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侯建华 《石材》2012,(9):49-57
解释了建筑装饰石材整体研磨与结晶硬化的概念与意义;汇总了石材整体研磨与结晶硬化必须准备的条件;给出了石材整体研磨与结晶硬化一般工艺流程及操作;明确了石材整体研磨与结晶硬化质量验收指标与参数;列举出石材整体研磨与结晶硬化的实际操作案例。  相似文献   

2.
在制约中突破制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为制约,才扼杀了自由与放纵,使无拘无束的天性从此不敢信马由缰;因为制约,世间万物,在无休止的碰撞与冲突中才能达到新的平衡.制约,颠覆了疯狂与傲慢,同时也湮灭了异想与梦幻;制约带来了秩序与统一,也泯灭了个性与创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不发达地区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模式与动力,研究了古镇保护与利用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了古镇保护与利用的动力机制改革,对于古镇的保护和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外建筑》2011,(2):18-31
制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为制约,才扼杀了自由与放纵,使无拘无束的天性从此不敢信马由缰;因为制约,世间万物,在无休止的碰撞与;中突中才能达到新的平衡。制约,颠覆了疯狂与傲慢,同时也湮灭了异想与梦幻;制约带来了秩序与统一,也泯灭了个性与创造。  相似文献   

5.
李行  赵俊义 《新建筑》2006,(3):58-63
基于传统建筑学,报告提出了建筑哲学与“现代科学建筑学”及其理论从零开始的认识论起点,发生的首要前提和创建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建筑”内涵系统与概念范畴;破解了建筑绝对本质和根本特征;揭示了建筑三大规律;概括了形式与内容、“风水”与建筑、一元与多元、传统与革新等问题;提出了“形式链”概念与“形式主义相对性”原理;肯定了“建筑艺术”,否定了“建筑是艺术”;论证了建筑与城市根本关系,指出没有建筑便没有今日之城市、人类社会与世界文明。  相似文献   

6.
城市多样性与紧凑性:状态表征及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表征城市多样性与紧凑性状态的途径及指标,提出了城市多样性与紧凑性整合研究、两者关系辨析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样本城市不同区位地块的多样性与紧凑性数据的量度,计算了城市多样性与紧凑性指数,并据此对城市多样性与紧凑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1引言 早在1998年就已经出现了智能家居相关的研究文献与应用实例,住建部也于2003年发布了《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智能家居与社区的现状是怎样的,存在什么问题,今后的发展与建发方向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课题分析总结了智能家居与社区的相关文献,现场调研了五种典型社区,总结了调研得到的启示,分析了目前智能家居与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建峰  宋建刚  方志 《江苏建筑》2023,(S1):115-119
我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行业经过7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文章回顾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行业发展的历史;对国内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行业在设计领域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行业发展的现状,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谈构成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山西建筑》2007,33(33):351-352
介绍了构成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构成艺术的实质,从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平衡、比例与次序多方面探讨了构成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从而为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水源热泵的概念与工作原理,并在能源利用方面与锅炉与空气源热泵进行了对比;介绍了各种水源、水处理技术、打井技术、回灌技术,指出了系统在方案设计与使公众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构件疲劳设计规定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中国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审批稿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混凝土结构疲劳设计的规定 ,按相应规范验算了 1 2根吊车梁、6根预应力混凝土及 2根钢筋混凝土简支 T型梁桥主梁的疲劳承载能力 ;对比分析了吊车梁与桥梁所受荷载的差异以及相应构件压区混凝土和拉区钢筋在应力水平、应力幅、应力比等方面的差异 ,并初步探讨了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涵的疲劳问题 ,指出了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在结构疲劳设计方面的不足 ,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据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从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中外及与港澳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海外设立孔子学院情况、留学生与港澳台侨学生数量四个方面对广东和上海两座城市进行不同维度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比较,分析两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差距。比较结果显示,上海市在政策推动和留学生奖学金支持力度方面优于广东,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海外孔子学院数量及来华留学生数量均多于广东,但广东毗邻港澳地区,与港澳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数量多于上海,港澳台侨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总体上,广东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低于上海,应积极向上海学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利用自身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和毗邻港澳的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机遇,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对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教育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从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出发,综合分析目前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的特点,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对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的影响,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与形式,打破原有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思维模式,建立适合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教学框架,培养新型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刘玉 《城市规划》2012,36(10):19-25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的实地调查,揭示了城乡结合部混和经济形态的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的驱动要素。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高端经济与低端经济,扩张带动型经济、就业带动型经济与消费带动型经济等高度混和的地域。引发与加剧这种混和经济形态的要素包括复杂的劳动力、资本与土地等经济要素构成;城乡板块交界区域要素属性与功能变动带来的经济活动的频繁更替;以及街道、乡镇行政隶属管理交叉,人员管理交叉和人员管理与事务管理分离导向下的经济管理体制混乱等。解决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矛盾、加速其转型进程并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应着重解决就业安置与培训、资本重组与优化、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融合与改造、违规经济的治理与整顿、经济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适应性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2/3的土地、森林、矿产、水能等资源集中于山地。西南地区是人口、民族、资源、地域文化丰富而多样的典型山地区域。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西部推进战略的实施,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与建设显露出理论指导乏力和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惯性走入“建设性破坏”的误区,造成城乡环境资源、地域文化特色、物质空间形态极大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逐步跃上台阶,“重庆-成都”城市密集的经济发展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创新研究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业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问题。论文针对西南山地土地资源稀缺性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人居建设,城市、建筑空间多维性和自然、人文内涵丰富性的人居环境品质追求,提出指导西南地区城市(镇)规划与建设的适应理论研究目标:山地城镇化适应性理论及发展模式,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理论及减灾防灾,山地城市(镇)有机更新理论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山地城市(镇)建设适应性新技术支撑体系。论文拟建立对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理论研究的思考并对我国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2)
Author of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main viewpoints, and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soil and water ecology, as well as the role and value of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soil and water ecological resources, the sustainable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paper argued that in the current era, it is imperative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and continuity of soil and water ecology and culture, emphasize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oil and water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ensure the service functions of urban ecosystem,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soil and water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the sustainable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相似文献   

17.
以"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展现为题,探索中国风景园林建设之路。以歌曲"草原之夜"原生地新疆可克达拉地域为背景,以"可克达拉市伊犁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建成项目为例,展开从理论到实践的阐述、分析、探讨:项目的自然山水城市背景分析;项目作为城市纪念地、发生地、交流地的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定位;项目作为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表现与文化传承;保家卫国、屯垦戍边的景观纪念;以及项目体现的"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的现代价值。阐述了该项目的理论及应用:人居环境三元论;景观"旷奥三性"理论应用;生态绿色支撑与风景园林小气候营造,以及具体方案规划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24,40(7):6-14
围绕风景园林美感的研究对象、个体与群体、文化 与科学、误区与症结、研究战略、如何创新突破等问题,以 “景”为主线,揭示风景园林美感成因与机制的流变性,构建 景境回路设计原理。分别从哲学、人居环境学、风景园林学 三方面展开,构建景的“人-境互动”模型,剖析景作为风景 园林美感的源头、成因、机制作用,揭示景的“人-境互动” 流变机制。为此,分析论述了景与园、与意境的关系,提出 “经”的概念。进一步阐明了建筑学非生命美学与风景园林生 命美学的根本差别及因偏离了基于生命美学的风景园林美学分 析评价的基本方向性误导,主张以风景园林的过程动态感受主 导风景园林美感评价,指出流变性这一风景园林美感美学的内 在属性,提出以“景流”作为评价风景园林美感的准则和标 准,并为风景园林美感流变理论奠定基础。具体成果如下: 1)提出了“风景园林美感流变理论”雏形;2)发展中国传统 八景理论,提出了主观、客观、主客观结合的“3类八景” 24位元素及其8条风景园林美感规划设计的流变线索;3)基于 美感流变理论,构建了由回路、景境、景阻、景势、景流组成 的“景境回路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9.
关婧 《中国建材科技》2018,27(1):164-165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深厚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语言无疑是其中如瑰宝般绚丽璀璨的一种存在。而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知识,文学作品的专业性学科,是研究汉语言的一项重要基础和技能,因此本文笔者通过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意境的形成,语言意境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具体应用,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来分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解析,并提出了在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和意境解析能力提升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针对当下“凝冻式”保护利用导致的传统村落活力缺失、日渐破败和空心化的严峻问题,基于环太湖传统村落的深入调研,从“三生”融合发展的视角出发,构建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相结合的活态化保护利用多元路径。其中,空间维度的多层级路径由村落整体格局、建筑单体和室内环境三个层级构成;时间维度的历时性路径由近期、中期和远期相结合的方式渐进推进,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路径相互交织作用,共同实现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最后以环太湖地区周铁传统村示范工程建设为例阐述了上述多元路径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兼具一定的前瞻性和实操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