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有经验的橡胶技术人员相信,弹性体胶料与基材粘合的能力受到某些配合剂的影响。人们发现,不同底胶/过渡层组成方式具有不同的粘合强度和耐久性,但是,很少有发表的数据表明配合剂对粘合的影响或说明配合剂与粘合体系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波拉公司最近推出一种新型自显影负片。在胶片中,未曝光区域的卤化银还原成低遮盖力的银,而曝光过的卤化银被还原成高遮盖力的银。底片是由涂有防光晕层的透明片基、负性乳剂层和明胶或乙烯醇的光学保护层组成。扩展纸由涂有酸酐聚合物,如:乙烯酸酐或马来酸酐聚合物丁酯中性层的片基,明胶  相似文献   

3.
钢丝粘合的中间层胶料性能取决于胶料配方。用于粘合的胶料需要比普通橡胶更高的硫黄用量。高硫黄橡胶的氧化是一种降解现象,而橡胶降解会导致胎面脱层。大多数氧是由于轮胎内部的橡胶氧化产生的。减少钢丝挂胶氧化的方法之一是用防氧气渗透的橡胶作为轮胎的气密层。卤化丁基橡胶是轮胎气密层配方的首选橡胶,因为卤化丁基橡胶具有出色的气密性,可以防止钢丝带束层挂胶的氧化。在气密层配方胶中采用100%卤化丁基橡胶可以提高轮胎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世界橡胶工业》2012,(6):59-59
具有良好层间粘接强度和耐油耐热性能的由无氟弹性体与含氟弹性体组成的贴合件 本贴压件适用于汽车配件,它是由不含氟弹性体和无机填料组成的第一层和经辐照硫化而成的含氟弹性体组成的第二层构成。二层的表面无需使用胶粘剂,只需通过硫化粘接即可。此种贴合件是一种电线包覆层,它包括由铜线导电体、85份丙烯酸酯橡胶和60份白炭黑组成的内胶层以及由可交联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组成的外胶层。内胶层和外胶层经硫化粘接起来。该电线包覆层具有高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5.
充气轮胎中的主要组分是胶料 ,可以把胶料看作是由两个互穿网络构成的 :聚合物网络和填充剂网络。填充剂网络由炭黑聚集体组成。聚集体表面为涡流层石墨晶体和无定形碳。聚合物网络由交联弹性体链组成。这些链的有关特性之一是存在残留不饱和度。弹性体链中存在的不饱和度使之能与炭黑表面相互作用 ,在最终胶料性能中起到重要作用。讨论了两种关系最为密切的相互作用。填充剂 填充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众所周知的 ,它们的效应有时称作Payne效应。聚合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有意义。评论了它们对轮胎滚动阻力和牵引性能的影响。已证实炭黑分散…  相似文献   

6.
国外专利     
自粘型建筑墙纸DE29609679(1996.5.31)自粘型建筑墙纸是由带冷粘胶的载体层和覆盖于胶层上的面层组成,接触胶层的载体层表面涂有隔离剂。该隔离剂是一种紫外线固化的有机硅氧烷徐料,由带有环氧基官能团的有机硅聚合物和阳离子型光敏剂经紫外线引发聚合而成。该墙纸用于建筑防潮,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用于人造牙的粘接助剂DE29715118(199761)该粘接促进剂(粘接助剂、底涂剂)可用于医学和工业领域特别适用于牙科,如补牙和人造牙等,用以改善牙齿与粘接剂之间的粘合性能。其生产方法为:在胶粘剂原蛋白、多肽、缩氨酸或氨基酸上…  相似文献   

7.
卤化丁基橡胶/天然橡胶共混胶的动态硫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内胎轮胎中,气密层一直使用的是具有优良气密性的卤化丁基橡胶。出于强度的考虑,外层的胎面,胎侧及胎体通常使用的是天然橡胶(NR)等二烯类橡胶。可是, 二烯类橡胶层与卤化丁基橡胶层的硫化粘合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提高粘合强度进行了卤化丁基橡胶与二烯类橡胶共混的试验,但从目前的现状来讲,并未同时达到充分提高粘合强度和保持高气密性的目的。最近,为改善与二烯类橡胶的共交联性,已开发出了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的溴化物,但使用这种丁基橡胶也未获得足够的粘合强度。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种可以剥离的粘接剂,用在PVC制品上,有足够的热封强度,由15~95份PVC树脂和85~5份乙烯聚合物分散液体所组成。配方: 30%固体含量的防护胶是由10:50:30:20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所组成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9.
<正>橡胶/金属复合材料组件常用于工程结构中,如汽车零部件、建筑、航空航天和工业生产中。组件由橡胶和金属骨架通过胶粘剂和底胶组成的双涂层体系粘合而成。底胶的主要功能是使金属骨架耐腐蚀。我们知道在常压条件下底胶粘附在金属骨架上的耐久性较高。但是,在恶劣条件下,例如在海洋环境中,耐久性往往不好。在这种情况下,金属骨架发生腐蚀反应后,粘合就会失效。我们最近的研究工作发现,失效是由样品处于含氧  相似文献   

10.
探讨空气弹簧胶囊帘线与橡胶的粘合性能。结果表明,帘线与氯丁橡胶(CR)胶料粘合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锦纶、聚酯和芳纶;胶料与帘线粘合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天然橡胶(NR)胶料、硫黄调节型CR胶料和非硫黄调节型CR胶料;覆胶锦纶帘布和聚酯帘布耐屈挠脱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一、轮胎具有良好耐臭氧耐屈挠疲劳和耐色变的胎侧胶Jpn. Kokai Tokkyo Koho JP 2 0 0 1,113,919(Cl.B6 0 C13/ 0 0 )本文介绍的这种轮胎有二层胎侧胶 (包括内层和外层 ) ,其中外层胶含有 4 0 %~ 90 %的不饱和二烯类橡胶 ,它选自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丁二烯橡胶和 10 %~ 6 0 %卤化C4- 7异单烯烃一对一烷基苯乙烯共聚物。胎侧胶由内层和外层构成 ,其中内层胶的硬度 (JISA)为 6 2 ,由 4 5份天然橡胶、55份丁二烯橡胶、6 0份炭黑和其他配合剂组成 ;外层胶的硬度(JISA )为 56 ,由 35份天然橡胶 ,35份丁二烯橡胶 ,30份EXXP…  相似文献   

12.
正轮胎的带束层由钢丝帘线与对应胶料压延覆胶而成,它存在于胎面和胎体之间,是半钢子午线轮胎的特有结构。作为轮胎的主要受力部位,承担约60%~75%的轮胎应力,起到固定胎体及增大胎面的刚性,缓冲外部冲击维持胎面的接触面,提高行驶稳定性的作用。半钢子午线轮胎一般由2~3层带束层组成,角度为20°~30°,安全系数一般大于10。  相似文献   

13.
前言热塑性弹性体 SBS 是一种既有聚苯乙烯(PS)的溶解性和热塑性又有顺丁胶(PB)的强韧性和回弹性的新型聚合物,这种特性是由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产生的。最简单的热塑性弹性体分子是由橡胶状中间段,同两个塑性的末端段组成,其示图如图1所示。这  相似文献   

14.
<正>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性能得到改善的低滚动阻力轮胎,其滚动阻力系数在10.5 kg/t以下,包括由具有分体结构的胎冠、胎肩和胎侧组成的胎面,所述胎肩由包含以下组分的橡胶组合物组成:0~30质量分数的顺式二烯烃弹性体;15~50质量分数的共聚二烯烃聚合物;8~30质量分数的炭黑;10~40质量分数的白炭黑和3.5~35质量分数的橡胶添加剂。本发明提供的低滚动阻力轮胎的胎肩由包含  相似文献   

15.
二(甲基)丙烯酸钙硫化的卤化聚乙烯聚合物据U.S.专利5298562报道,一种可硫化弹性体胶料,其中含有:(a)一种卤化聚乙烯聚合物;(b)一种由二丙烯酸钙和二甲基丙烯酸钙这组物质中选择的交联有效量的交联单体,(C)一种硫化有效量的能产生自由基的化合...  相似文献   

16.
姚钟尧 《世界橡胶工业》2005,32(2):20-23,60
该项发明主要涉及由氟代烃组成的热塑性硫化胶(TPV),它能解决诸如合成时TPV易粉化、熔融加工性能差和物理机械性能低下,不能承受后硫化加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无需借助于经化学改性的标准商品化氟弹性体,或不用具有特别硫化点的单体组分生产氟弹性体。该热塑性硫化胶由氟化的聚合物两相组成,它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和耐油性(包括在舍碱的油中)及易熔融加工性。此外,文中还介绍了它的生产过程。业已发现,可以通过应用氟弹性体组分获得两相组成,即二种和更多种氟弹性体的共混物,其中,至少有一种是亚乙烯基二氟/四氟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的氟弹性体。  相似文献   

17.
(第1 2章弹性体之间的聚合物共混和相溶剂) 9.弹性体之间的共混弹性体之间的共混使用很多,例如,天然橡胶(N R)与丁苯橡胶(SBR)等弹性体之间的共混是极其普通的。为此,笔者以使人感兴趣的文献为中心作一尽可能简单的概述。 9一l天然橡胶与一其他聚合物的共混 9一1一l夭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的共混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共混胶在苯-甲苯及异辛烷一甲苯系溶荆中的聚合物一溶剂相互作用参数用弗洛里一雷纳公式求出。这个相互作用参数取决于所用的溶剂,它与共混物组成成比  相似文献   

18.
可吸收振动的橡胶软管(以下简称为减振橡胶软管)是一种贴合结构的胶管,它由内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组成。内胶层为丁基橡胶或卤化丁基橡胶,外胶层则是二元乙丙橡胶(EPM)。该软管具有良好吸收振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王北海 《粘接》2007,28(3):59-61
胶粘剂、密封胶、油漆、油墨和底胶用UV固化型树脂;提高液体有机调色剂对聚合物基材粘附性的底涂剂;可涂漆型底胶系统;底胶组成;聚烯烃涂装用底胶组成;  相似文献   

20.
正Chemlok 205底胶层是一种常用粘合剂,通常与橡胶/金属粘合复合材料的面胶层一起使用。最新的研究表明,当其金属基材受到侵蚀时,独立使用的Chemlok 205会失效。推测这种失效是涂层由于降解造成的,其次是由腐蚀反应引起的阴极脱粘。进一步研究了阴极的极化作用对涂层的影响,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