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勃特沃茨和切比雪夫逼近的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使用Saber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对比了相同技术指标要求下的级联法实现和LC双边带载频变负阻法实现的有源低通滤波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CCM模式下的BUCK电压源为例,采用Saber仿真软件对电源控制环路进行辅助设计,并对BUCK电压源的输出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载变化的范围内,电压很快达到了预期稳态,这说明设计电源控制环路的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使用Saber软件对DC/DC开关电源进行开环仿真,输入电压波动时,输出纹波电压较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对系统进行小信号分析后,根据系统伯德图分析系统传递函数的结构形式,进行闭环反馈网络的设计。将闭环反馈网络加入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闭环反馈网络不仅使得输出电压迅速上升,而且减小了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最大限度地利用声能是提高声制冷机制冷系数的有效方法.本文对两种均匀声共振管中传播的声波进行声场分析,得到有关的声学数据,以寻求声压最大的条件,为声制冷机的应用推广提出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基于Saber的PWM整流器的控制,在分析了空间矢量PWM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Saber和MAST语言的空间矢量PWM波形的产生方法,并应用于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系统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EDA电子线路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特点、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论述了利用电子工作台进行电路仿真的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了电子工作台对实际电子线路进行仿真和分析的具体过程;说明了电子设计自动化仿真软件可使电子工程师从事电子产品设计时减少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及提高产品开发进程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金属切削有限元仿真的优势和理论方法.基于大变形有限元理论,建立了金属切削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通用的商业有限元软件实现了切屑形成过程的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可以比较直观看到应力,温度等在切屑形成过程中的分布和变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电气调速传动的主流——交流调速传动控制方式很多,交流步进传动是在运动控制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它基于位置和速度输出的控制,是一种新型传动控制方式.依据变频器的结构及同步电动机的电路与状态方程,运用电路电子仿真软件包ICAP对步进传动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交-直-交变换器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本文对传统的交-直-交变换器整流侧进行了改进,在引入开关函数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交-直-交变换器整流侧和逆变侧的数学模型,在控制系统上,对变换器集中采用SPWM控制,最后通过saber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控制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子工作平台对电子脉搏测量仪电路进行了调试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证明了电路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说明了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优化了电路设计,使参数选择趋于合理,为电子工程师从事产品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高强度放电(HID)灯采用电子整流器时可能出现的音频共振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子整流器电路.利用一低频信号对脉冲宽度调制(PWM)集成控制器内部的时钟信号进行频率调制,使得PWM集成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成为脉冲宽度和频率都随时间变化的高频信号,利用该高频信号来驱动高频变换器,抑制了HID灯的音频共振,实现了HID灯的稳定工作.该电子整流器电路结构简单,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利用该电子整流器电路的设计思想,开发适合控制HID灯以使其稳定工作的专用集成控制块,将对HID灯的发展与应用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MH灯作为一种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它具有显色性好,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等显著优点,是节能型电光源,已成为照明领域中极具竞争力的电光源。文章研究了高频MH灯电子镇流器,提出了它的电路的结构组成;利用PFC输出电压纹波作为灯电流频率和幅值调制的方法,有效抑制高频MH灯的声共振现;对变换器的输出采用闭环恒功率控制,继而设计了一台高频软开关电子镇流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设计中,开关损耗大、驱动复杂、启动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高压钠灯用电子镇流器电路。该电路成功的应用了L6560校正芯片和IR2155专用半桥驱动芯片,既简化了传统的驱动电路,又实现了变频调节,提高了启动速度,保证了灯功率的稳定。通过频率和辅助元件的设置,半桥逆变电路可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同时设计出可靠的、能产生3.5kV电压的启动电路,保证灯在热灯熄灭时,切断触发脉冲,而后自动恢复启动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镇流器性能优良,功率因数>0.99,启动时间<2.4min。  相似文献   

14.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造成的铁磁谐振过电压是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最常见和造成事故最多的一种内部过电压,一直以来还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法,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用非线性电路相平面的观点定性分析了初始相位对铁磁谐振的影响,并给出示例,说明铁磁谐振研究中数值仿真和实验的可比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将超声珩磨复杂声学系统中的各元件作为 1个整体来分析其振动的频率方程 ,是十分困难的 .根据局部共振原理 ,对超声珩磨复杂声学系统中的挠性杆 -油石座振动子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对超声珩磨声学系统各元件的设计与制造及提高缸筒类零件表面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成形极限图试验中观察得到了板料发生缩颈的2条判断准则:1.板料发生缩颈时凸模与板料接触力出现峰值;2.缩颈区域应变路径向平面应变状态发生突变,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建立成形极限图试验的模型,对不同尺寸的试件进行仿真,根据以上2种准则可以得到在不同应变状态下的缩颈应变成形极限和应力成形极限.在二维坐标系里标出得到的极限点并连成曲线,即为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得到的板料应变成形极限图(Forming Limits Diagram-FLD)和应力成形极限图(Forming Limit Stress Diagrmn-FLSD).通过与理论计算方法和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发现用该方法得到的FLD以度FLSD比理论推导出的更接近试验得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从成形极限图试验中观察得到了板料发生缩颈的2条判断准则:1.板料发生缩颈时凸模与板料接触力出现峰值;2.缩颈区域应变路径向平面应变状态发生突变.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建立成形极限图试验的模型,对不同尺寸的试件进行仿真,根据以上2种准则可以得到在不同应变状态下的缩颈应变成形极限和应力成形极限.在二维坐标系里标出得到的极限点并连成曲线,即为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得到的板料应变成形极限图(Forming Limits Diagram,FLD)和应力成形极限图(Forming Limit Stress Diagram,FLSD).通过与理论计算方法和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发现用该方法得到的FLD以及FLSD比理论推导出的更接近试验得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金属氢化物的氢压缩机是金属氢化物最有前途的应用之一。它具有从低温位热源中回收动力、对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等优点。以LaNi5合金为氢压缩机的工质,建立了考虑壁面对流换热系数、合金导热系数、热源温度等因素的能量分析模型,应用有限容积法对描述反应床与储氢罐间的动态平衡过程进行了离散求解,综合分析了其操作工况的改变,对单级氢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系统的优化措施。给定氢压缩机的压力比,氢压缩机存在最低热源温度;效率随热源温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冷源温度大约控制在285 K;给定冷、热源温度,合金导热系数与对流换热系数值亦存在最合适值;在给定工况及反应床尺寸下,储氢罐容积对压缩机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板材多点成形过程中成形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动力显式有限元格式,给出了多点成形中成形力的计算公式。对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圆柱面、球面及马鞍面三种典型形状的成形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力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成形过程中,随着基本体与板料接触数目的增多,成形力会越来越大。厚板成形、硬质材料成形时都将需要较大的成形力。由于变形的复杂性,成形双向曲率的目标面时所需的成形力明显高于单向曲率。这些结果对于选择多点成形设备、更好地控制板材多点成形过程以减少成形缺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液态金属磁流体发电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新型液态金属磁流体发电机的流动规律,对空载发电通道动力学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采用基于Fluent软件的感应磁场法和修正的K-ε湍流模型保证计算精度;对比分析近壁面和中心层的速度及电磁力分布;定义速度波动程度,选取不同物理参数,对发电有效段下游的速度剖面及其波动程度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发电有效段下游速度波动程度最大,速度剖面及其波动程度受发电通道参数的影响明显。当通道宽度相同时,相互作用参数决定速度剖面波动程度,相互作用参数与速度波动程度成正比;随着宽度增大,相互作用参数对速度波动程度影响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