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降铁次操作为切入点,阐述了降铁次的先决条件,并逐层深入地分析了降铁次操作对高炉的长远影响。认为降铁次操作的先决条件是稳定的渣铁成分和温度,尤其是铁水中[Si]含量和炉渣碱度。成功降铁次操作不仅大幅降低了炉前资材的消耗和炉前的劳动强度,还能促进炉前操作水平的提高,以及有效地防止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升高,而且对炉内操作有积极的反馈作用。因此,降铁次操作对高炉的顺行稳定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响  陈军  王志堂 《炼铁》2020,39(1):24-27
马钢4号高炉开炉以后,随着产量逐步提高,出铁时间短,出铁次数偏高制约着产量的进一步提升。通过改进炉前操作制度、稳定原燃料结构、优化炉型参数、控制适宜的热制度及造渣制度、缩小送风面积提高鼓风动能,炉前出铁状况显著改善,出铁时间上升,出铁次数逐步下降。在维持较高利用系数的前提下,一次出铁时间平均延长11 min,日均出铁次数降低1.2次/d,月重叠次数由18次降为6.6次。  相似文献   

3.
炼铁厂由于高炉利用系数不断提高,出铁次数由每天6次增加到10次,炉前修理沙口很费时间,赶不上生产的需要。现在该厂改为双沙口,两个并列固定的沙口轮流使用,这样既可避免在高温下更换沙口,又给高炉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做到了出铁不晚点,不丢铁次,克服了炉缸积铁过多而造成事故的现象,保证了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谢振坤 《四川冶金》2023,(1):40-42+56
敬业集团分公司2号高炉在2021年底大修。在工期短情况下,将上代炉龄单铁口单场出铁大修改造为双铁口双出铁场出铁,两个出铁场大沟和撇渣器均采用一体化浇注成型的贮铁式大沟,解决了困扰生产多年的单铁口单场出铁问题。在双铁口运行情况下,高炉炉缸工作状态良好,风压风量稳定,渣铁物理热充沛,铁口深度稳定,单侧铁口出铁间隔时间得到延长,提高了铁口工作质量,使高炉能按时出净渣铁,有利于实现低硅低硫冶炼,促进高炉顺行稳定,为高炉进一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创造了条件。同时解决了因修补炉前出铁大沟、撇渣器及炉前事故需长时间慢风、休风的生产局面,降低了高炉慢风率和休风率,增加产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值得其他单铁口高炉改造借鉴。  相似文献   

5.
梁南山  朱文飞 《炼铁》2003,22(2):47-49
1 引言 涟钢5号高炉有效容积380m~3,目前入炉矿品位58.8%,渣比340~350kg/t,利用系数在3.0左右。高炉炉前采用气动开口机及矮身液压泥炮,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每班出铁5次。随着高炉出铁次数的增加。炼铁厂渣口损坏的比例大幅度提高,2000年风口损坏的数量为渣口损坏数量的3.2(327:101)  相似文献   

6.
重钢四高炉通过采取精料、提高风温、富氧喷煤和提高顶压等技术措施以改善高炉冶炼条件。并维护好高炉合理的操作炉型,加强炉前渣铁排放,降低休慢风率。控制好高炉适宜的冶炼强度,达到了提高利用系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莱钢1880m3高炉通过铁口维护,单场出铁操作,炉前及时出净渣铁,长期休风后快速复风,改造主沟及撇渣器等,改善了炉前作业状况,提高了炉前作业效率,保证了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8.
邯钢5号高炉炉前备件辅料消耗每月20万元左右,主要包括钻杆、钻头、炮冒和炮泥等,这些消耗品与铁口维护效果直接相关.铁口维护一方面影响炉内操作和高炉指标,另一方面影响生产成本.通过创新使得5号高炉利用系数稳定在2.6 t/m3以上,焦比降至330 kg/t,出铁次数稳定在12±1次/d,成本降低15!.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取精料、提高风温、富氧喷煤和提高项压等技术措施以改善高炉冶炼条件,并维护好高炉合理的操作炉型,加强炉前渣铁排放,降低休慢风率,控制好高炉适宜的冶炼强度,以达到提高高炉利用系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涟钢5^#高炉在吨铁渣量达340-3450kg的条件下,2002年7月14日取消上渣操作前后的高炉操作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涟钢5^#高炉由此避免了渣口损坏,利用系数提高0.05t/m^3.d,一级品率提高9.35%,综合焦比下降15.24kg/t铁,并减轻了炉前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