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提高烧结矿品位,在首钢拟定烧结原料结构条件下,采用烧结杯制备烧结试样,进行配加巴西精粉的烧结杯实验,应用转鼓测试强度、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结构和矿相组成,研究了巴西精粉配比的增加对烧结矿技术指标的影响,重点探讨其与烧结质量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巴西精粉的配比可以提高烧结矿的品位,使烧结矿品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达55%以上);选取巴西精粉和印度粉配比的合理范围对提高烧结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炉炉料结构的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满兴 《炼铁》2001,20(2):24-27
对我国高炉普遍采用的几种主要炉料结构形式(如高碱度烧结矿搭配酸性球团矿、高碱度小球烧结矿配加酸性球团矿、高碱度烧结矿配加酸性烧结矿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合理炉料结构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烧结生产中充分利用钢渣精粉,通过烧结杯试验掌握了钢渣精粉的物化性能以及烧结性能。在烧结生产中,配加5%的钢渣精粉,可有效的降低固体燃耗,提高烧结生产成品率,并且保证了低温烧结进行时,使烧结矿具有较好的强度,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4.
针对塞拉利昂高铝矿生产的烧结矿易引起高炉炼铁渣比和焦比升高,且该矿用于烧结生产易使料层透气性下降等问题,通过在固定配比的地方精粉、PB粉及南非精粉条件下,采用塞拉利昂高铝矿代替部分澳粗56进行混合配料,并通过提高高硅朝鲜粗粉配比以稳定烧结矿SiO_2质量分数在5.6%,进行烧结杯试验,探究配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塞拉利昂高铝矿对烧结矿品位、成品率、转鼓强度及还原性的影响,并使用偏光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烧结矿进行了显微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塞拉利昂高铝矿的逐步增加,促使烧结矿品位、成品率、转鼓强度及烧结时间均有所降低;利用系数稳步提高;成品烧结矿5 mm粒度占比降低;还原粉化指数及还原度指数波动较大。综合考虑,配加质量分数19.2%的塞拉利昂高铝矿可使烧结矿质量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5.
利用矿相显微检测技术对韶钢烧结矿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微观角度剖析烧结矿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数RDI_(+3.15)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匀矿粉配矿中配加一定量的地方精粉、少量的澳矿,保持适量SiO_2含量、适宜的碱度,将有利于提高韶钢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甘肃冶金》2021,43(2)
酒钢高炉配酸性小球烧结矿,实现了10%以上高炉配加酸性小球烧结矿冶炼,配加酸性小球烧结矿高炉炉内气流、温度场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及时调整操作制度,保证了炉况稳定顺行。同时弥补了球团矿缺口较大的问题,较好的平衡了炉料结构、周边的资源有效利用及降低生铁成本。  相似文献   

7.
由于烧结矿转鼓强度较差,使得返矿比激增,这将增加烧结生产成本并影响高炉顺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烧结配矿结构进行调整并进行工业试验,主要研究加拿大精粉配加量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拿大精粉配比为7.37%~9.19%时,烧结矿转鼓强度达到78.22%,利用系数增加至1.36 t/(m~2·h),固体燃料消耗下降至59.2 kg/t;同时,为应对烧结矿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时对高炉装料制度、渣制度及热制度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了镁铝比,提高了高炉的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石钢烧结生产配加马来西亚粉对烧结矿利用系数、烧结矿转鼓强度及返矿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烧结矿的冶金性能有所改善,认为在生产条件下配加马来西亚粉烧结是可行的。通过生产跟踪,确定马来西亚粉的最佳配比为10%~15%。  相似文献   

9.
杨建忠 《炼铁》1995,14(4):53-54
邢钢1991年9月购进5万t澳大利亚哈默斯利粉矿,于10月10日~11月10日进行了第一阶段配加澳粉的烧结生产,同时高炉使用配加澳粉烧结矿冶炼。根据第一阶段的生产试验,于1991年12月29日开始继续配加澳粉的烧结生产,并于1992年又购进20万t澳哈粉。 邢钢利用澳粉代替富粉进行烧结,烧结矿品位提高2.25%,而烧结利用系数下降了0.13t/(m~2·h);高炉使用配加澳粉烧结矿后,虽然炉况顺行变差,但高炉利用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炉护炉对烧结矿钛含量的要求,在烧结杯试验的基础上,配加不同比例含钛铁精粉生产高钛烧结矿,研究其烧结性能、软熔滴落性能、还原度及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变化趋势,进而确定烧结工序配加钛精矿合理配比、原料结构、工艺参数等,为烧结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鞍钢鲅鱼圈全粉矿烧结生产条件下,进行了配加不同比例低品位高铝铁矿粉的烧结试验研究,并对烧结矿冶金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同时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了矿相组成、矿相结构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品位高铝铁矿配比的增加,烧结技术指标逐渐降低,但是从烧结矿冶金性能和矿物学方面分析来说,配加一定量该矿有助于提高其冶金性能,综合考虑,烧结配加低品位高铝铁矿是可行的,而其适宜比例为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得出包钢烧结配入澳矿粉后,能提高烧结产量,改善烧结矿冶金性能。工业试验结果得出,配入15%澳矿粉后,烧结增产5.6%,高炉利用系数得到提高,入炉品位得到提高,同时降低了入炉焦比、矿比、渣比,为炼铁系统带来较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鞍钢自产铁矿配加低二氧化硅含量的印度粉矿对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标(RDI)的影响。通过对烧结矿RDI的数学优化分析,得出目前条件下,鞍钢配加低二氧化硅含量的印度粉矿的最优配比为:配加14.8%的低硅印度粉矿,20.5%的大磁精矿和41.0%的齐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国产铁矿石利用价值,要经过反复细磨,导致铁精矿粉粒度超细,对烧结过程及产量、质量指标影响较大。为了使660 m2烧结机高比例配用微细精矿粉,降低烧结原料成本,满足4350 m3高炉的生产需要,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微细精矿配用比例的提高,烧结料层透气性恶化,烧结液相生成能力减弱,铁酸钙生成量减小。为此,在优化熔剂结构及燃料粒度的基础上,进行了预成核技术开发应用,将部分精矿粉预先制成制粒核,减少物料中黏附粉的量,以强化物料制粒效果和成矿反应,使烧结矿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对2种超细铁精矿粉的烧结性能(包括理化、制粒、成矿性能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超细赤铁矿粉由于其固有属性,使毛细水含量高,成球速度快,易成大球,水分对制粒的影响较大;制粒球强度差,干燥脱粉率高,液相生成区间宽,会对烧结料层的透气性产生影响;粒度细使制粒球较致密且易成大球的特性,影响到烧结过程中与CaO的矿化反应,使烧结生成铁酸钙的量减少,以至影响到烧结矿的强度和成品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烧结矿中MgO配加方式的改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钢烧结矿 Mg O的几种不同带入方式进行了工业试验和生产实践。指出在济钢目前生产条件下 ,在烧结生产中配加高 Mg O铁精粉和高 Mg O熔剂 ,是确保铁前系统稳定、优化高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碱度烧结矿和酸性烧结矿的冶金性能测试及烧结杯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天铁高炉炉料结构为R=1.8度烧结矿和R=0.7酸性烧结矿搭配,为指导高炉生产,进一步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供理论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烧结杯开展了烧结配加蒙古粉矿替代不同铁料的烧结矿质量指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8%蒙古粉矿替代8%的FMG粉矿烧结矿质量指标无明显变化,利用15%蒙古粉矿替代15%WPF粉矿烧结矿质量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两种单烧性能差的矿粉(毛塔粉和巴西粗粉)组合来代替巴西精粉。混矿原则发挥矿物本身烧结优点,抑制缺点。分析烧结杯各项参数,比较烧结性能,结合矿相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混矿替换巴西精粉后,烧结利用系数和成品率增加,燃耗总体呈降低趋势,转鼓指数并没有降低趋势。矿相分析,除粗粒镶嵌结果有所增加,代替的过程中对矿相影响不大。混矿替代巴西精粉在烧结杯试验过程中可行。  相似文献   

20.
提高包钢烧结矿还原透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配矿和调整烧结矿碱度的方法,研究提高包钢烧结矿还原透气性的途径。试验结果指出,在混合料中配入30-40%的河北精矿,将烧结矿碱度由现在的1.8降至1.4 钢烧结矿的还原透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