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稀土变质处理高硅铸铁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稀土对高硅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硅铸铁中添加适量的稀土,可使石墨由晶间网状或片状集分布变为弥散的颗粒状均匀分布,并使其组织细化与无效化,因此,明显地提高了高硅铸铁的机械性能,耐蚀性能和铸造性能。  相似文献   

2.
KGM-3耐磨铸铁是一种铬系耐磨材质,铸态下该材质真有好的抗磨,抗冲击性土能以及耐急热冷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其与化学成份,金相组织,硬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熔炼过程中对成分为1号:3.2C-1.0Si-0.6Mn-1.5Cr-2.0Ni;2号:3.2C-1.0Si-0.6Mn-1.5Cr-4.0Ni-0.7Mo的铸铁进行复合变质处理,制备变质铸铁试样。对试样进行球化退火、淬火及回火处理。观察试样各种状态的微观组织,测定其宏观硬度和抗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变质处理能显著破坏碳化物网状结构,得到彼此孤立的块状碳化物。在950℃淬火后变质试样,分别在300℃、430℃、630℃回火,结果显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完全分解的数量增多,硬度逐步下降。球化处理后,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球粒状珠光体和渗碳体,硬度下降;两种铸铁抗拉强度分别为880 MPa和1 050 MPa,伸长率为2.8%、2.4%。  相似文献   

4.
变质处理对复合轧辊用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研究了轧辊用高碳高钡高速钢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添加不同变质剂处理后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高速钢的组织为马氏体,奥氏体及MC和M2C型碳化物,添加0.3%的稀土变质时,组织中碳化物分布状况的改善不明显,但可以促进加热过程中网状碳化物的断网和球团化;添加0.1%的镁变质时,组织中共晶碳化物明显减少,碳化物网得到细化;添加1.0%的钛或添加RE-Ti-Mg复合变质剂对碳化物的类型转变影响不大,但可以明显细仳晶粒和共晶碳化物网。添加RE-Ti-Mg复合变质剂处理后组织中的共晶碳化物网基本上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新型耐蚀镍铸铁的组织及其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除了石墨和奥氏体基体外,还有合金渗碳体存在。该镍铸铁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较好的机械性能与满意的铸造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前,机械密封材料均采用YG6硬质合金制造,这种合金材料存在耐蚀性能差和成本高等问题。美国一家公司研制成一种新型合金材料,它与YG6硬质合金材料相比,具有耐磨、耐蚀能力强和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制作机械密封材料。这种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镍2.5%、钼2%、铬0.5%、钴0.5%,其余为碳化钨。耐磨耐蚀硬质合金@李有观  相似文献   

7.
生铁品质对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生铁中铅、砷、锡等杂质元素对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稀土硅铁、碱土硅铁以及它们的复合合金对含杂质元素然铁的孕育效果。结果表明,铅、砷、锡等实质元素促进过冷石墨和网状碳化物的析出,降低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冶金质量指标。建议把它们的含量控制在:Pb≤0.0055%;As≤0.013%;Sn≤0.1%,试验表明,稀土硅铁、碱土铁铁及其复合孕育剂可有效消除微量杂质元素的危害,提高铸铁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改进型无限冷硬铸铁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冲击试验机、硬度机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RE复合变质剂对改进型无限冷硬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RE复合变质处理改善了改进型无限冷硬铸铁的铸态组织,细化了晶粒,消除了树枝状晶,减少了莱氏体形态的碳化物数量,使连续网状碳化物转变为不连续的网状、孤岛状和鱼骨状碳化物,碳化物的尖角明显钝化;变质无限冷硬铸铁的硬度达到56HRC,冲击韧度达到4.6 J/cm2,比未变质的无限冷硬铸铁分别提高了7.7%和31.4%。  相似文献   

9.
熔炼工艺对高铬铸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三九  宋增光 《河北冶金》1997,(3):31-33,42
对高铬铸铁的熔炼速度,过热温度、浇注温度及变质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熔炼工艺及Re-B变质处理能明显地提高高铬铸铁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铸铁短纤维中加入合金元素磷,可显著改善烧结体的组织结构、烧结特性和机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磷含量增加,烧结机制由固相烧结过渡到液相烧结,显微组织中珠光体含量增加,因而使烧结体的性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从耐磨铸铁的分类、发展历程、现行标准、性能特征、磨损性能影响因素、典型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耐磨铸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化学成分、基体组织、热处理工艺和碳化物对耐磨铸铁磨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耐磨铸铁存在韧性低、成本高等问题,以及低成本无镍化,建立理论模型,ZrO2作为形核剂,新型复合碳化物等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力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线淬火-回火(DQ-T)和再加热淬火-回火(RQ-T)对NM500耐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强化机理.发现试样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后在较高的强度下均能保持良好的韧性.由于位错密度的增加和更细的马氏体板条束尺寸,DQ-T试样的抗拉强度和硬度明显高于RQ-T试样,但是强度的增加并没有造成韧性和塑性急剧的降低.再加热淬火温度对RQ-T试样的强度影响较大,当淬火温度较低时,马氏体板条束得到细化,这种细晶强化作用有效地提高了RQ-T试样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常规定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出现的烧结温度窗口狭窄和产品力学性能对烧结温度波动敏感的问题,采用变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工艺制备了粉末冶金高铬铸铁,研究了变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的高温阶段工艺参数对15Cr系高铬铸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定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制备的合金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变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制备的合金...  相似文献   

14.
赵瑞宽  韩勇  张传鑫  朱琳  张乾瑞  武雷超 《钢铁》2019,54(7):103-113
 为了探究缠绕式电脉冲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电磁场与磁致振动协同作用对铸铁腐蚀过程的影响。选择铸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腐蚀过程中溶解氧质量浓度、pH值、铁释放、铸铁挂片表面形态、腐蚀后生成铁系氧化物的结晶形态及组分以及挂片腐蚀速率等参数的特性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交变电磁场与磁致振动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加速并促进腐蚀反应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使水中溶解氧质量浓度及pH降低,促进铁离子在水中的释放,显著改变腐蚀产物的物相组成及晶体形态。  相似文献   

15.
程志彦  郑留伟 《中国冶金》2020,30(12):65-71
以一种自行设计的NM500级别耐磨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冲击磨损试验,分析了深冷处理对其组织性能和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M500耐磨钢经深冷处理后,抗拉强度、硬度和冲击韧性均有提高,在淬火+深冷+回火处理后,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可达抗拉强度1 910 MPa、硬度523HB、冲击韧性24.3 J/cm2,此时试验钢组织主要为马氏体,有Nb和Ti的碳化物析出。深冷处理通过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减少了不稳定相的含量,提升了试验钢的力学性能,从而使淬火+深冷+回火处理后的试验钢具有更高的耐磨性,此时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磨损形貌主要为犁沟、犁皱。而未经深冷处理的淬火+回火处理试验钢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为主,磨损形貌主要为剥落坑和切削。  相似文献   

16.
李蒙 《中国冶金》2019,29(4):47-53
为了提升大断面球墨铸铁综合力学性能,通过复合添加微量合金元素铜、锑、锡、钼对大断面球墨铸铁进行微合金化处理,借助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u Sb Sn Mo复合微合金化大断面球墨铸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大断面球墨铸铁中添加铜、锑、锡、钼后优化了材料的组织结构,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少量牛眼状铁素体;试样石墨组织细小、圆整,分布均匀。同时,合金元素的复合加入使得其抗拉强度达到800 MPa以上,硬度约为280HB,伸长率达到5%以上。拉伸断口分析表明,微合金化大断面球墨铸铁断裂模式以解理断裂为主,伴有少量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7.
介绍冲天炉条件下生产铝硅耐热球铁的研究,包括成分设计、生产工艺实施、热处理工艺制度及产品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基于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超硬材料刀具的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及化学稳定性,其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对国内外学者们使用PCBN超硬材料刀具加工灰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主要从刀具材料、工艺参数、工件材料、切削环境及加工方式等几个方面对PCBN超硬材料刀具切削加工3种铸铁时的磨损机制进行讨论,最后总结了切削不同种类铸铁材料时刀具的磨损情况。  相似文献   

19.
Austempered grey cast iron (AGI) has emerged as a major engineering material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attract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main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asses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pper alloyed AGI. Alloyed grey cast iron specimens are subjected to austempering heat treatment at six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four different time periods. The resulting microstructures have been evaluated and characterised by means of light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AGI such as austenite content and its carbon content have been also found to influence the hardness, tensile properties and elongation. Both duration of the austempering time and the austempering temperature a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GI. The hardness, tensil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initially increase, and thereafter it decreases on longer periods of austempering. On the other hand hardness, tensile strength decreases as increasing austempering temperature, while ductility increase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hardness 380BHN and strength 332?MPa; observed at 927°C of austenitising and 260°C of austempering temperature for 60?min.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线材火焰喷涂制备铝基涂层,随后对涂层进行重熔和扩散处理.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摩擦磨损实验仪等对涂层的成分、物相、耐高温氧化性能、耐蚀性能等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分为两层,外层的物相主要是Al、FeAl3、内层是Fe2 Al5和少量的FeAl3;显微硬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峰值可达HV 950;渗铝试样在800、900℃进行高温氧化实验几乎不增重,抗氧化性能较铸铁可提升几十倍;同时试样也兼具良好的耐摩擦磨损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