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资讯     
著名城市规划设计师培根去世著名城市规划设计师埃德蒙·N·培根(Edmund N Bacon)于2005年10月14日去世,享年95岁。他 1910年生于美国费城,1933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后师从E·沙里宁,在匡溪艺术学院城市设计专业学习。1938年在密歇根州弗林特城任城市规划师 1940年任费城住宅建筑协会总经理,1949年任费城规划委员会执行主任,后兼任费城总规划师,1958年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规划教授,1970年退休。培根生前曾多次访华,呼吁保护北京古城,所著《城市设计》 (Design of Cities,1976)一书为中国读者熟知。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规划师是经济建设大军中重要成员,本刊从本期起采用“规划师风采”、“规划师专访”、“规划师传记”、“规划师特写”等形式采描绘我国规划师的风采。本期发表了我国著名规划师任震英先生的专访,任老为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孜孜不倦的工作和贡献,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任震英同定是我国暑名的城市规划设计大师和建筑学家.是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先驱者之一,是兰州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任老1937年春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及城市建筑系.1937年12月受党组织派遗到兰州从事地下工作。其时,任甘肃省建设厅总工程…  相似文献   

3.
责任规划师是由政府选聘的独立第三方人员,为责任范围内(社区、乡村、片区、历史文化街区等)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专业指导、技术服务和组织协调。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我国责任规划师制度在组织方式、责任范围、运作过程、团队构建、制度保障等建设成效方面的内容,指出我国责任规划师制度面临责任规划师角色定位与责权范畴不清、社会协调职能弱化、专业学科交叉知识拓展不足、基层治理水平有限等挑战,并提出建立适应现代化国家治理的规划教育体系、完善多层级多部门协同的责任规划师制度体系、构建“建设—管理—社会的地方模式的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责任规划师制度。  相似文献   

4.
祝贺  唐燕 《规划师》2022,(12):27-34
随着我国规划治理模式转型的不断深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规划师制度不断涌现并日趋正规化与常态化。2019年,责任规划师制度在北京正式全面启动,责任规划师成为辅助街道/乡镇政府推进规划设计落地和公众参与的重要力量,但责任规划师制度运作至今面临着工作成效参差不齐、责权关系难以匹配等现实挑战。基于此,文章以组织设计的关键原则“责权一致”为切入点,对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运行中责、权、利三项关键要素组合形成的三对关系的一致性开展剖析,并提出优化和平衡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责—权—利”关系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1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城市建设城市规划方案与实际城市建设中间隔了一道鸿沟:规划实施。之所以被称为鸿沟,是因为城市规划师至今对它知之甚少,大学规划教育也不把它列为重点内容之一。西方城市规划历史揭示了这么一个基本错误: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被认为纯粹是个技术问题。事实上,规划实施的过程远远超出技术的范畴。规划实施事关比技术更重要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西方规划师早就认识到"规划师规划城市,开发商建设城  相似文献   

6.
王红扬 《规划师》2005,21(12):58-61
规划师在般道德、职业荣誉感上的缺失,以及规划理论和技术的科学性的严重不足是当前我国规划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应从培养规划师的人本情怀、增强规划师的历史使命感、重建正确的规划科学观三个方面加强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21,(6)
随着国家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持续深入,城乡规划近年来不断从传统的技术性工作转向更为广泛的治理行为,各地新近涌现的基层规划师制度便是这种变革趋势的重要表现。基层规划师作为一股新力量介入基层治理体系,在提升基层规划技术实力的同时,也推动着基层规划治理体系和权力的重构。基于此,文章以北京建立的责任规划师制度为研究对象,从角色转换与增权理论维度探讨责任规划师制度影响下的基层规划治理变革,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增权理论及路径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8.
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1984年决定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的信息传来后,城市规划师们就意识到这将给北京城市建设带来一个飞跃的机遇,同时也将带来严峻的挑战。“机遇”是可以利用亚运会的设施建设,包括体育比赛和训练场馆,以及为其配套的许多设施建设,使之与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相结合,成为  相似文献   

9.
<正>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时隔两年,2015年1月21日,《北京规划建设》理事会第九次年会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多功能厅顺利举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兼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北京规划建设》杂志主编马良伟.以及来自四十余家理事单位的近六十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年会。会议由《北京规划建设》编辑部副主任、《北京规划建设》理事会秘书长陈少军主持。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兼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致欢迎辞。施卫良指出,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5,(11)
随着"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城乡规划编制的方式更加开放,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和新技术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促进了政府、规划师和公众在信息、技术等层面的对话。文章以服务北京城乡规划公众参与为目标,利用新技术构建了面向网络的规划公众参与信息服务平台,并通过应用实践探索了规划云平台核心技术建设思路,以实现对公众参与规划技术和规划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互动,支撑规划师与政府、市场及社会的沟通协作,实现多专业协同规划。  相似文献   

11.
首都规划建设掀开新的历史篇章建设部规划司高级规划师李秉仁1993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91年—2010年)》。国务院的批复指出,北京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批复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原为彭培根先生给国内某市长的一封信,彭先生在信中谈到了北美城市建设中二十多年规划建设中的惨痛教训及弥补措施,并对该市的城市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06,22(9):15-15
[本刊讯]2006年8月5日~6日,由《规划师》杂志社、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联合主办的《规划师》·沈阳论坛暨《规划师》杂志2006年理事会年会在沈阳市辽宁大厦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沈阳、武汉等地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重大项目开发建设与城市规划”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沈阳市副市长邢凯、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任致远、《规划师》杂志社主编雷翔到会致辞。沈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荣礼、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余英出席了会议。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柯焕章,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武利华,同济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治理面临着体系建设不足、现有体系与工作模式无法适应规划实施性的要求、缺乏统筹把控等问题,与我国新时期现代化治理、高质量发展等要求相去甚远。在此转型时期,要正视当前规划治理的困境,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规划理念与实施治理手段,构架新的城市治理体系。本文以总规划师模式在嘉兴市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并引入了人因工程学促进现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通过对"九水连心""慢享古城""重走一大路"3个项目,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法与管理机制进行详解,展现了总规划师制度对城市规划建设进行宏观战略引领和整体实施管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这是一本对历史街区工作方法全新探索历程的用心记录,呈现了一群朝气蓬勃投身社区建设的规划团队,作为最早开始历史街区社区营造探索的"责任规划师"团队之一,长期思考、6年深耕、全心付出,在北京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长期耕耘中所结出的累累硕果,点点滴滴见微知著,阅读起来诚意十足。  相似文献   

16.
正由北京规划学会和北京城科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廊坊市城乡规划局共同承办的"青年规划师眼中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研讨会"于2015年10月30日举办。本次活动以"2049的大首都理想空间"与"京津冀生活圈—现实与未来"两大话题为主线,希望三地青年规划师共同参与,把对京津冀美好未来的期许通过规划语言和规划蓝图加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的历史早于巴黎城,旧城规划布局的严整统一程度也超过巴黎旧城,但目前北京旧城保护与现代化的水平,与巴黎相比,尚有一段距离。为此,从巴黎旧城规划原则与作法谈起,介绍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以期进一步深入研究北京旧城保护的几个原则问题,把首都真正建设成为第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名城。下面谈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正在进入学校史无前例大建设的时代,然而学校应该选址在何处、建设多大面积仍然充满争论。通过综述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中学校选址和教育设施布局的相关文献,辅以对来自马里兰州和北弗吉尼亚州10个县的学校设施规划师的深度访谈,追溯学校选址标准的规划历史,解释目前影响学校选址决策的因素,并识别地方和区域规划师在学校选址决策的作用。发现不同的群体对"社区学校"的定义差异迥然。精明增长倡导者认为社区学校是面积较小并与邻里密切相关的,但学校设施规划师却希望社区学校能满足整个地区的需求。建议不同的社区应该权衡两种面积学校的利弊,考虑学生步行上学的距离,运动场地的潜力,学校设计和社区连接等方面的地方偏好而做出决策。因而,地方和区域规划师应该与学校设施规划师紧密合作,通过引导规划过程和参与专家研讨会,帮助社区建设基于地方自身愿号的社区学校。同时建议州政府调整学校建设和选址的政策,以赋予地方足够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对驻镇规划师、驻村规划师制度进行了广泛探索,这是对我国目前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浙江省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了自下而上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驻镇规划师制度的创新,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类似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浙江省驻镇规划师制度产生背景分析及明晰驻镇规划师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浙江省驻镇规划师"自下而上立足乡镇、制度规范全域覆盖、因地制宜保障有力、提供平台关心成长"等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并进一步指出目前该制度存在的制度建设区域不平衡、规划师参与度不高、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历史街区风貌规划中普遍存在着风貌要素选取缺乏依据、与法定规划没有有效衔接等问题.文章探讨了历史街区风貌规划中如何运用城市意向理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分析公众对历史街区风貌的印象,进而选取规划师认可的风貌要素.综合公众和规划师认可的风貌要素作为历史街区风貌协调的控制因素,并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的形式进行风貌要素的控制.以西安北院门历史街区为例,从实践出发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总结了风貌要素选取的原则和由风貌规划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