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7,(34):55-58
目的:探讨冰袋冷敷预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股动脉鞘管拔除相关疼痛和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PC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冰袋组两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在股动脉鞘管拔除前,给予常规告知和心理护理。冰袋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于股动脉鞘管拔除前先给予股动脉穿刺局部20 min的冰袋冷敷处理。两组均在PCI术后4 h,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予以拔除股动脉鞘管。采用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股动脉鞘管拔除前即刻(T_1)、拔除过程中(T_2)以及拔除后局部按压时(T_3)疼痛评分情况,记录比较两组止血时间、股动脉鞘管拔除后渗血、血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和T_1时间点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冰袋组T_2[(3.2±1.6)分vs(5.8±2.5)分]、T_3[(3.4±1.5)分vs(5.9±2.7)分]NR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t=4.798,P=0.000;t=4.433,P=0.000),止血时间显著缩短[(6.5±1.9)min vs(8.5±2.3)min,t=3.672,P=0.001],股动脉鞘拔除后渗血、血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3.3%vs 20.0%,x~2=4.043,P=0.044)。结论:局部冰袋冷敷预干预可以有效减轻PCI患者股动脉鞘管拔除相关疼痛,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出血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8):144-145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176例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86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9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LA组为(90.5±22.4)min,OA组为(91.8±28.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术中出血量:LA组较OA组少[(10.6±7.5)mL vs(23.8±6.2)mL,P=0.02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LA组较OA组短[(29.4 h±3.8)h vs(48.3±7.4)h,P<0.001];术后住院时间:LA组较OA组短[(6.1±2.2)d vs(11.6±3.2)d,P<0.001];术后24 h镇痛药物应用:LA组15例,OA组78例(P<0.001);切口感染:LA组3例,OA组27例(P<0.001);术后肠梗阻:LA组1例,OA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术后腹腔脓肿:LA组1例,OA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LA是治疗成人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3):473-476
目的:观察四逆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汤治疗,方药组成:炙甘草6 g,生附子10 g,干姜6 g。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等的变化情况,以及比较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1个月内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电图的ST段弓背抬高最大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T段回落最大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ST段回落最大幅度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但观察组患者的RA发生率(48.48%)明显低于对照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血、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结论:四逆汤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及时恢复缺血心肌再灌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功能,降低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且符合重症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除外急诊科内死亡以及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的79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门诊部体检的4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抽血化验IL-6、TNF-α、心肌肌钙蛋白T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549.3±48.7)pg/m L,肌酸激酶同工酶(197.8±38.1)U/L;IL-6(471.2±69.8)ng/m L,TNF-α(40.1±17.8)ng/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肌酸激酶同工酶与IL-6或TNF-α之间的r值分别为0.912或0.961,心肌肌钙蛋白T与IL-6或TNF-α之间的r值分别为0.958或0.943,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均<0.001)。结论 IL-6和TNF-α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害相关,若能抑制两者在血液中的高浓度表达,则有可能减轻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0):45-46
目的:评价主动脉阻断后经主动脉根部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拟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P组,每组30例。在体外循环下,P组于阻断升主动脉后,立即经升主动脉根部注射葛根素注射液5mg/kg,随后灌注4℃高钾(K+浓度22 mmol/L)含血心脏停搏液20 mL/kg;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随后灌注4℃高钾(K+浓度22 mmol/L)含血心脏停搏液20 mL/kg,两组患者每30 min复灌不含葛根素的相同成分含血心脏停搏液10 mL/kg。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即刻(T1)、主动脉阻断后4 h(T2)和术后24 h(T3)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8 mL,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活性。记录阻断升主动脉至心脏停搏所用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心脏复跳期间利多卡因使用剂量及术后2 h多巴胺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P组心脏复跳期间利多卡因用量和术后2 h多巴胺用量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组T2T3时血浆cTnI、CK和CK-MB的活性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阻断后经主动脉根部注射葛根素注射液可减轻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骨折患者椎体几何学畸形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和止疼状况及椎体几何学形态变化情况。结果PVP组手术正常形态及矫正率为18.3%,明显低于PKP组36.7%(P<0.05);同时两组患者手术后椎体压缩后凸成角畸形方面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PKP组明显优于PVP组(P<0.05)。PVP组手术后VAS评分(2.33±0.92)明显低于术前(7.76±0.99)(P<0.05);PKP组术后VAS评分(2.35±0.91)明显低于术前(8.01±0.89)(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几何学畸形完全恢复正常态患者VAS评分为2.59±0.91,未完全恢复患者VAS评分为2.30±0.9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压缩椎体骨折患者采用PVP、PKP手术治疗,均能达到较好的止疼效果,促使患者部分伤椎体恢复正常;在椎体几何学畸形矫正方面,PKP明显优于PVP,针对椎体严重畸形的患者,建议运用PKP来治疗。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1):16-17
目的:观察REM-PCL对体外循环(CPB)中犬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12只犬随机分为REM-PCL组(RP组,n=6)和对照组(C组,n=6)。RP组和C组分别于CPB前静脉注射0.2 mg/kg REM-PCL及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转机前、缺血60 min、再灌注30 min和60 min时,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心肌线粒体线粒体肿胀度(MSD)。结果:与转机前比较,两组缺血后T-AOC、GSH-PX及SOD均降低,MDA和MSD含量均升高(P<0.01);再灌注后C组T-AOC、GSH-PX及SOD均降低(P<0.01),MDA和MSD含量均升高(P<0.01);再灌注60 min时RP组T-AOC、MDA、MSD、GSH-PX及SOD与转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60 min和再灌注后RP组MDA和MSD含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1),T-AOC、GSH-PX及SOD均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REM-PCL预处理可通过提高CPB中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来减轻心肌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3):130-132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STEM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ST段回落≥50%率、ST段完全回落率、冠脉再通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STEMI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心电图ST段的回落及血管再通,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9):52-5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心肌标志物的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59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56例的血浆D-二聚体和几种心肌标志物进行检测,并与同时选取的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其中D-二聚体由法国Stago-STA-R全自动血凝仪完成;以双向测流免疫法检测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globi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UAP组的D-二聚体水平为(11.6±7.3)mg/L、cTnI(0.24±0.15)ng/mL、CK-MB(16.3±7.3)ng/mL、Myoglobin(160.6±42.1)ng/mL;NSTEMI组分别为(13.9±6.7)mg/L、(0.38±0.35)ng/mL、(21.3±16.9)ng/mL、(183.4±48.9)ng/mL;STEMI组分别为(19.2±6.9)mg/L、(5.30±3.61)ng/mL、(50.3±18.6)ng/mL、(238.3±58.6)ng/mL。三组的血浆D-二聚体和几种心肌标志物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TEMI组各指标水平与UAP组、NSTEM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几种心肌标志物在辅助诊断UAP、NSTEMI、STEMI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9):33-35
目的:分析和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的心室率、RR间距的变化范围及QRS波的形态。结果:入选病例的心室率范围为160230次/min,平均180次/min,当心室率>180次/min时,各导联均看不到f波;RR间期的变化范围为210230次/min,平均180次/min,当心室率>180次/min时,各导联均看不到f波;RR间期的变化范围为210760 ms;QRS波群大多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少数呈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结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为:极其快速的心室率、RR间期绝对不等、QRS波群宽大、形态多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6):32-37
目的:探讨心肌酶和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心肌损害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肝炎组35例和肝硬化组25例,另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T(hs-TNT)及NT-pro BNP测定。结果:三组间心电图异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K-MB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pro BNP慢性肝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CK、hs-TNT、NT-pro BNP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发生心肌损伤,但肝硬化患者心肌损害更加严重,且合并潜在的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15):54-57
目的:探讨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头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偏头痛复发率、脑卒中发病率及高血压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头痛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偏头痛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操作简单,对患者不会造成侵入性伤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 T 波峰-末间期(Tp-Te 间期)和 Tp-Te 离散度(Tp-Ted)进行测定,探讨心肌缺血与Tp-Te 间期、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关系,寻找一种便捷的观察指标。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并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5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者)56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量2组 Tp-Te 间期和 Tp-Ted。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 Tp-Te 间期显著延长,Tp-Ted 明显增大(P <0.05)。结论心肌缺血时,Tp-Te间期和 Tp-Ted 均增大,Tp-Te 间期和 Tp-Ted 可作为反映跨壁复极离散度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6):24-28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抗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选取出生1~3 d的Wistar乳鼠32只,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心室肌细胞,于培养的第3天,换成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然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TH组(PTH 10~(-7) mol/L)、PTH+穿心莲内酯组(穿心莲内酯10~(-5) mol/L)、PTH+穿心莲内酯+MVA组(MVA 10~(-4) moL/L),每组8只。穿心莲内酯预先孵育1 h,PTH及MVA均孵育24 h。分析PTH对心肌细胞直径、~3H-亮氨酸(Leu)掺入率、单个细胞蛋白含量、心房利钠肽(ANP)、B型利钠肽(BNP)含量的影响;分析穿心莲内酯对肥大心肌的保护作用;分析MVA对穿心莲内酯的拮抗作用;分析各组对心肌细胞K-Ras、ERK1/2、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PTH组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3H-Leu掺入率、单个细胞蛋白含量、ANP含量、BN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穿心莲内酯组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小于PTH组,~3H-Leu掺入率、单个细胞蛋白含量、ANP含量、BNP含量均低于PT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穿心莲内酯+MVA组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大于PTH+穿心莲内酯组,~3H-Leu掺入率、单个细胞蛋白含量、ANP含量、BNP含量均高于PTH+穿心莲内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的相对表达量均为1,PTH组K-Ras、ERK1/2和p-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穿心莲内酯组K-Ras、ERK1/2和p-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T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穿心莲内酯+MVA组K-Ras、ERK1/2和p-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PTH+穿心莲内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5) mol/L穿心莲内酯能有效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同时还能抑制K-Ras、ERK1/2和p-ERK1/2蛋白的表达,使用MVA后能使K-Ras、ERK1/2和p-ERK1/2蛋白的表达再次增加。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29):1-3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心肌桥相关粥样斑块的特性,探讨其与心肌桥的关系。方法:选取近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CT检查数据,根据左前降支有无心肌桥及是否合并粥样斑块分为肌桥组(左前降支心肌桥合并粥样斑块)、斑块组(左前降支仅有粥样斑块)及对照组(左前降支无异常),比较各组数据。再将肌桥组患者根据心肌桥近侧段血管粥样斑块处管腔狭窄程度分组分析斑块特性与心肌桥的关系。结果:肌桥组34例,心肌桥均为单发,位于血管近段3处,中段30处,远段1处,合并有粥样斑块40处,位于血管近段36处,中段0处,远段4处;斑块组77例,粥样斑块84处,位于血管近段55处,中段27处,远段2处;对照组57例。肌桥组与斑块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斑块性质、长度、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肌桥组患者左前降支近段血管易形成粥样斑块(P<0.05),心肌桥近侧段血管粥样斑块处管腔狭窄程度与患者年龄有关(P<0.05),而与斑块性质和长度、肌桥长度及壁冠状动脉类型无关(P>0.05)。结论:合并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在各种危险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心肌桥近侧段血管易形成粥样斑块,斑块处管腔狭窄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与斑块及心肌桥本身的特性无关。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1):2226-2228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脏彩超、心电图和血清酶谱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患者106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2 g,党参9 g,生地黄20 g,阿胶6 g,桂枝9 g,麦冬6 g,麻子仁6 g,生姜9 g,大枣20 g,丹参6 g,当归6 g。)治疗,水煎,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脏彩超、心电图和血清酶谱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8.67%高于对照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心电图、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彩超、心电图、血清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心肌缺血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心肌酶和血清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5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描记术中心电图变化.假手术组:开胸,分离左冠状动脉并穿线,不结扎,旷置225 min;再灌注组:缺血45 min,再灌注3 h,灌注前1 min将生理盐水按0.2 mL·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低剂量组:再灌注前1 min,将依达拉奉按3 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中剂量组:灌注前1 min将依达拉奉按6 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高剂量组:灌注前1 min将依达拉奉按9 mg·kg-1经右股静脉注入.于再灌注末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心肌组织Ca2+、SOD、MDA及Na+-K+-ATPase 、Ca2+-ATPase的含量或活性.结果 再灌注组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相比,再灌注后ST段回落程度较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例数稍高,但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明显低于再灌注组(均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再灌注组血清肌钙蛋白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灌注组心肌组织MDA活性、Ca2+含量明显增高,SOD活力及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均P<0.05);与再灌注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MDA活力及Ca2+含量降低,SOD活力及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在再灌注前注射依达拉奉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是有效地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6):112-113
目的:了解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34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4有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有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大、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梗阻部位以下壁梗死较多,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根据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急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2)
目的探讨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小鼠心肌肥厚(hypertrophy)中核仁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体重18~22 g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生理盐水组、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ISO每天100 mg/kg)、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ISO每天150 mg/kg),连续注药1周后,称体重(BW),从心脏取血测定MDA、LDH和CK含量,取全心称重(HW);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检测核仁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1)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心肌纤维增粗,心肌细胞呈束状分布,排列较整齐,而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心肌纤维增粗,排列紊乱,纤维组织增生,染色不均匀。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心脏重量参数HW/BW显著增加(P<0.05);(2)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大、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血清MDA、LDH、CK含量升高(P<0.05);(3)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心肌核仁素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心肌核仁素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中核仁素的表达上调,而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中核仁素的表达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0):49-56
目的:探讨脑保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的药物后处理是否对急性心肌缺血溶栓后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有溶栓适应证且行静脉内选择性尿激酶溶栓治疗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在溶栓前以及治疗后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共14 d。对照组用等量安慰药静脉滴注。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比较ST段再抬高、再灌注心律失常及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情况。冠脉CT测定血管再通情况及4周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T段再抬高、再灌注心律失常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管再通率6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4周病死率1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室性早搏、窦性阻滞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急性缺血的心肌,在再灌注前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药物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的能力。溶栓前以及治疗后给药对急性缺血性心肌的保护效果显著,依达拉奉注射液可能是一种新的心血管临床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