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晓龙 《辽宁化工》2013,42(5):467-470
针对开发后期油井出水,采取相应的堵水技术来增加油井产量。讨论了吉林油田不同井况油井堵水技术概况,并做了简要分析。随着吉林油田已开发生产年限的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油井已进入或将进入产量递减阶段,由于大部分油井采用注水开发,再加上有些油田天然边、底水的影响,在开发后期就会产生油井出水,严重时可形成油井水淹。油井产水后降低了产油量,甚至损失储量。目前,吉林油田大部分油井中已处于中、高含水期,产水已成了影响原油生产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油井堵水研究,解决水驱油田后期开发的高含水问题,提高油井产量,最终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油田开发进入后期,油井的综合含水率大幅度上升,油井产能逐渐下降,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的难度。实现稳油控水的开发效果,采取最佳的挖潜增产技术措施,提高油井的产量,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的需要。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应用最佳的开发方案,获得更高的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3.
当安塞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时,油井发生堵塞后,会使油井的产量降低,影响到油田开发的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油井堵塞的机理,采取必要的防治技术措施,解除油井的堵塞,提高油井的产能,才能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化工设计通讯》2017,(4):87-88
油井堵水是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由于注水开发后,油井的高渗透层被水淹,严重影响到油井的正常生产,必须进行堵水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提高单井的产油量。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现阶段海上油气田平台油井开发时,有必要对油藏进行动态分析,这也是油井开发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为油井工程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充分认识注水开发水库的动态分析方法,合理科学地应用,使油井开发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本课题重点介绍了注水开发油藏的动态分析方法,希望能为提高油井开发工作质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油井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又系统的工程,这就增加了油井开发工作的难度,而油井结蜡问题普遍存在于油井开发过程中,该问题若是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将对油井甚至是油田的原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对油井结蜡现状和油井结蜡机理及清防蜡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期有效解决油井结蜡问题,确保油井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在开发油田的过程中出现结蜡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油井结蜡和整个开发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油井结蜡影响原油的产量和质量、严重还会导致油井堵塞、致使油井停产,限制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据此,在开发油田的过程中,需要实施清防蜡措施。主要阐述了油井结蜡的原因、特征以及危害,并且探究油井清蜡、防蜡技术以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A油田自开发以来已经进入开发的晚成熟阶段,调整好注采关系是油田开发的重点,而压裂又是油井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以三次加密油井油层发育特点为基础,结合油井的生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对薄差油层及表外储层压裂的几点认识。对于三次加密油井的高效开发,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的生产能力逐渐下降,注水开发的油田,油井的综合含水率上升,影响到油田生产的经济性。因此,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增产措施,以提高油井的产量,达到油田生产的产能要求,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吸水剖面不均程度日益严重,油井水淹快,水驱动用程度低。针对这一开发矛盾及油井高温蒸汽吞吐的生产特点,开发出高温化学堵水技术,可有效封堵高渗透层,抑制边底水快速锥进,同时调整油井吸气剖面,提高油藏纵向动用程度,改善油井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11.
WB长3超低渗致密油藏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开发难度大。超低渗油藏水平井注水开发尚无成熟的经验,水平井弹性开采,产量递减较快,单井稳产难度大,采收率低。本文研究了该井区水平井含水变化规律、递减特征和地层能量变化特征等生产动态特征。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的开发方式,提出段内多点注水和超前注水是有效控制水平井递减的有效的稳产对策,还通过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注水参数,有效预防了油井过早水淹。  相似文献   

12.
刘晶磊 《辽宁化工》2014,(4):408-410
浅层油气藏的开发,一直受到地面条件、工具造斜能力、钻完井问题突出等难点的困扰而无法实现经济开采,近年来随着石油钻完井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水平井技术开发浅层油气藏已成为各大油田普遍认可的技术。本文通过对富拉尔基油田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的描述,介绍浅层水平井钻井的主要难点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23气田经过三十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开发的中后期,受地层能量下降和井况恶化等因素影响,低效井、事故井逐渐增多,气田开发效果逐年变差。近两年在深化气藏地质认识和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侧钻技术挖掘气田剩余气潜力,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鲁克沁油田2000年全面进入开发阶段,油田包括已经投入注水开发的中区及目前试采的西区和东区。投入注水开发的中区油井见效规模不断扩大,产能相对稳定,区块水驱开发形势整体较好,但也存在注水单向突进、含水上升导致产能下降等矛盾;试采区块衰竭式开发,单井产能下降。因此我们将以"油田开发基础年"、"稳定并提高单井日产量"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精细油田注水,改善水驱效果,提高油井见效率,夯实稳产基础,同时通过措施、新技术试验与推广稳定并提高单井日产量,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B166井区为白豹油田主力开发区块之一,早期井区南部开展强注强采开发试验,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采油速度低、递减快。笔者总结南部开发试验经验,参阅大量注水开发技术文献,并借鉴国内外油田注水开发实例,在超低渗油藏已成熟的超前注水技术基础之上,创新性的提出了温和注水技术。北部试验井组采用超前温和注水开发技术,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平均单井日产油为强注强采井2倍左右,表明了超前温和注水技术适用于B166井区注水开发,该技术在国内外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我国合成氨尿素工业的生产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小型合成氨厂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石化能源在开发、转化和创新方面的技术成果;从构建节能环保型氮肥工业的观念出发,论述了轻烃高温转化制取合成气联产氨醇醚工艺和粉煤气化配水电解氢创新工艺;建议以煤炭清洁转化制甲醇或合成氨尿素的CO2零排放生产技术作为我国氮肥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志平 《辽宁化工》2013,(11):1374-1376
苏里格气田是国内最大的气田,勘探始于1999年,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336×10^8m^3,由于该气田具有低压、低丰度、低渗、低产的特点,同时储层埋藏深,制约着该气田的经济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苏H38井的钻完井技术描述,从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完井等方面介绍了该区块水平井钻井工艺,对该区块进一步实施水平井整体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伟军  周小平  陈柯 《辽宁化工》2012,41(9):965-968
通过注水井向油层注水补充能量,保持油层压力,是目前油田经常采用的一项重要的开发措施[1].本文叙述了某区块油藏的开发动态,对注水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用经验公式法、驱油效率法和井网密度法3种方式对注水开发后最终采收率预测:依靠自然能量开发,采收率仅为10%,而注水补充能量开发,最终采收率为23%,采收率提高1.3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侯倩 《辽宁化工》2014,(7):899-901
近年来,全球新增油气储量逐渐转向海洋,深水海域已经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储量接替的主要领域。完井作业是深水油气井投产之前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大限度提高深水油气田产量的关键。近些年来,深水完井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深水完井的特点出发,介绍了现有的技术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深水完井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朝阳沟油田朝661-80区块油藏为低渗透油藏,目前整装待加密区块已经很少,因此断层边部将是油田加密挖潜的对象。其中利用直井加密开发断层附近油藏的弊端日益凸显,大斜度井开发可行性研究的论证认为,该区块油藏部署大斜度井开发的优势明显。在断层走向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断层附近不同布井方案,并对开发方案结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断层边部部署加密井较大幅度提高单井产能,且适当的部署大斜度井提高单井产量的效果更佳,此种布井方式对该区块提高单井控制可采储量与提高增采幅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