关技术背景、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系统调测与预期效果等内容。该系统由摄像头、5G通信、温度传感器等模块组成,通过门禁终端采集人脸图片信息,利用5G网络将图片传递给云端服务器中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对访客进行身份对比,并根据识别结果控制门禁的开关。  相似文献   

9.
RFID是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有线门禁系统布线繁琐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门禁系统.系统采用RFID技术,对用户刷卡信息和密码进行认证.门禁控制器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连接到管理计算机,对用户信息和卡信息进行文件和数据库管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0.
声纹识别广泛应用于远程认证等领域.为了帮助用户更便捷地访问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限公司的"声密保"声纹识别服务,开发了一款具有声纹预留和声纹确认功能的基于微信的"声密保"客户端软件.在分析了基于微信JSSDK网页进行声纹识别的可行性基础上,给出了软件开发的技术路线和关键的处理流程,对基于微信的语音应用开发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智能图书馆门禁系统构建的角度出发,探讨当下图书馆的外部用户访问验证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Adaboost迭代算法多路门禁管控的人脸识别方案,将人脸拍照与特征图像匹配进行匹配,验证进入的用户身份是否合法,由此保证智能图书馆门禁系统的安全性、人员识别与管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随着安防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门禁系统的认识不断提高,门禁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对门禁系统的应用已不局限在单一的出入口控制,而且还要求它不仅可应用于智能大厦或智能社区的门禁控制、考勤管理、安防报警、停车场控制、电梯控制、楼宇自控等,还可与其它系统联动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此外,具有了更高安全性的生物识别门禁也受到用户的青睐。本期测试专辑将统一为读者剖析目前门禁系统的最新产品技术动向。  相似文献   

13.
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的门把手容易成为卫生死角,且市面上的智能门锁普遍为一体化设计,检修麻烦。故该文通过比较常用表面消毒方法的优缺点,选择紫外线消毒法对门把手进行消毒并设计了一种具有消毒门把手模块的智能门锁,可在用户开门后通过内部的人体存在模块检测用户离开情况,并在用户离开后智能高效地对门把手进行消毒。同时,该门锁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各功能模块安置在外壳表面,通过接口与内部电路连接,降低了检修成本。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改善。但是,住宅小区和商业大厦的安全性没有得到提升,人们迫切需要新型的高效智能门禁系统提升居住区域的安全性。目前,国内外研制和使用的门禁系统主要是感应门禁系统和生物识别门禁系统。但这些门禁系统均存在弊端。例如,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往往缺少人脸信息更新机制,当用户的面貌发生变化时,系统将不能准确识别。基于此,设计并实现了人脸识别智能安防系统框架,通过活体检测机制,使用双目摄像头进行3D人脸识别,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此外,通过采集用户的门禁使用数据,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挖掘和分析,为每位用户建立风险控制模型,从而预测其每次通行的风险等级,并对高风险等级的行为提出更高层次的认证要求。结合以上两种技术手段,建立了身份认证双重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智能小区中的门禁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以太网的门禁系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使用非接触式IC卡作为媒介,将开门的权限信息存储在IC卡中;管理中心与门禁终端使用以太网进行通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实用,能够满足智能小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门禁系统是一种管理人员进出的数字化智能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门的状态和合法用户的进出状况,防止非法用户强制闯入。门禁系统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一部分,在现代安防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也给用户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高效性和安全性。本文介绍了利用具有超低功耗的STM8L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设计了基于125KHz的射频读卡模块,采用EM4100系列ID卡作为用户身份识别卡,实现了对门锁的控制和状态的识别,并通过总线方式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实践表明,该系统整体功耗低、性能稳定、使用安全、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17.
系统概述 传统的门禁系统中门禁控制器之间通信大多采用RS232,RS422,RS485或光电隔离环等串行通信技术。在安装门禁系统时,需要单独布线,抗干扰能力差,而且还占用上层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等,不仅施工工程量大,也给门禁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特别是一些门禁现场(如实验室、高档写字楼、智能小区等)建筑物的装修和综合布线已经完成.不允许进行重新布线.这就更限制了传统门禁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该系统在Android的Service组件上实现了蓝牙4.0(Bluetooth Low Electric,BLE)与Android智能手机后台程序的自动连接,在此基础上,又实现了语音开锁、方向开锁、基于i Beacon的距离感应开锁等智能开锁功能。其中距离感应开锁不需要手动操作,自动认证用户信息并开锁,实现了对门锁的灵活控制。门禁系统使用了Wi Fi连接互联网,实现了智能手机、锁、服务器三者两两相联,能够实时反馈门禁系统状态,家庭用户都能通过手机端查看开锁人的用户信息和现场照片,提高了室内安全性。最后,通过实物现场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智能性、便捷性与安全性。系统在智能家居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当前智能门禁系统在安全性和便捷性方面所存在的弊端分析,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国密算法SM2的智能蓝牙门禁系统.系统分为加密卡端、门禁端和移动终端三大部分,通过加密卡保存用户公私密钥对以及签名数据等敏感信息,利用SM2算法对交互数据进行签名验签确保用户身份信息安全,软硬结合确保开锁安全.同时基于iOS系统采用iBeacon技术实现便捷控制,对于外来访客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和"访客通行证"获得临时授权.目前系统已投入使用,应用结果表明在安全性、便捷性方面均得到有效提升,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门禁系统在安全认证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管何种结构的锁具其正常工作体现在扣件进入或离开扣点。基于这一认识,在智能门禁系统中设置锁具描述参数,建立结构描述向量,通过软件、硬件的有机结合,实现一台智能门禁主机兼容多种锁舌驱动结构的锁具控制。这一机制已在智能门禁中使用,促进了智能门禁系统的智能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