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霞  孔昊昱  史嘉豪 《包装工程》2024,(6):349-355, 370
目的 从设计学角度提出传统壁画色彩数字化采集、保护及传播的设计策略,通过“云图像色彩数据采集技术+数字交互小程序构建”来实现传统壁画色彩的数字化提取与传播,助推传统色彩文化的传承、保护、传播与创新。方法 以永乐宫壁画为研究对象,在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云图像聚类算法以物象为基础对壁画色彩进行数字化提取和汇总,结合数字平台的体验特征,搭建永乐宫壁画色彩小程序,为壁画色彩信息的保护和当代设计中的转化提供数据、路径支持。结论 通过设计学、图案学、数字技术将中国传统壁画中色彩信息进行数字化提取及交互式汇总传播,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同时为以国风为主题的各类设计提供精准的色彩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是本年度提出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其中“挖掘价值”突显了文物保护工作中价值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就古代壁画的两种主要类型分别举例进行研究。其中,墓葬壁画文物以山西博物院搬迁保护的山西繁峙南关村出土壁画为例;寺观壁画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阳曲轩辕庙壁画为例。通过三大主要价值评估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同类及相关文物保护的价值评估研究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巍  窦巍  马驰 《包装工程》2018,39(12):68-74
目的从技术层面和应用方式上提出了图形技术一种新的应用方式,研究图形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作用。方法基于多平台的资源库建设将图形技术从赏析作品、认知技艺和宣传文化的层面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尝试结合二维技术、三维技术、影像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使表现手段多样化。通过打破应用技术间的界限,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上存在的信息缺失、表现缺失、机制缺失等问题,从原有"文物式"的保护变成对其内容上的保护。结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只有科学与文化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艺术手段并用,才能最大程度地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韩芳 《包装与设计》2021,(3):126-127
壁画艺术具有悠远的历史与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变迁,壁画逐渐被应用于公共空间,例如大型的枢纽交通站、商场、社区等.壁画艺术作为宣传文化的有效载体,加之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其不仅装饰了整个空间环境,还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艺术起着深远的影响,蕴含着多元的时代精神.同时,在新时期下,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壁画艺术的应用提供了多样的表现手法.因此,当下的公共空间壁画艺术,相较于传统壁画艺术,在题材的选择上显得更为开放,表现手法也因此显得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5.
魏卞梅 《包装世界》2014,(5):106-107
寺观壁画作为中国壁画的另一个大类,绘于佛教寺庙和道教的道观墙壁上。它不仅是绘画作品,还是社会写照,它反映出其创作时代在历史背景或社会背景方面的广泛性。在山西古代文明中,宗教文化艺术以它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资源作为壁画艺术的内容,在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中,山西从唐朝至清朝1000多年的寺、院、庙、庵、宫、观等建筑物近80处,保存了多姿多彩的寺观壁画。这些壁画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壁画艺术,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人民的宗教信仰、人文思想、生产生活等提供了图像资料。这些寺观壁画遗产同建筑本身一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其艺术水准代表了中国寺观壁画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6.
张婷  陈光喜 《包装工程》2018,39(12):169-175
目的在"非遗"传承创新的语境下,研究以广西壮族铜鼓文化传播为主题的APP产品设计。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非遗"类APP的产品设计,需要依据主题内容确定交互目标和用户体验,依照核心功能进行产品的架构,继而进行最后的视觉界面设计。结论将传统艺术语言与信息技术、数字艺术、虚拟现实技术、移动终端平台相结合,是保护、传承、传播民族文化的创新方式。在"非遗"类APP的设计上,应不断提升APP的用户交互和用户体验,传达民族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飞天是一个集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文化的艺术形象。飞天自古印度传播至莫高窟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后,在当时的文化氛围、哲学思潮影响下,从一个表现身形自由的艺术形象转化为同时兼具表达华夏民族精神自由的艺术符号,充满着艺术与文化的意味。  相似文献   

8.
梁平木版年画虚拟体验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卫红  邢鹏飞  夏进军 《包装工程》2017,38(16):183-189
目的探索虚拟现实在CIH保护中的设计路径,推进梁平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进程。方法在全面研究梁平年画文化基础之上,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手段,从CIH民俗文化的分析研究到体验设计的设计实践,进行梁平年画文化体验设计。结论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可靠验证。虚拟现实的沉浸感、交互性可以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使得CIH的数字化保护从数字化保存走向数字化保存与数字化体验相结合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李静雅  王卓尔  易晓 《包装工程》2023,44(22):1-10, 16
目的 从非遗数字化游戏的概念及问题入手进行阐述,以非遗数字游戏化策略为研究载体,探究将数字化游戏以及虚实结合技术应用于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设计策略,助力非遗数字化创新。方法 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方法,从游戏故事、机制、美学设计等方面入手,融合非遗文化的实体内容与虚拟游戏内容,探索游戏设计流程与方法模型,提出虚实融合的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新路径。结果 构建了非遗数字游戏化体验设计策略,并对傩面具文化开展虚实结合的游戏设计与开发,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首先,通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来展示傩文化内涵,可以更加广泛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游戏化的设计策略可以有效助力文化传播,使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蕴藏为游戏要素的点点滴滴,显现在游戏体验的全部过程,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最后,创新技术应用为非遗游戏特别是文化传播类型游戏的开发创造了更多可能性,通过实物与虚拟内容的融合,更有利于创新文化传播与游戏运行机制,提升游戏体验的沉浸感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0.
张文莉  周明玥  韩啸 《包装工程》2021,42(20):276-282
目的 解决碑林书法文化传播途径单一、体验感欠缺、互动性匮乏的问题.方法 研究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情景体验应用于碑林书法艺术传播的营造路径.以焦山碑刻博物馆为例,综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与3D打印技术实现场景再现、历史回溯、多感官互动等,达成多维度情景体验.结果 构建以焦山碑林虚拟博物馆、AR手册和拓印体验为主体的体验式展示系统,从虚实两个维度有效还原了焦山碑林书法碑刻的真实环境,介绍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拓印实操,令体验者获得对碑林书法艺术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和体验.结论 综合运用数字技术对书法碑林进行情景体验营造,能够更有效地传播碑林书法艺术.研究对于其他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宗祠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宗祠文化的实体呈现,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价值,而湖南古宗祠建筑作为宗祠文化辉煌灿烂的一支,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首先,传统设计本身成为改造的对象;再者,设计从解释、内涵、范围、功能及教育诸方面也渐渐发生着诸多的变革。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许多杂乱无章的消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再以这些数据建立起位置匹配的数字模型,可积极地解决文物保护不当带来的不可抗力的损伤。当下我国各项文物保护的数字化保护进行得如火如荼,湖南古宗祠理应进行数字化设计,并将数字化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公众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章立  赵文轩  邱钰  许文广 《包装工程》2021,42(22):20-25
目的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沉浸式的虚拟空间中需要解决交互模式单一及信息传播量小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感知交互技术的突破,VR中自然交互的模式有了更多新的可能性.着重探讨了基于眼动追踪与手部动作追踪的自然交互方式在建筑文化遗产传播课题中的应用,并以此总结其在交互设计中的设计策略.方法 将HTCVive Pro的眼动及手部动作追踪模块应用于文物建筑金莲桥及御碑亭的虚拟交互展示中,分析了自然交互中多种形态的信息传播特征,优化了交互中的用户体验,通过实例验证了自然交互的设计策略.结论 在沉浸式的虚拟交互情境中应用以眼动及手部动作追踪为主的自然交互方式,对建筑遗产的空间结构信息、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杨桥古村有近1 000年历史,拥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近些年,受多方因素影响,了解杨桥的民众屈指可数,前往杨桥古村游玩的旅客更是寥寥无几,古村逐渐处于荒废的状态。文章旨在分析杨桥古村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虚拟的古村漫游空间与漫游路线,并对个别重要空间进行重建,期望通过新的文化体验空间与旅游解说系统的建构,打造古村虚拟旅游系统,解决古村无宅可进、无史可听等问题,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杨桥古村文化内涵,以此推动杨桥古村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归纳和总结洪坑村在原住民生活阶段如何将古村落人居环境系统得以延续,提出NFT式传统文化保护策略,为当地旅游公司和村民创造持续的收入。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剖析洪坑村的人居环境为基础来归纳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共生系统;文献研究法,查找国内外关于共生哲学的研究现状;案例分析法,在阐述NFT的具体应用中举例说明文化遗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如何在公益领域发挥作用。发现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同作用于洪坑村人居环境的发展,该框架指导了如何将NFT艺术生产结构嵌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保护系统中来,让文物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期能够为传统村落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研究提供一个元宇宙时代背景下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动作类非遗是指以人体为载体,以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完成特定的肢体动作来展现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虚拟技术设计交互式游戏化体验,促进动作类非遗的传播与传承,实现动作类非遗的数字化转化和活化保护,探索动作类非遗保护方法的新途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以太极拳为例,构建基于具身认知的动作类非遗虚拟交互场景。动作类非遗的传承需在现实场景通过即时的动作教学与练习中实现,因此会受到时空局限。建构动作类非遗虚拟交互场景,有利于学习者自学标准化动作,掌握成体系的动作程式,并养成下意识的身体经验,从而实现动作类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意境,作为古诗精神传达的核心要义,具有意象包蕴的文化功能,是古诗艺术的最高审美层次。诗性叙事视角下的“意”“象”互视与VR叙事体验视角下的意境创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VR叙事体验视角下的古诗意境通过虚拟物象、场景叙事、环境渲染等空间叙事手段传达古诗文化精神。研究了基于VR场景叙事视角下的古诗意境的创构途径与结构特点,并从“沉浸式体验”“意境创生”和“文化隐喻”等几个方面阐释了VR场景叙事对古诗意境表达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苗秀  侯文军  徐雅楠 《包装工程》2022,43(16):303-310, 409
目的 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方法框架与关键性设计因子,助力非遗数字化创新。方法 将非遗不依赖物质文化而存在的活态特征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感、想象性和交互性等特征相结合,提出以虚拟现实游戏为载体作为非遗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价值传播的数字化创新路径。基于游戏元素四分法,在现有游戏设计模型和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的基础上,探索设计流程与方法框架。基于评估的方法开展实验,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虚拟现实游戏体验的关键性因子。结果 从前期文化调研、非遗游戏定位、内容与机制设计、界面设计4个方面,构建了非遗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流程与方法框架。提出了包括真实性、游戏性、可用性和情感在内的影响虚拟现实游戏用户体验的要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在方法框架与关键性因子的设计策略指导下,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达斡尔曲棍球开展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与开发,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虚拟现实游戏为非遗数字化带来了沉浸感、想象性和交互性体验,是非遗数字化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