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电器》2010,(7):66-66
2010年3月10日,北京市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项目颁奖会在北京教育学院召开。“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各区县在北京教育学院初娜娜教授团队带领下,在全市开展了扎实成效的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同时,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子课题单位,获得2007~2008年度全国研究与试验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现急需弄清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已进行了哪些重要研究,取得了哪些重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意义如何.全面回顾与总结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历程与全貌,在比较中发现不足,并试图找准新的研究切八点,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张斌 《中外电器》2012,(7):239-239
电子教档最初用于探索和尝试在教育教学中进行评价。通过不断研究发现,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电子教档”对于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而教师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平台,出现了目标偏离、流于形式,内容陈旧、手段落后,忽视教师主体,负担较重等问题。为了改变现状,教师培训应立足教师需求,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同时开展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而教师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平台,出现了目标偏离、流于形式,内容陈旧、手段落后,忽视教师主体,负担较重等问题.为了改变现状,教师培训应立足教师需求,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同时开展校本培训.  相似文献   

6.
徐克峰  吴江宁 《中外电器》2011,(20):110-111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为校本教研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发展平台,但在很多学校中信息技术却游离在教师成长的核心之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切实有效地建立教师“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并不断完善在校本教研中运用信息技术评价教师的机制,是摆在每—个教育者面前亟待研究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转型与发展,从而为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和政策发生相应的变革提供了空间和条件。教师专业化、终身教育、教育均衡发展三大理念已经成为研究和制定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依据。其中,教师专业化理念表现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以及专业的认证制度等方面;终身教育理念强调教育需有连续性和整体性;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主要在于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区域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化的涵义及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专业化之路是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一支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本试图从理论上揭示教师专业化的涵义及标准,以期对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陆瑛  ;黄利锋 《中外电器》2008,(10):99-100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师生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学校信息中心在2005年下半年就开通了教研博客和学生博客平台。在经过初步的实践后,学校决定以课题的形式来进行专项应用研究,申请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并结合学校课程改革工作,本着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原则,利用Blog在课题研究、条线管理、教研组博客、班级博客、网络探究等方面作了很多开创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聚焦跨越式     
“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课题(以下简称跨越式)以“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主持,至今已历时七年有余。课题实施过程中,何克抗教授带领由教授、讲师、博士、硕士等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50多人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一线,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英语等各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目前,该课题不仅在各级各类课题校中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更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研究与推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栏目将以学科为主线,系列地推介跨越式的研究成果,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精品课例及点评等内容。本期以项目主持人和实验教师两种不同的视角,对跨越式课题作一个整体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刘开 《中外电器》2010,(3):99-101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的品质,以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效促进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在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区域研究》总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究与实践。在课题研究中,向着为中小学师生提供适用、够用、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两年来我们努力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2.
《中外电器》2008,(9):48-51
由于跨越式课题在国内外的重大影响,2006年5月,香港著名慈善家、中华海外联谊会名誉理事梁洁华博士及其他一些热心中文教育的知名人士,与北京师范大学一起共同创立了“大中华跨越式教学基金会”,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教授及其团队,在香港开展“资讯科技环境下中文教学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并以香港顺德联谊总会梁洁华小学作为第一所试验学校,开始了该项课题在香港地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综合提出了“整合学习、学会发现、异步设计、同步激励、优化发展”的观点;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可持续发展、最近发展区科学发展、最近发展区人文发展及人文发展观,并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应当使人的人文发展和科学发展统一,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人的优化发展,才是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我们还依据异步教学设计的思想,提出了异步训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研兴教和科研兴校理念以及研究型教师培养理念的不断深入,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引领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积极手段,教师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实践创新的有效方式,我社“十五”期间组织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全国有200多所大中小学和研究单位参与。山西阳泉教育学院是其中之一,该院课题组多次获得总课题组表彰,他们不仅能够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做到积极认真对待,深入细致研究,而且在结题之后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热忱,继续对课题研究和教育现状问题进行着更深层次的反思和追问探讨。为使得课题研究进一步扩大影响和推广应用,他们还进行了积极主动的科技查新工作,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权威查新机构的认定,本栏目将分期连续介绍其研究成果和经验做法,以供开展课题学校和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学研究在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个体经验中构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助于青年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与情意获得发展。青年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教师正确认识教学研究的目的,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高等学校也应构建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平台,推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和对新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水平测评,在"专业+辅修"教师教育模式下,教师专业化进程周期缩短,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相对高于同时期的熟练教师,整体上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呈上升趋势。因此,"专业+辅修"教师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师专业胜任能力,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师教育模式,也是在转型时期对于综合性或多学科性高校如何进行教师教育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和对新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水平测评,在"专业+辅修"教师教育模式下,教师专业化进程周期缩短,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相对高于同时期的熟练教师,整体上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呈上升趋势。因此,"专业+辅修"教师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师专业胜任能力,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师教育模式,也是在转型时期对于综合性或多学科性高校如何进行教师教育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在课程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杠杆,使教师的工作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扩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北京市的一系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面向全体教师,重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的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具体、可操作,同时又是有效的方法。本文将结合一名生物课教师在培训中的学习、实践,来探讨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香坊区的名校众多,基础教育优势明显,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香坊区教育局和信息技术管理中心开始思考如何能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从2007年开始,在原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香坊区教育局全面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工程,畅通网络渠道,依托资源优势,建设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努力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香坊区做了很多工作,这里只介绍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高位均衡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①行动研究式发展;②信息化发展;③开放式发展;④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