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拉力与结点位移一并作为待求列矢的非线性有限元法,可避免以往研究中采用的繁复迭代运算。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对试验结果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伟雄 《山西建筑》2007,33(2):78-79
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和有粘结非预应力钢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归纳了现有设计规范或建议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并对其中的一些系数等加以比较,以探求一个尽可能符合实际的通用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逸 《建筑科学》1993,(1):19-24
本文根据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研究了影响该类梁延性的主要因素,验证了在计算机上用弯矩—曲率法对该类梁进行计算分析是可行的、足够精确的。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证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报批稿)中关于受压区高度限制的取值是合适的,并提出了计算位移延性比的公式。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装配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对4个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混凝土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且对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所采用的分析模型在梁柱缝隙处的开合、应力分布、试件变形和恢复力骨架关系上与试验吻合较好,说明所采用的分析单元和模型有利于详细了解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梁的非线性性能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邬华 《浙江建筑》2000,(2):11-1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不同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该文用索-梁体系计算模型分析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机理,并结合有关文献试验结果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若干设计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北良港某大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为某立交桥工程中的一跨预制梁,跨度30m且为简支结构,截面形式见图1(对称结构,仅取半跨说明),配有8束曲线型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及分布于整个截面上的非预应力钢筋。其中,钢绞线抗拉强度实测值大于2000MPa,梁截面中部的四束钢绞线的截面积均为560mm^2,上面和下面四束钢绞线的截面积均为420mm^2,各束施加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非预应力钢筋有一级钢和二级钢两种,分布于整个梁截面上,现场钻芯取样测得混凝土抗压强度为516MPa。  相似文献   

7.
张晓宁  浦建华 《建筑技术》1999,30(12):847-848
吉林省交通大厦平面为矩形,主体部分地下2层,地上29层,主楼采用框筒结构,裙房为9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000m2,建筑物总高度110m,建筑物标准层高有3.6m和3.2m两种,9层以下平面尺寸为61.04m×37.57m,9层以上为30.14m×...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实际工程,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梁截断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提出了对该类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模型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城市高架道路盖梁拼装化的研究课题,对预应力装配式装盖梁进行缩尺模型实验。模型结构采用在城市高架桥梁中常用的双柱式盖梁,并在盖梁结构中设置了三道接缝以模拟装配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在弹性阶段与常规的有粘结整体施工的盖梁力学性能相同,而在极限荷载阶段,试验结构的裂缝疏而宽,极限荷载比后者约小30%  相似文献   

10.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塑性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配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等效塑性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仿真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建立了适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塑性设计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混凝土和钢筋的增量型温度-应力耦合本构模型,在充分考虑高温下无黏结预应力筋总变形协调条件和其对梁单元有限元列式影响的基础上,将无黏结预应力筋内力与未知结点位移共同作为待求列矢,推导高温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的增量有限元格式,建立其高温下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并提出其非线性有限元平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编制NAUPCLF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并对进行的高温试验及有关试验资料完成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数值基本能反映其高温下变形及预应力筋应力的变化规律,计算理论较充分地表现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无黏结特性及高温受力特点,可为建立高温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耐火极限计算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和完善其基于抗火特性的设计方法提供手段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浅谈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朱本根  闫信根  许刘奕 《山西建筑》2005,31(19):124-125
介绍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及需重点注意的问题,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不足,指出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大大简化了常规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必将得到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分11级损伤加载直到结构达到极限承载能力状态。在每一级损伤状态下,对结构进行了锤击试验与共振试验。对锤击试验结构跨中位移响应进行时频分析以及就共振试验通过找共振峰的方法都可以得到结构的振幅与频率关系。进一步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得到了合适的时频分析所用窗口宽度。再结合时频分析方法,分析得到各级加载后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振幅与频率关系曲线族。通过分析结构振幅与频率关系曲线族的特点,总结了各级损伤状态下结构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并分析了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做损伤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能反映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和相互作用的单元模型,此模型可模拟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用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采用这一单元模型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模型,非线性方面考虑了材料和几何非线性、预应力摩擦损失、钢筋松弛、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该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张拉施工和工作阶段的全过程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弹塑性变形、混凝土开裂和破坏等。最后给出了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分析实例,受力变形、破坏形态等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无黏结预应力型钢混凝土(UPSRC)框架梁的静力性能,对4榀UPSRC框架梁试件进行了竖向静载试验,主要的变化参数为框架梁中普通钢筋用量、型钢用量以及框架柱尺寸。对其裂缝发展、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普通钢筋及型钢应变、无黏结筋应力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UPSRC框架梁整体呈“梁铰”破坏机制,梁端及跨中出现塑性铰,截面转动能力强;达到极限荷载时,跨中及梁端受拉钢筋均屈服,部分受压钢筋屈服,型钢受拉翼缘基本屈服,受压翼缘则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极限荷载后,UPSRC框架梁仍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无黏结筋应力增量与跨中挠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且已有规范计算方法低估了UPSRC构件达到极限状态时无黏结筋的应力增量值;与型钢用量及框架柱截面尺寸相比,改变普通钢筋直径对UPSRC框架梁的极限荷载以及裂缝宽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经分析发现,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竖向荷载作用下UPSRC框架梁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工程中存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的承载力做出正确评价,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对2个工程实例梁的承载性能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静载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火灾下的温度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火灾中影响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反应的因素较多,其中结构在火灾时对温度的反应是研究结构抗火性能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模拟真实火灾环境,对4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了火灾试验,测出了在火环境下结构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并用计算机模拟温度场,从而为结构理论分析提供了温度数据。  相似文献   

18.
李霞  韩小勇  邓铁龙 《山西建筑》2010,36(29):126-128
以三维商业广场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屋盖为实例,详细阐述了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条件及施工机械配置.施工工艺及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卢青 《山西建筑》2004,30(10):44-45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施工特点,并对其结构预应力筋的下料、制作及张拉方法作了介绍,确定了工艺流程,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关于无粘结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资料,讨论二者在强度、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等抗震性能方面的区别,结合我国现行的规范,提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抗震区的应用的若干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