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天然防渗土料一般无法满足200m级以上超高心墙堆石坝强度和变形的要求,在超高心墙堆石坝建设时通常采用掺砾对天然防渗土料进行改性,以提高心墙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在高地震烈度区,高心墙堆石坝的抗震安全性是重要问题,有效应力法是全面评价高坝抗震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方法,而目前尚没有振动孔压模型可直接用于高坝掺砾心墙料的计算。根据研究揭示的掺砾土料振动孔压增长的增长规律和材料动力试验,提出一个超高心墙堆石坝掺砾心墙料振动孔压模型,模型能真实反应材料动力特性,而且参数确定方便,计算效率高。将模型应用于长河坝心墙堆石坝,得到了大坝地震过程中振动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的分布规律,为类似高土石坝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糯扎渡水电站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m,为在建的强震区超高土石坝,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100年超越概率1%的基岩缝制加速度达0.436g。本文系统介绍了糯扎渡大坝的防震抗震研究成果及采取的抗震措施,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为了解模型坝地震残余变形的分布规律和破坏形态,进行了不同地震波输入的振动台试验.坝体的沉陷和水平变位总体量值很小,地震残余变形主要发生于下游坡河谷坝段附近;坝顶有少量沉降变形和下游坝坡浅层滑动,而上游坡未观察到明显的水平变位或沉陷;下游坝坡的颗粒松动,发生滚石或浅层滑动,并首先发生于坝顶河谷坝段附近,且随着地震动的加大,范围逐渐扩大,但没有发现深层滑动的迹象;坝体自振频率降低越多,说明振动对坝体造成的损伤越严重:双向或多向地震动输入不利于坝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高土石坝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土石坝离心模型试验技术,针对小浪底斜墙堆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选定模型率n-250,模型箱尺寸L×W×H=1100×208×500(nm);采用准相似级配法制备试验用坝壳堆石料和地基砂卵石料;依据模型与原型抗弯刚度相似的原则,试验中用铝板模拟原型混凝土防渗墙;用标点法测量坝体位移,电阻应变计测量防渗墙的应变。本文是上述工作的总结,详细叙述了模型设计,材料的模拟技术与量测技术。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土体流变机理,考虑时间效应,对以往的渗流监控模型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层递阶回归方法的土石坝渗流时变监控模型,并就某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且其预报能力较非时变模型强. 相似文献
14.
恰甫其海大坝沉降监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阿峰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9,33(2):58-61
为了有效地掌握土石坝的沉降状态,根据大坝沉降的监测资料,结合恰甫其海大坝工程实际,考虑库水位和时效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立土石坝坝体沉降的统计分析模型,通过实测值与模型值之间的对比判断大坝的沉降变化状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坝沉降状态正常,分析模型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李永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7,(4):66-70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模拟了某均质坝和斜墙分区坝混合坝的变形.结果表明,填筑施工期大坝坝体沉降已基本完成,蓄水对坝体沉降的影响较小.因筑坝材料、坝基岩土特性及坝体高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坝型间存在差异沉降,但填筑施工期已基本完成差异沉降,蓄水运行期的差异沉降增量很小,沿坝顶纵向的整体协调性较好,坝体在填筑期、蓄水期及运行期的整体稳定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6.
研制成功了一套土石坝离心模型溃坝试验系统,采用旋转接水环,确保了高加速度条件下溃坝试验过程中能持续提供足够的对坝体进行冲蚀的水量;先进的数据量测方法和图像采集系统能多角度捕捉和摄取土石坝的溃坝全过程,且该系统在高加速度和泥石流条件下能正常工作,利用该试验系统对最大坝高达32m的三种不同坝高均质土石坝开展了漫顶溃坝离心模型试验,清楚揭示了其溃决机理,研究了坝高对均质坝溃口发展规律和溃坝洪水流量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坝高的增加,溃口的纵向下切与溃口边坡的失稳坍塌速度明显加快,溃口流量过程线更为陡峭,峰值流量增大,且峰值流量出现时间更早,溃坝历时更短,因此,溃坝致灾后果将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18.
土石坝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能量原理说明了土石坝应力变形问题,即变形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问题离心模拟相似的有效性,并由此得出相似判据Cσ=1,Cε=1和Ct=1C^1l=n^2,还引述了务坪水库心墙堆石坝的离心模型试验成果,该坝最大坝高53m,建筑在湖积软土层上,坝基处理采用振冲法。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