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丛式井开发低渗透油气田可以降低钻井成本和提高油气井产量,防碰绕障技术是丛式井钻井成败的关键。介绍了丛式井防碰扫描的原理方法、扫描参数的计算阱及具体应用,可以利用该方法对各井眼的空间关系及钻头运动趋势作出预测,从而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井眼相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井数量不断增多,地面大建筑物多,导致定向井比例越来越大,地下井网密集、井眼轨迹复杂,钻新井过程中很容易新井井眼轨迹与老井井眼轨迹相碰造成两口井同时报废,而且多套井网同时开采,井网密度大,井距小,常规钻井不能保证注采关系,我们必须要求钻定向井时加以条件限制(采取五段制)以及防碰设计,由于条件复杂利用以往的二维设计已经不能有效、合理的设计出最佳的井眼轨迹,为了有一个更清晰的井眼轨迹设计,我们在以往钻井公司二维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三维可视化空间漫游设计。该项成果已经得到实际中,并且对矿区内的和谐发展、油田老区二次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老井数量不断增多,地面大建筑物多,导致定向井比例越来越大,地下井网密集、井眼轨迹复杂,钻新井过程中很容易新井井眼轨迹与老井井眼轨迹相碰造成两口井同时报废,而且多套井网同时开采,井网密度大,井距小,常规钻井不能保证注采关系,我们必须要求钻定向井时加以条件限制(采取五段制)以及防碰设计,由于条件复杂利用以往的二维设计已经不能有效、合理的设计出最佳的井眼轨迹,为了有一个更清晰的井眼轨迹设计,我们在以往钻井公司二维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三维可视化空间漫游设计。该项成果已经得到实际中,并且对矿区内的和谐发展、油田老区二次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乐东A井位于莺歌海盆地,是一口高温高压预探井。最终完钻井深5057m,井底静止温度是210℃,是近年来海上固井应用的最高温度。针对现场需要,本文研制了密度为1.90g/cm~3至2.1g/cm~3的耐高温水泥浆体系。该体系选用AMPS类缓凝剂与有机酸复配的缓凝剂提高水泥浆的耐温性,能耐温至230℃;选用分散型高温降失水剂与防窜型降失水剂同时使用,两种降失水剂协同作用,大幅度提高水泥浆控失水能力以及防窜能力。实验表明,水泥浆稠化时间规律性好、抗高温控失水能力强、体系稳定性好、在200℃下,强度发展好,防窜性能SPN值小于3。同时研究了体系与隔离液的相容性。应用效果表明,设计的耐超高温水泥浆保证了该井高温高压固井作业质量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原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大,石油钻采工程随之增多。在石油钻采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大量的橡胶制品,如固井胶塞、橡胶封隔器等等,这些橡胶制品均在石油钻采中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基于此点,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橡胶制品的分类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细致分析了橡胶制品在石油钻采工程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海上老油田丛式井网再加密钻完井技术研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稠油油田在进入开发中后期,逐步暴露出注采矛盾突出、层间和平面上储量动用差异大、单井控制储量过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较低、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针对中国海油稠油开发面临的挑战,首次提出海上油田大规模综合调整研究,由于海上油田特殊的开发方式,陆地油田综合调整工作中成熟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无法复制到海上油田,海上油田整体加密调整技术研究面临诸多技术难点。因此,本次研究结合老油田的特点,针对老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渤海油田应用丛式井网再加密钻井防碰技术、强封堵性钻井液体系、高温韧性固井防窜漏水泥浆体系、弱凝胶封堵性完井液等技术方案,解决了老油田丛式井再加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钻完井难题,整体加密调整实施效果良好,采收率大大提高,为今后类似老油田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滨南660—665块整体压裂中优选了压裂液、支撑剂体系,配套应用了分段加砂和油层暂堵技术,油井投产整体压裂,在产能建设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灰色系统在固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固井质量预测,建立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的固井质量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灰色系统对影响固井质量的众多因素做关联分析找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依据主要因素建立G(1,N)灰色预测模型对固井质量进行了多因素影响下的系统预测。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港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储层薄、低压、低渗、高含水、储采失衡等问题日益凸现,这些薄差油气田的油层分散、层间跨距无序,普通压裂技术已无法满足高效开采的需求。近年来,连续油管固井滑套压裂工艺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方法。房1L井位于六间房油田中102X1井区,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选用连续油管OptiPort固井滑套分段压裂技术,由连续油管依次打开固井滑套,以套管注入方式逐段进行加砂压裂,投产周期短效果良好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10.
埕海一区人工岛河北省黄骅市关家堡村以东的滩涂~水深4m的极浅海地区,为实现海油路采,庄海8断块的井都为大位移井,泥浆是钻井的血液,优质的钻井液在次显得更为重要。BH-ERD钻井液以良好的润滑性、防塌性、携砂性、以及稳定的抑制性,满足了大位移井的施工要求,在施工的12口井中,事故复杂率为零。  相似文献   

11.
长庆油田陇东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油藏开发的主战场。先注后采、水平井规模开发和多级分段体积压裂是该地区增储上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同时也为配套固井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型分段压裂会对常规水泥环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进一步加剧了油、水窜现象,直接影响油井后续的投产效果,因此防止环空窜流,不仅要考虑到水泥浆的防窜性能,还要考虑到改善水泥石力学性能的问题。针对上述难题,开发了增韧防窜水泥浆体系,该体系可有效改善水泥石力学性能,提高水泥浆的防窜能力,优化了固井工艺,形成了适用于该地区致密砂岩油藏的配套固井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于小井眼开窗侧钻井固有的环空间隙小,井斜比较大等特点使得其完井固井质量难以保持稳定,成为制约油田开发效果的一个技术难点,全面提高侧钻井固井质量,延长油井寿命,已成为油田中后期开发的迫切需要[1]。本文根据对文中-文东油田历史开窗侧钻井固井情况所做的调查,分析影响开窗侧钻井固井的深层原因,并介绍目前比较先进的一些开窗侧钻井技术,确保开窗侧钻井固井质量的优良率,延长油井寿命,从而实现油田开发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阿拉新区块地处松辽平原北部,黑龙江省西部,具有较丰富的浅层天然气资源,1991年进行初步开发。阿拉新区块浅层气井固井气窜严重,固井质量较差。通过认真分析我们找出了该区块固井质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借鉴2009年在葡浅区块浅层气井固井的成功经验,采用适合大庆地区浅层气井固井的双密度双凝防气窜水泥浆体系成功解决阿拉新气田固井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设备信息化管理效率与水平的提升,强化对设备生命全周期管理,让设备实现稳定、安全运行,促进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将C/S架构作为基础,强化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充分考量固井设备工作特点以及维护需求的基础上,对固井设备预维护系统加强开发与应用,对设备各个方面实施管理。结合固井设备预维护系统应用结果看出,不仅可以让固井设备的日常管理和设备保养需求得到满足,固井设备整体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声波测井,是当前中国物理测井方式中的一种,与电测井相比,声波测井技术的发展相对缓慢,这项测井技术对科技水平的要求决定了它直到最近几十年才迅速发展起来。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应用范围和实用性却是极强的。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声波测井技术进行相关的介绍,并且以声波密度测井仪为例,分析如何实现其在油田固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姜美婷  高斐  杨鹏  郑璇  王少博  白胜 《辽宁化工》2013,(10):1253-1254,1257
目前国内某些油田老区套损问题比较普遍,严重影响油田的稳产,为使套损井重新开发利用,开展了小直径膨胀管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采用0107.95/116.72mm膨胀管对老井进行侧钻,并采用精细的固井工艺以确保固井质量,使侧钻后的老井产量大幅度上升。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模块钻机的应用,与之配套的固井模块也得到了开发。本文以冀东油田1号人工岛固井模块为例,首先介绍了人工岛的布局和钻井设计思路,然后详细阐述了固井模块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并总结了该模块设计的优缺点,最后在人工岛固井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护油层,提高石油勘探开发的综合效益,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油气层技术。文章结合油田开发生产的实际工作,首先探讨了保护油气层技术的重要性,进而较为详细的分析了保护油气层技术,其中包括钻井、固井、完井、采油、后期开采等过程,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保护油气层技术的进一步重视,能够对油田开发生产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的发展,其开发进度以及开采程度都在得到不断的提升,针对低压易漏失井事故也越来越多。事实上采用双级固井工艺,不仅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固井质量,还可以降低低压易漏失井事故的发生,以下本篇就探讨双级固井技术特点及其在低压易漏失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对钢渣不同掺量、不同温度、不同水灰比等条件下的关于水泥浆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并探讨钢渣在水泥浆中的作用机理为磨细钢渣粉在油田固井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技术依据。现场进行了32口井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