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管》2018,(6)
正3二辊斜轧穿孔机的工艺参数设计与调整二辊斜轧穿孔机的工艺参数设计与调整的目标是:管坯咬入平稳,穿孔过程稳定,顶杆无明显抖动,抛钢顺利;毛管尺寸合格、壁厚均匀、内外表面质量良好;穿孔机主传动电机负荷正常。二辊斜轧穿孔机工艺参数的调整主要包括:轧制中心线、轧辊间距、椭圆度系数、顶伸量、喂入角、辗轧角、扩径量、抱辊位置、轧辊转速、导盘速度和导盘位置等。3.1轧制中心线调整  相似文献   

2.
正2二辊斜轧管工艺技术二辊斜轧管是指在轧辊的作用下,毛管一边旋转,一边前进,通过由两个轧辊、两个导盘(或导板)和芯棒组成的环状孔型,实现减径、减壁,轧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荒管的一种轧管方法。2.1二辊斜轧管机概况二辊斜轧管机包括曼式轧管机、狄塞尔轧管机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具有较大辗轧角和喂入角的二辊斜轧管机轧辊速度、轧件速度、导盘速度的数学模型,以及轧辊速度和导盘速度最佳匹配的数学模型,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传统斜轧理论公式来计算行星斜轧管机的工艺参数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为解决这个问题,推导出了行星斜轧管机的轧辊均整段、送进角、辗轧角、轧辊辊座极限转角、轧辊轴线极限长度、轧制速度、轴向和切向速度润滑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证明,这些理论计算公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宝钢无缝钢管厂φ140连轧管机改造后,原斜轧桶形辊穿孔机由新型的斜轧锥形辊穿孔机(CTP)替代。本文重点介绍CTP穿孔机导盘间距、导盘高度的调整和校准方法,对导盘采取模型简化后进行力学分析,帮助判断导盘参数调整不当可能引起的故障。  相似文献   

6.
黄秋群  吕庆功  于浩  史建伟  李群 《钢管》2010,39(1):38-43
斜轧扩管机的空间结构不同于传统的斜轧管机。为了更好地掌握斜轧扩管机生产过程中母管沿变形区的尺寸变化规律,必须对轧辊辊面到轧制线的距离,特别是辊面到轧制线的最短距离即孔型开度值进行求解。依据斜轧扩管机特殊的空间坐标关系,利用平截面法求解斜轧扩管机轧辊辊面到轧制线的孔型开度值,并据此提出配套顶头的相关尺寸设计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坐标变换和变量代换法建立了斜轧锥形辊穿孔机轧辊开度值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研究了送进角与辗轧角变化对沿轧制线方向不同位置的轧辊开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轧辊孔型开度值随着送进角增大而增大,在同一送进角下,轧辊孔型开度值沿轧制线方向呈非线性变化,随辗轧角增大而增大;在同一辗轧角下,轧辊孔型开度值沿轧制线方向由非线性向线性变化.这能为穿孔机轧辊与顶头锥角设计和工艺参数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错位”式二辊斜轧管机喂入角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群  张惠萍  齐国明  安野 《钢管》2008,37(5):59-62
简述了喂入角在斜轧无缝钢管生产中的意义,提出了“错位”式二辊斜轧管机的设想,建议以轧辊/轧制线平面为基准来确定喂人角。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辊式斜轧管机轧辊布置方式不同时,轧辊轴线在相关平面的投影关系及其对轧件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斜轧扩管机的送进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庆功  李群  于浩  史建伟  黄秋群 《钢管》2009,38(2):14-18
以斜轧扩管机的轧辊调整方式为基础,推导了斜轧扩管工艺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基本关系式,分析了其送进角的形成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尽管斜轧扩管机在轧辊调整时不能体现送进角的形成,但辗轧角的存在和轧辊的垂直移动共同导致了送进角的形成,这就使斜轧扩管机具有了典型的二辊斜轧特征。辗轧角越大,送进角越大:轧辊平移距离越大,送进角越大;基圆圆心离轧制中心线距离越小,送进角越大。从变形区人口到出口.辊面上各孔径点的送进角约南7.5°变化到3.0°。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三维CAD设计软件的斜轧孔型参数的可视化求解方法,并以桶形辊穿孔机、锥形辊穿孔机和斜轧扩管机3种斜轧机型为例,介绍了孔型开度值、轧辊与轧件接触点处的速度矢量的求解步骤和求解过程,以及计算结果的验证方法;采用大量数据分析讨论了实际生产中轧机调整、轧辊返修对孔型开度值的影响。认为可视化求解法适用于所有斜轧机型的孔型参数分析,可为工具的设计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3三辊斜轧管工艺技术三辊斜轧管是指在轧辊的作用下,毛管旋转前进通过由3个主动的轧辊和芯棒组成的"环状半封闭"孔型,实现减径、减壁,将毛管轧制成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荒管的一种轧管方法。三辊斜轧管机是一种适合生产高壁厚精度、中厚壁无缝钢管的斜轧管机。  相似文献   

12.
赵文 《钢管》2006,35(3):27-29
根据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理论,推导了AccuRoll轧管机的上导盘与左轧辊之间间隙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某厂实际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为解决该轧管机在生产实际中存在的产品内螺旋道,轧制速度不高,轧制薄壁管时导盘寿命低等问题,以及实现导盘和轧辊等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和最佳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孔型参数对铝管连轧过程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方法设计数值模拟方案,在Marc有限元平台上,研究轧辊孔型参数(侧壁角、侧壁半径比、过渡圆角半径、辊缝大小、轧辊和管坯之间的摩擦因数)分别对轧制力、轧制力距、外径椭圆度和壁厚不均的影响,并分析各参数的影响显著性顺序.结果表明:侧壁角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管坯和轧辊间的摩擦因数对外径椭圆度和壁厚不均的影响居于次位,侧壁半径比对轧制力和壁厚不均的影响最小.根据影响规律获得最优孔型参数组合,并对5机架铝管连轧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4.
考然  高和平  林震  温博  段国清 《钢管》2021,50(2):51-54
介绍了6机架三辊连轧管机更换新轧辊后轧制力曲线的调整过程.总结认为三辊连轧管机轧制力曲线的调整方法依照“三步调整法”和“孔型调整为主,转速调整为辅”的调整原则;相较于二辊连轧管机,三辊连轧管机调整轧制力曲线微拉钢不会造成拉凹或拉断.分析了连轧断辊、“轧辊打滑”导致钢管轧断的轧制力曲线特征,以及芯棒与钢管脱不开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成海涛 《钢管》1999,28(6):5-10
介绍了斜轧扩管机的基本结构和工艺流程。分析了采用锥形轧辊, 在辗轧角和送进角同时存在时金属的变形特点。提出了斜轧扩管机轧辊辊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缝钢管二辊斜轧穿孔生产工艺中轧机调整参数对钢管质量影响较大,但其设定值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鸽群算法改进RBF神经网络斜轧穿孔机调整参数预测模型。首先,综合分析了传统的二辊斜轧穿孔调整参数数学模型并确定了主要特征参数,其次,建立了两辊斜轧穿孔时轧机参数(轧辊间距、导板间距和顶头前伸量)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提出鸽群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中心、方差(宽度)和隐层与输出层之间的连接权值。针对某厂采集的304L管的生产数据,对提出的预测模型进行了训练和验证。通过与基于聚类分析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将经PIO-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到的轧机调整参数(轧辊间距、导板间距和顶头前伸量)数据与实际数据比较,其相对误差均可控制在9%以内。结果表明,由PIO-RBF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轧辊间距、导板间距及顶头前伸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7.
韩宇  丁军 《钢管》2016,(6):65-69
针对国内某Accu Roll轧管机存在的问题,借鉴Assel轧管机后台设备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长导辊装置。分析了荒管在不同斜轧管机后台设备结构中的受力情况,详细介绍了改进型长导辊装置的性能特点。分析认为:改进型长导辊装置的两个压辊与两个长导辊共同形成了4个"导向辊"合围的导位,使得荒管不易被甩离轧线,解决了Accu Roll斜轧管机轧制过程中荒管扭转和甩动对其表面产生的划伤等问题,提升了轧制速度,提高了生产节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浅谈Assel轧管机与Accu Roll轧管机的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良夫 《钢管》2008,37(1):57-59
简要介绍了Asse轧管机和Accu Roll轧管机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重点对二者的性能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Accu Roll轧管机轧制薄壁管的速度快,轧制过程相对稳定;两种轧管机组所轧制的荒管精度都很高,但Accu Roll轧管机的导盘有时会影响荒管质量,且导盘和轧辊消耗大,更换耗时;Assel轧管机的设备重量轻,投资成本低,收回成本时间短。因此,Asse轧管机的综合性能指标优于Accu Roll轧管机。  相似文献   

19.
邱永泰 《钢管》2010,39(4):1-11
目前斜轧管机是我国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的两大主力机型之一。介绍了二辊斜轧管机的特点、工艺改进及技术发展动向;探讨了导盘与导板、辗轧角、扩径轧管与减径轧管、芯棒润滑与循环等问题。同时,对"采用二辊延伸机组生产Φ60mm以下小直径热轧无缝钢管",以改变我国小直径热轧无缝钢管目前存在的"以冷代热"的不合理产品结构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李胜祗  孙中建 《轧钢》1998,(5):32-34
斜轧穿孔机轧辊开度计算是轧机工具设计和调整参数计算的基础。文中分析了下压轧制条件下二辊斜轧穿孔机的轧辊开度,并讨论了轧辊开度的非对称性对穿孔过程及毛管壁厚均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