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柏林,国际建筑展览之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柏林是一个具有举办国际建筑展览传统的城市,曾先后举办过多次国际建筑展览,为柏林积累了大量的建设和组织经验。本文以柏林国际建筑展览的历史发展为顺序介绍了柏林历次国际建筑展览的建设内容和设计特点,展现了国际建筑展在柏林城市和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并简评其学术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上热点     
刘士兴 《时代建筑》2004,(3):167-167
主要网络来源:自由建筑论坛(ABBS)自由建筑报道(FAR2000) 关于柏林的图像导读(图片引用:dqu) 建筑旅游与摄影论坛,展示了众多网友到世界各地旅行时拍摄的照片,是阅读城市图像的一个宝贵资源。关于柏林的图像资源有(括号内为主要作者):旅行札记——冬日的柏林(阳光·空气·水)、我眼中的柏林(dqu)、柏林——以建筑的名义(柔在1841年)、2年前的今天,我在柏林(susitian)、柏林历史博物馆(盾矛)、人性的德国(dqu)等。  相似文献   

3.
2002年7月,第21届UIA大会在柏林举行.选挥柏林并非偶然,在这里发生的许多建筑事件,都堪称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漫游在柏林城内,体验着座座杰出的近现代建筑,就如同翻阅着一页页近现代建筑通史.  相似文献   

4.
2002年8月,一行二十多位建筑师踏进柏林。如同上海,柏林到处是新建筑与建筑工地,各种风格的建筑汇聚一城。来之前,查阅了很多资料,总想在匆匆而过的几天里,找出众多建筑中的精华。《德国当代博物馆建筑》引人遐想的封面吸引着我。这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丹尼尔·利保斯金德(DaniclLibeskind)的代表作———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不容错过,建议同行们参观此博物馆,得到一致认同。1989年6月,柏林犹太博物馆扩建工程国际竞赛,在165份方案中,丹尼尔·利保斯金德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获得头奖。竞赛原旨将新旧…  相似文献   

5.
《世界建筑》2000,(3):32-41
丹麦童话诗人安徒生曾这样描述过柏林:“……笔直的街道,宫殿连着宫殿……”。诗人笔下的这种威尔海姆式的城市景观到今天却已是“直直的、沿街封闭式建筑和冷酷的办公宫殿”。但新落成的柏林北欧使馆中心却完全有别于这种现状。这个带着一些斯堪的纳维亚人的特征以及尖角和斜角,由木头、玻璃和金属等构成的,外包一层铜“墙”的建筑群体带给柏林一个新的建筑景观,是对柏林沿街封闭式建筑的一种新的诠释。 总体布局 1994年,北欧五国(丹麦、冰岛、芬兰、挪威、瑞典)达成协议,在柏林原芬兰和瑞典公使馆旧址上共同建造一个北欧使馆…  相似文献   

6.
密斯建筑轨迹探寻——从辛克尔到辛克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红 《建筑师》2009,(5):29-36
本文通过对辛克尔建筑观的阐述,说明在辛克尔建筑中场所、功能类型、建构这些建筑要素的重要性,进而挖掘密斯在其一生的建筑历程中如何于以上方面从辛克尔建筑中汲取营养:早期在柏林从对辛克尔建筑的模仿到逐渐突破,中期在美国形成"密斯风格"建筑,晚期在柏林设计的新国家美术馆是对辛克尔的回归。笔者认为建构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两位不同时代的德国建筑大师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开放式教学方法及其对中国建筑教学改革的启示,分析柏林艺术大学建筑教学方法和普通工科大学的不同,从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方面介绍了柏林艺术大学建筑教育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中要开设的课程和要完成的项目设计作了简要的罗列。  相似文献   

8.
柏林的住宅发展历史是20世纪整个世界住宅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本文总结了柏林住宅设计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在解读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住宅建筑基础上,展现柏林在住宅建设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首哲理诗,建筑也是社会历史与文明发展的见证。不同时代的建筑群体,是人们纵览一座城市历史的最直观印象。在西欧,每一个有价值的建筑都得了有效保护。 在柏林,市内专门保留着一段伯林墙,作为东西方冷战的历史见证,让人们参观凭吊,抚今思昔。一块柏林墙砖被玻璃罩保护着陈列在一家大商场里,上面由画家画满了五彩斑斓的抽象画。在当年苏联  相似文献   

10.
《世界建筑导报》1997,(4):62-63
兰斯博格办公楼座落于柏林市中心区之外,靠近铁路干线。在罗西的眼里,它是进入市中心的大门。建筑的设计似乎更为注重进入市中心的一瞬间而不仅是建筑功能。 与他在柏林的其他工程一样,罗西始终坚持尊重传统的建筑形式:例如材料,是熟悉的红砖,黄色陶瓷面砖和绿色工字梁。除此之外,他的建筑遵循街道原有的风貌而不是在基地上创造一种个人的风格,以至和周围及整个城市的建筑格格不入。因此他的设计在顾及现有建筑的同时,注重对柏林残缺不全的城市网格的填充。例如南部的弗雷德里希公寓,罗西利用环境和室内花园的传统形式,使建筑的体量被大大缩小,密度随之增大,因而使室内的绿色空间显得更加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