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飞 《电工技术》2023,(24):14-17
某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发生跳闸故障,经现场检查和故障电缆中间接头的解体分析,确认故障电缆中间 接头制作工艺不良导致电缆运行时主绝缘击穿并发生单相接地和相间短路故障最终导致了跳闸;电缆中间接头制作时 防水密封工艺不良致使水分侵入引起绝缘受潮、导体连接管管口与主绝缘有较大空隙导致高压屏蔽管失去均匀电场功 能、导体连接管有明显毛刺和刀痕造成电场畸变等缺陷导致电缆主绝缘持续恶化直至击穿是造成跳闸的根本原因.最 后提出了避免此类故障发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220kV电缆大都使用国外厂家产品,使用量也较少,安装、运行经验欠缺。福州电业局在l999年8月建设了2条220kV电缆线路,其中l条线路在投产试验时发生故障。通过对该故障的深入解剖分析,确定原因是厂家施工工艺不良造成电缆的故障。这对于国内超高压电缆运行、维护、施工人员来说,其教训很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高压电缆或低压电缆,在施工安装、运行中过程中经常因短路、过负荷运行、绝缘老化或外力损坏等原因造成故障。电缆故障可概括为接地、短路、断线三类。三芯电缆故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芯或两芯接触;二相芯线间短路;三相芯线完全短路;一相芯线断线或多相断线。  相似文献   

4.
10kV变电站出线电缆故障测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庆辉 《大众用电》2005,21(2):38-39
测寻电缆故障是电缆运行管理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同时也能提高供电可靠性。但由于现时社会高速发展,各种因素造成电缆故障率增多,抢修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既影响工矿企业生产,也影响居民生活用电,因此准确地测寻出电缆故障点是电缆线路运行安全的首要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俊 《上海电力》2002,15(5):21-22
随着上海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对电网电缆化率的要求不断增加。就浦东电网而言,2002年电缆线路总长已超4000km,远超架空线路长度。近几年,随着城市农村电网改造及新技术、新产品的运用,电缆故障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每年仍有100多起电缆故障,其中40%属于外力损坏,60%属于电缆运行、电缆本体及电缆施工所引起的故障。  相似文献   

6.
城市电力线路经常会因各种因素造成线路故障,需要紧急抢修。应急电缆可以使得故障线路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供电,这种电缆已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袁昕  王鹏朝  孟宪珍  童辉  李清 《电工技术》2023,(21):137-138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10 kV城区配电网中电缆线路比重日益增长,造成系统对地电容电流增大,一旦发生接地故障就将导致故障电流幅值增大,对电缆线路绝缘构成热老化加速的威胁。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维护城区电缆线路,利用ATP平台对10 kV辐射状配电网进行仿真,对影响弧光接地造成的故障危害程度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电力部门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缆故障指示器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文胜 《广东电力》2002,15(5):66-67,72
提出了一种快速查找电缆故障的方法--应用电缆故障指示器查找电缆故障点。介绍了电缆故障指示器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以及在树干式向外扩散网络和环形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引起绝缘击穿、发生危及电缆安全运行的电缆接头故障.分析了10 kV交联电缆接头制作工艺引起绝缘损坏的原因,结果表明:发生电缆接头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中的杂质、水气及气隙进入电缆接头,使得电缆接头绝缘存在缺陷造成发热、局部放电或击穿,施工工艺是影响电缆接头质量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对提高电缆接头质量有参考价值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起220 kV电缆线路故障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礼健 《四川电力技术》2004,27(5):20-20,34
中国220kV电缆大都使用国外厂家产品,使用量较少,安装、运行经验欠缺。福州电业局在1999年8月建设了两条220kV电缆线路,其中一条线路在投产试验时发生故障,通过对该故障的深入解剖分析,确定原因是厂家施工工艺不良造成电缆的故障。这对于国内超高压电缆运行、维护、施工人员来说,其教训是值得学习。详细分析了该故障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摘要:根据电缆线路的检修特点,提出基于风险评估的电缆线路检修策略,同时考虑了电缆线路故障发生的概率性和故障后果的严重性。首先依据实时信息对电缆线路单元进行评价,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电缆线路整体健康指数,据此推算出电缆线路故障概率;通过电缆线路自身资产损失风险和运行损失风险确定电缆线路综合风险;最后根据电缆线路综合风险所处风险等级决策电缆线路检修策略,以上饶城市配电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电缆线路因机械、受潮、变质、铅包腐蚀等原因发生故障时,只能靠电气测量。测量时,应先确定故障性质;再确定故障地段;最后确定故障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故障电缆的2处中间头解剖分析,找出故障原因是由于施工工艺造成中间头投运后故障,并对电缆中间头的制作工艺和重点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评价,为以后同类型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主变近区电缆故障的危害近年来,农网供电系统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网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短路容量也在不断增大。受线路间隔和走廊限制,变电站出线经常采用电缆或电缆过渡为架空出线,造成变电站出线近区存在大量的电力电缆线路。在运行中主变出口近区发生电缆短路故障时,冲击电流可能超过10倍额定电流,对主变形成极强的冲击力,往往会造成主变绕组的变形,即使没有立即损坏,也有可能留下严重的故障隐患。例如:2011-05-10,110kV石寺变电站一条35kV电缆(单芯)出线在石刘1手车(出线开关)  相似文献   

15.
电缆网络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以运行经验和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基本理论,从电力系统的单相瞬间接地和永久性接地故障、两点接地和相问短路故障等方面,就中压电缆网络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说明谐振接地方式不仅完全适用,而且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起220 kV电缆终端故障造成220 kV变电所全停事故,进行了故障终端解体检查和事故原因分析,指出220 kV故障电缆终端尾管与电缆金属护套的铅封施工工艺存在缺陷.电缆终端尾管与铝护套处于完全分离状态,致使电缆金属护套电位悬浮,长期运行下出现发热和灼烧,最终导致电缆绝缘击穿.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配网设备故障中,电缆中间接头故障率占50%以上,降低其故障率是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采用电缆本体恢复技术实现电缆中间接头连接,具有以下优点:等径和异径恢复;连接牢固,电导率高;径向电场均匀分布,电能损耗小、载流量高;接头处弯曲半径小,可拖动;寿命长,与电缆同寿命.该电缆本体恢复技术具有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等优点,可有效降低因电缆接头故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利用超高压电缆两端的故障录波数据进行故障测距的新方法,该方法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超高压电缆线路分布电容大的特点,利用递推法在算法上模拟实际线路的电压、电流分布,以提高定位精度.该方法不要求双端数据同步,不受线路两端系统阻抗和过渡电阻的影响,不存在伪根判别问题,易于实现.仿真结果显示这种算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某水电厂新投运的220 kV交联电缆运行中突然发生故障,电缆导体对屏蔽形成贯穿性故障.为分析寻找引发故障原因,对电缆进行解剖试验分析,认为电缆可能存在外半导层贯穿性损伤,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试验和有限元电场模拟计算分析,结果与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2003年7月的一天,某变电站出现接地信号,值班员在选择接地的同时,一条10kV线路速断跳闸,接地信号随即消失。调度通知供电所人员对该线路进行认真检查,经巡线检查,事故是由某用户厂内的10kV电缆故障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