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离异共析原理对SKS51钢进行快速球化退火处理(包括奥氏体化和等温球化两个阶段),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750,780℃)、奥氏体化保温时间(10,20 min)和等温球化温度(650,680,700℃)对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升高奥氏体化温度或延长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均会导致钢中片状碳化物增多,球化效果变差,硬度增高;经750℃×10 min奥氏体化后,随等温球化温度升高,SKS51钢中的球状碳化物含量增加,尺寸增大,硬度降低;经750℃×10 min+700℃×2 h快速球化退火后,SKS51钢中的球状碳化物最多,硬度最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一定成分(1.2%C,1.55%Si,0.6%Mn,0.04%S,0.03%P)的石墨钢在铸态及不同规范热处理后的耐磨粒磨损性能。结果指出,铸态的耐磨性最低;正火和780℃退火后870℃加热再150℃等温淬火的最耐磨.超过了经淬火及200℃回火的常用犁铧钢65Mn。150℃及200℃等温淬火后,具有最高的硬度(HRC62~63);而综合机械性能以300℃等温淬火为最好。根据金相组织和硬度值,论述了基体组织及硬度对钢的耐磨性的影响。证实了组织中有一定量残余奥氏体存在时,虽然降低了硬度,却提高了钢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热模拟、金相显微术、结合定量统计和TEM技术,研究了微合金钢奥氏体区变形后弛豫不同时间的组织演化及析出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弛豫工艺处理后,贝氏体、马氏体复合组织得到了有效细化,在850℃变形后等温弛豫60s~200s左右时,细化效果最佳.与此同时,应变诱导析出相亦能有效地钉扎位错,析出相的尺寸小于10nm.  相似文献   

4.
将表面渗碳处理的SAE8620轴承钢在855℃奥氏体化后,在225℃盐浴中进行等温淬火处理,再在225℃下进行回火处理,研究了等温淬火时间(7,21 h)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和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淬火7 h时试验钢表层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和碳化物,等温淬火21 h后表层组织中的马氏体消失,贝氏体板条平均宽度增加,针状贝氏体铁素体含量增加,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与等温淬火21 h相比等温淬火7 h试验钢的表层硬度更大,接触疲劳寿命也更长,这主要与其表层残余奥氏体含量更高、贝氏体板条平均宽度更小、表层硬度更大,可以更好地抵抗塑性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增岐  常保良 《轴承》1991,(2):14-17
洛阳轴承研究所和有关轴承钢生产厂联合开发了轴承钢GCr18Mo新钢种。经过大量的热处理工艺试验,GCrl8Mo钢热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淬火温度850~865℃、回火温度160~220℃;贝氏体等温淬火时,加热温度为850~875℃、等温温度210~230℃和等温时间4h。该钢种淬透性能好,可用于制造轧机轴承。附图4幅,表3个,参考文献3篇。  相似文献   

6.
将Fe-0.05C-1.3Mn-0.35Ni-0.3Si-0.25Mo超低碳钢在850℃压缩变形后,分别进行了高温停留+直接冷却、高温停留+等温、直接等温和直接冷却等4种处理,研究了不同方式处理后试验钢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硬度,分析了高温停留对该钢中温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冷却处理相比,高温停留使试验钢的中温相变易于发生和进行,且钢的硬度水平较高;高温停留处理使变形形成的位错纠缠变成位错胞结构,有利于束状贝氏体的形成,致使试验钢的硬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4Cr13塑料模具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研究了该钢的等温相变规律,分析了经过不同工艺固溶(1 010~1 090℃保温2,3 h)和球化退火(905℃×2 h奥氏体化和700~770℃保温5,8 h等温球化)预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并获得最优工艺。结果表明:在725℃下试验钢的珠光体形核孕育期最短;经1 010℃固溶处理后,组织中存在大量球状碳化物,当固溶温度为1 070~1 090℃时,碳化物基本溶解,马氏体板条束明显粗化,最优固溶工艺为1 050℃×3 h,此时碳化物占比较低且弥散分布;随着等温球化温度升高,链状碳化物数量先减少后增多,并且保温8 h后球状碳化物的分布更均匀;1 050℃固溶3 h+905℃×2 h+750℃×8 h球化退火后试验钢的球化效果最好,直径小于0.5μm的碳化物占比约为78.92%,硬度最低,约为192 HBW。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4SiMnMoV钢连续和等温转变形成的粒状贝氏体组织的性能,回火后粒状贝氏体组织的室温和高温性能。粒状贝氏体组织回火后在室温时的韧性低于回火马氏体,但高温时具有较高的韧性。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至250℃左右)回火后的拉状贝氏体韧性接近或超过回火马氏体组织的韧性,并没有兰脆产生(或不明显)。试验温度超过550℃时,各种回火组织的韧性均急剧上升。在100℃~500℃时回火后粒状贝氏体除具有良好的韧性外,强度也稍高于回火马氏体。从而指出大型锻模予热到100℃~250℃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等温淬火(包括分级淬火 Marguenching)是根据钢的等温转变曲线的知识,将奥氏体化后的工件淬入珠光体转变温度以下一定温度的热浴中等温足够的时间,使工件获得细珠光体,贝氏体以及马氏体组织,然后把工件取出在空气中冷却或加上一道回火工序,根据工件要求的力学性能不同(等温淬火所得到的组织不一定是马氏体,这是与其他淬火方法不同的地方),等温温度的选择分别在 C~C 曲线的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由于等温温度不同,所得到的组织状态也不同,所以,严格地说,等温淬火应根据等温处理后的组织状态进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手工焊接2205双相不锈钢接头进行1 050℃固溶处理,随后在850℃进行不同保温时间的时效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接头各区域组织演变特征及σ相的分布情况,利用硬度仪、拉伸和冲击试验机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并借助扫描电镜分析冲击断口形貌与断裂机制。结果表明,焊后1 050℃固溶处理可有效改善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在850℃时效处理后,母材区、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均有σ相沿铁素体与奥氏体晶界析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σ相向铁素体内部长大,且含量增加,其中焊缝区对σ相的析出行为最为敏感;接头各区域中σ相的析出使母材区和焊缝区的硬度值增加明显,且焊缝区的硬度增长较快;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由于脆性σ相的析出有所提高,但塑性和冲击韧度显著下降;冲击断口的断裂机制由固溶态的混合断裂向时效处理后以解理断裂为特征的脆性断裂转变。  相似文献   

11.
690合金等温热处理过程中晶界碳化物和贫铬区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690合金固溶处理(1020℃/15min)后在不同温度(650℃,715℃,800℃)和不同时间(1~40h)等温热处理的晶界碳化物析出行为和贫铬区演化状况,总结热处理工艺参数对碳化物和贫铬区的影响,指出贫Cr区是由碳化物的析出长大行为与原子迁移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从微观组织变化角度确定最佳的热处理制度。研究结果表明,800℃等温热处理时碳化物在晶界两侧同时析出;715℃/10~20h时晶界附近铬分布最为平缓。690合金最佳等温热处理制度为715℃/10~20h。  相似文献   

12.
45钢热处理工艺和化学成分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45钢的热处理工艺(850℃±30℃)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机械性能(σb、σs、δ5、ψ)与主要化学成分(C、Si、Mn、S、P)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汽车拉索的拉脱力,在250℃下对汽车拉索35钢接头进行不同时间的保温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热处理后钢接头及其表面镀锌层显微组织的变化,并进行了拉脱力测试。结果表明:在250℃下随保温时间延长,钢接头组织中片状珠光体逐渐球化,使钢接头硬度降低,塑性变形能力增强,最小拉脱力增大,保温6 h后就能达到安全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14.
采用Gleeble-1500D型热力模拟试验机对DP980钢在不同温度(750,850,950℃)下保温2min,然后以不同的冷速(10,20,50℃·s~(-1))进行冷却,之后进行变形量为0.2%和2%的预应变,再进行170℃×20min的烘烤硬化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冷速对DP980钢烘烤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P980钢具有较高的烘烤硬化性能,烘烤硬化处理后,铁素体中析出很多尺寸为10~20nm的析出相;当热处理温度为750℃和850℃时,烘烤硬化值随冷速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热处理温度为950℃时,烘烤硬化值随冷速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在相同的冷速下,烘烤硬化值受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很大,且冷速越大,影响也越大;当热处理温度为850℃、冷速为50℃·s~(-1)时,烘烤硬化值最高,此时的组织为细小的马氏体板条和铁素体。  相似文献   

15.
800MPa级冷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自动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新开发的800 MPa级相变诱发塑性钢的CCT曲线,据此制定了12种工艺对试验钢进行退火处理;通过拉伸试验测定了经不同工艺退火处理试验钢的力学性能,确定出了最优热处理工艺;对经最优工艺退火处理钢的显微组织和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工艺处理钢均获得了800 MPa以上的抗拉强度,获得最佳综合力学性能(强塑积最大)的热处理工艺为830℃退火120 s后,先以20℃.s-1的速率缓冷至700℃,再以40℃.s-1的速率冷至400℃,并在400℃等温处理400 s,最后以20℃.s-1的速率冷至室温;经最优工艺退火处理后钢的显微组织为50%铁素体+38%贝氏体+12%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主要分布在铁素体晶界处,或铁素体与贝氏体的晶界处,还有小部分存在于大的铁素体晶粒内;在拉伸过程中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相变大部分发生变形量为10%~20%阶段。  相似文献   

16.
恒温保持对12Cr1MoV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恒温保持时间(0~1500h)对12Cr1MoV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恒温保持时间的延长,12Cr1MoV钢的显微组织由回火马氏体转变为低碳板条束贝氏体,σb升高;σ0.2、δ、φ、CVN先降低后升高,在恒温保持500h取得最小值,材料最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7.
对Fe-44%C超高碳钢奥氏体化后分别进行直接淬火、中温(150,175,200,225,250℃)等温淬火不同时间及退火处理,主要研究了中温等温淬火后的显微组织以及中温等温时贝氏体束的形成模式。结果表明:试验钢在低于200℃的中温等温时形成了独立分散的棒状贝氏体,高于200℃时形成了贝氏体束,其由新生贝氏体棒在已生成的贝氏体棒侧部平行长成演变而来;贝氏体棒中的碳固溶度高于珠光体铁素体中的,且随着中温等温温度的降低,贝氏体棒中的碳固溶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回火温度(550~640℃)、不同脉冲次数(1,2次)和脉冲持续时间(60~180ms)下对热轧态35CrMo钢分别进行传统淬火+传统回火、电脉冲淬火+传统回火、传统淬火+电脉冲回火处理,对比研究了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电脉冲淬火+550℃传统回火、传统淬火+1次电脉冲回火以及传统淬火+2次电脉冲60ms回火处理后,试验钢的组织与传统淬火+传统回火处理后的相似,均由马氏体和碳化物组成;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电脉冲淬火+传统回火处理后的组织中出现层片状索氏体,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增大;电脉冲淬火或回火均能提高试验钢的强塑性,电脉冲淬火+580℃传统回火处理后的强塑性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消除08钢制滚针轴承保持架气体软氮化(ANCT)后存在组织分布不均匀、性能达不到要求等缺陷,在前期奥氏体区软氮化工艺试验的基础上,选择180~300 ℃回火温度进行回火处理.通过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检测,分析回火工艺对工件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热处理工艺为:ANCT三区温度为850 ℃→750 ℃→620 ℃,氨气流量为18.5 L/min,乙醇滴量为5 mL/min,油淬,250~300 ℃回火,水冷.经此处理后,白亮层和马氏体层的平均厚度分别为8 μm和26.3 μm,心部晶粒组织的平均尺寸为6.3 μm,达到提高表面耐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工艺对22Cr双相不锈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雒设计  王荣 《机械工程材料》2007,31(2):13-15,52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固溶处理、固溶处理 时效处理)对22Cr双相不锈钢板材显微组织、脆性析出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22Cr轧制板材在1 150℃以下固溶处理后,组织为由典型的α、γ两相组成的条状组织;经1 150℃固溶处理后,γ相已基本变成块状分布;在950~1 150℃固溶时,α、γ两相含量随固溶温度呈良好的直线关系.经1 050℃固溶处理后,在850℃进行时效处理,从α相中析出脆性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脆性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