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食品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其检测技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已开始在食品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以转基因食品的形式出现。由于转基因食品是由外源基因导入产生的,因此,人们从自身健康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基因克隆、重组技术的诞生和飞速发展,为定向改变生物形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1982年转基因“超级鼠”的构建成功,1985年转基因鱼的问世,揭开了基因工程食品生产的序幕,基因工程食品由此走上了历史舞台,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食物基因工程所使用的基因可以来自于植物,也可以来自于动物、微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关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人们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经验。在生物安全性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转基因产品的研制、中间实验、环境释放和政府管理,是科学使用转基因技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大豆膳食纤维食用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转基因大豆膳食纤维食用安全性,对其进行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雌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均大于10/kg,属实际无毒物质,骨髓微核实验、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转基因大豆膳食纤维是安全的食品.  相似文献   

5.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和安全性的评价内容,介绍了各国食品安全的法规体系,在目前生物技术时代,建立更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商品与质量》2013,(28):24-25
近日,一则"转基因大豆与肿瘤和不孕不育高度相关"的新闻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该文中,黑龙江省某协会负责人在无任何流行病学调查依据的情况下,凭"自身在粮食行业的工作经历",将肿瘤高发原因与食用转基因大豆油联系在一起。这一耸人听闻未经证实的结论,经由多家媒体转载,无疑加剧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误解和恐惧。事实上,转基因大豆商业化17年以来,其安全性早已获得全球主流科学界和各国权威机构的认可和肯定,所谓"致癌致不育"的说法纯属荒谬之谈。  相似文献   

7.
<正>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及类型 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食品、基因改良食品或基因改造食品,英文通常称之为Geneti-callymodified food或GM food。90年代,在欧盟新型食品条例中将基因食品定义为:“一种由经基因修饰的生物体生产的或该物质本身的食品。”即用转基因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为原料(全部或部分)生产或制造的食品。到目前在食品领域已有实用价值的转基因食品分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近年来随着大量转基因食品被批准商业化使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转基因食品性能及产业分析、PEST宏观环境分析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转基因制品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分析了转基因制品潜在的风险和危害,提出了对我国转基因制品进行科学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体系比较粗陋且威慑力严重不足,标识制度的监管主体有待优化,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宣传缺乏。参考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提出了通过扩大转基因食品标识范围和内容、加大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优化监管的主体,加强制度宣传和运行环境的优化,以及扩大并加强公众的参与等建议,以期使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并促进转基因食品相关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转基因作物诞生以来,对其质疑之声从未间断。GTS 40-3-2是最早获批、应用最广泛的转基因大豆,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国内外学者研究了不同大豆产品的加工工艺,探讨了转基因成分的变化规律,其关注点主要在转基因大豆种子检测方法的开发应用和食品(如豆浆、豆腐等)加工过程中外源成分分子量、含量的变化等方面,而关于食品加工过程中转基因成分的降解机理及本质的影响因素涉及较少。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3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转基因大豆GTS 40-3-2中lectin和cp4 epsps基因降解的影响因素、降解规律,旨在找到减少甚至去除转基因成分的有效方式,为转基因大豆制品的检测和生产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食品争论与风险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通过几千牛自身实践所选择的食品已相对固定,转基因食品从根本上动摇这一基础,本文介绍了转基因食品所引起的争论,并从转基因食品对食品营养品质、抗生素抗性、潜在的毒性物质、潜在的过敏性、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终止子技术”的专利对获得种子的限制、对及宗教、文化和种族问题的关心、对未知后果的担等各个方面对转基因食品潜在的风险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转基因食品存在的技术优势和潜在的安全问题,指出转基因食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是指对食品原料和深加工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目前,国际市场出现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对其进行检测是保证其质量和安全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转基因食品存在的技术优势和潜在的安全问题,指出转基因食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法律规制转基因食品风险防控,对预防转基因食品潜在安全风险,促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转基因食品风险的防控,应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风险预防原则、知情选择原则和国际合作原则.借鉴国外转基因食品风险防控立法经验,认为我国转基因食品风险防控的法律规制路径包括:完善风险评估制度、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建立转基因食品召回制度,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和社会监管体系,完善转基因食品风险防控的国际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以转基因果蔬产品为例,通过介绍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概念,法律法规和国内现状,希望消费者借此对转基因食品有客观公正的认识,减少争论,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转基因方法。对小麦、水稻、大豆、玉米4种粮食作物的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以及PCR技术对转基因粮食的检测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Non—GM Identity Preservation,IP)体系是应用于非转基因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保持产品完整可追溯记录,并通过检测对产品非转基因身份加以验证,确保非转基因生产供应链及产品免受转基因材料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让老百姓整天担惊受怕,大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态。那么,究竟谁来给国人一个安宁稳心的"药丸儿"吃?记者在深入基层调查时发现,"瘦肉精"推广20年才发现毒性太大。这——不得不让人质疑转基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