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Ⅲ套催化裂化装置年产液化石油气约0.7 Mt,液化石油气精制采用常规工艺.产品精制单元自2012年开工以来,液化气原料H2S含量一直远超设计值,进入后续碱洗脱硫醇系统,新鲜碱耗量、碱渣排量大幅度增加.由于碱渣中带溶剂,导致浓硫酸中和碱渣处理装置管线堵塞、碱渣处理困难.针对液化石油气夹带焦粉容易造成液化石油气溶剂脱硫抽提塔堵塞问题,对常规精制流程进行了改进,将一级碱洗改为MDEA溶剂洗涤、三级水洗增加碱液洗涤.改造后,液化石油气精制单元每月降低溶剂消耗5t,溶剂单耗由0.274 kg/t下降到0.115 kg/t;碱液消耗由16 t/d降低到6t/d;碱渣排量由19 t/d降低到7.4 t/d,月经济效益约57.92 × 104 RMB¥.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装置不能完全加工上游催化汽油加氢装置生产的轻汽油的问题,以提高炼厂经济效益,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提出了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装置大处理量工业生产,装置处理量由设计处理量的60t/h提高至70t/h以上。通过一个月的工业试生产,与装置标定期间相比:醇烯物质的量比下降0.17,空速增大0.24h-1,第一、二醚化反应器入口温度分别提高10.9℃、13.2℃,醚化分馏塔塔底温度降低3.4℃,其他工艺参数与标定时相当;醚化汽油辛烷值达到99.2,装置能耗下降3.24×105 kJ/t;醚化汽油收率增加3.53%;装置运行平稳,产品质量满足汽油调和要求,年增加经济效益2 688万元。  相似文献   

3.
国内简讯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34(10):62-62
沧州炼油厂纤维膜脱硫醇技术一举多得  沧州炼油厂采用美国专利技术建设的 3 0t/h的液化石油气纤维膜脱硫醇装置成功投产 ,不仅满足了液化石油气产品脱硫醇的需要 ,还大大减少了碱渣的排放量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沧州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实施改造后 ,液化石油气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尽管增加了一台预碱洗罐 ,但碱液与液化石油气接触时间短和液化石油气沉降时间短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致使液化石油气中硫醇含量高 ,影响了液化石油气产品质量 ,并使大量碱液被液化石油气带至下游的球罐区和气体分馏装置 ,不仅腐蚀、堵塞装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重整拔头油中液化石油气组分含量过高 ,不便常压存储和运输的问题 ,把重整装置预处理单元改造成全馏分石脑油加氢流程 ,改造了分馏塔和汽提塔的蒸馏段以及部分换热流程 ,提高了精制油质量 ,增产液化石油气 3t/h ,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神华煤直接液化装置分馏系统的常压分馏塔及减压分馏塔进料加热炉改造前后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技术改造后的常压分馏塔提高了侧线油品拔出,降低了减压塔的进料负荷,延长了减压塔进料加热炉的运转周期。减压塔进料加热炉的投用使得减压塔塔底温度提高了28.8℃,煤液化生成油产量提高了8.6 t/h,减压塔塔底油渣的固含量提高了13.5%、软化点提高了53.5℃。煤直接液化装置分馏系统的技术改造使装置平均油收率提高了4.96%,增加企业年收益2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立体传质塔板在炼油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应用立体传质塔板对常压蒸馏装置初馏塔、污水汽提塔和催化裂化装置的干气再吸收塔进行了扩能改造。初馏塔生产能力提高 80 %以上 ;污水汽提塔处理能力提高 1倍以上 ;再吸收塔吸收效果明显改善 ,干气中C3 以上组分下降到 2 .6 %  相似文献   

7.
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工业应用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下游甲基叔丁基醚(MTBE)装置的生产要求,2011年7月,锦西石化分公司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及脱硫系统进行隐患整改,采用深度脱硫技术对液化石油气脱硫醇部分进行了改造。介绍深度脱硫技术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液化石油气脱硫醇系统的应用情况。对过去两年装置运行数据的统计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技术在装置运行中操作简便、稳定可靠;液化石油气脱后总硫质量浓度低于10 mg/m3,液化石油气除臭精制液单耗为0.05 kg/t,新鲜碱液单耗为0.05 kg/t,软化水单耗为30 kg/t。单位液化气处理成本累计降低2.95 RMB$/t,上述指标均大大低于传统的液化石油气脱硫醇工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市场需求增产液化气及丙烯,某公司催化裂化(Ⅱ)装置生产工艺由MIP技术调整为MIP-CGP技术,并对气体分馏等系列装置进行了适应性扩能改造。改造后各装置运行平稳,液化气产量由85.85 t/h提高到117.20 t/h,产率提高了3.00百分点;丙烯产量由24.89 t/h提高到36.04 t/h,产率提高了1.26百分点;产品质量完全满足要求,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此次MIP-CGP技术改造为炼油企业提高液化气与丙烯产量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化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采用立体传质塔板(CTST)对Ⅰ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Ⅱ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吸收塔、解吸塔和稳定塔进行扩大加工能力改造.对Ⅰ套催化裂化装置、Ⅱ套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和CTST水力学计算,提出了扩大加工能力改造的方案:两套装置的吸收塔、解吸塔和稳定塔,各塔塔壳利旧,塔板层数不变,支撑件不更换,仅每层塔板更换为CTST.改造后两套装置重油加工能力分别由0.3 Mt/a和1.2 Mt/a,增加到0.5 Mt/a和1.5 Mt/a;Ⅰ套催化裂化装置稳定塔液化石油气中C2体积分数小于0.03%,C5+体积分数小于0.02%,稳定汽油中无C3,C4组分,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为63.7 kPa;Ⅱ套催化裂化装置稳定塔液化石油气中C2体积分数为0.03%,C5+体积分数为0.08%,稳定汽油中无C3,C4组分,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不大于65 kPa,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0.
炼油厂蒸馏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独山子石化炼油厂蒸馏装置运行换热终温约275℃,较设计值300℃低25℃,导致装置常压炉高负荷运行。当处理量提至1 010t/h时,常压炉炉膛温度已接近工艺指标上限(900℃)。为了缓解常压炉长期高负荷运行,通过实施初馏塔出初侧线,可以将初馏塔内的部分重石脑油跨过常压炉,直接通过常一中回流线进入常压塔,降低常压炉负荷3.46%,同时提高装置加工量41t/h,实现降低常压炉燃料气消耗2 937t/a,提高了装置的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