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CO2捕获和埋存(CCS)技术是捕获、运输和安全埋存CO2的一个普通术语。介绍了人工捕获CO2方法、CO2的埋存场所、埋存条件、埋存机理和提高油气采收率。大量利用CCS技术来提高油气能源效率,以及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是限制大气变化和海洋酸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可在常温常压下捕获并转化二氧化碳的新材料大量的二氧化碳(CO2),也可在常温常压下催化CO2与环氧烷烃反应,生成高附加值环碳酸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共轭微孔高分子材料,其能够在常温常压下捕获较据介绍,CO2减排目前主要有2种方案:一是将CO2通过化学或物理吸附方法捕获,然后进行地下封存;二是将CO2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其它化学原料合成出有价值的化学品,如尿素、环碳酸酯和工程塑料等。但这2种方案均需高温或高  相似文献   

3.
燃烧前CO2捕获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碳捕集技术,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能源动力研究中心结合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气化工艺进行了燃烧前干法CO2捕获技术研究,在CO2固体吸收刺研究方面获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空间捕获作业是在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全驱动关节式机械臂进行空间捕获存在结构复杂、质量大等问题。本文针对空间捕获作业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具有折展和抓取功能的欠驱动自适应式空间捕获装置。该装置采用行星传动实现1个驱动源驱动2个关节的转动,该装置包括三个3自由度的欠驱动机械手指,采用4个电机驱动9个关节运动,且对被捕获对象具有自适应能力。介绍了捕获手抓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建立捕获装置单指的坐标系,对捕获装置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最后通过样机捕获实验,验证了该装置能够实现不同外形尺寸目标的自适应捕获。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吸附捕获烟气CO2的吸脱附率,在分析了吸脱附各影响因素和吸脱附过程热效应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在吸附器外设置套管的套管式吸附器,建立套管式吸附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模拟计算了套管内通入不同温度水时,吸附器的吸附量和脱附率.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套管式吸附器能够强化吸附捕获烟气中的CO2.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微藻吸收CO2的优化条件,提高微藻对CO2的吸收利用率,设计了微藻吸收CO2反应装置,研究了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体系初始pH值、光照强度、入口CO2浓度及微藻初始浓度4个因素对微藻吸收CO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系初始pH值控制在9.0左右、光照强度1.5×104lux、入口CO2浓度10%和微藻初始浓度控制在1 000 mg/L条件下,反应体系吸收CO2的能力最强,装置对CO2的吸收量可达1.73 g/(L.d),微藻利用CO2的效率为8.24 g/(g.d).利用微藻吸收CO2既可减少碳排放,又可实现碳利用(产生生物质),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7.
微藻高CO2耐受机制及其在生物减碳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利用微藻实现碳捕获和生物质生产,研究微藻高CO2耐受/驯化的过程及其基本机制尤为必要.综述了微藻对高CO2耐受的生理现象、可能的耐受机制及分子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耐受高CO2微藻在生物减排、生物燃料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筛选耐受高CO2微藻并结合合理利用生理和基因工程手段以达到高效固碳的目标,是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提高大规模微藻培养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CO2)的捕获、分离与利用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离子液体具有几乎无蒸气压、良好的热稳定性、结构可设计性等独特优点,在CO2吸附分离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已成共识。因此,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吸附CO2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吸收CO2的3类离子液体:功能化离子液体,负载型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聚合物。通过阐述它们对CO2的吸附性能及优缺点,指出离子液体聚合物吸附剂用于吸附二氧化碳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同时捕获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复合波浪能捕获装置,在现有的振荡浮子波能捕获模型和摆式波能捕获模型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复合式波能捕获装置的理论模型,并作了初步的结构模型设计,进行了能量捕获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CO2在多孔介质中扩散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注CO2开采原油时CO2在地层中的扩散系数,采用一维扩散的数学模型,利用一维菲克第二定律和连续性方程推导出了CO2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设计了多孔介质采用露头砂填充,实验模型装置水平放置而消除了"对流扩散"的影响,室内测定CO2扩散系数的双测压点的1 m长的物理模拟装置,得出了在60℃时不同压力下的扩散系数,实验条件更符合矿场实际,研究规律可用于矿场CO2驱过程中的参数优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氨法-塔式捕集吸收CO2新工艺中试装置,系统研究了氨法捕集燃煤电厂烟道气中氨水浓度、CO2的浓度和系统反应温度对CO2脱除率的影响,对反应产品按照国标进行了氮元素定量检测和XRD定性分析,研究了氨水吸收CO2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本中试装置脱碳效率一般在84%以上,当氨水的质量浓度达到8%,燃煤电厂烟道气中CO2浓度为14.98%,反应温度为32℃时,脱碳效率可达93.2%,为氨法-塔式捕集吸收CO2新工艺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液态CO2的热力学特性出发,分析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工业化装置增压操作的主要因素,对增压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投产运行表明,该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装置故障率,提高增压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套超临界CO2处理脂肪酶的装置,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超临界CO2处理脂肪酶的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酶不溶于超临界CO2,处理后酶活力略有下降,但不影响其最适温度和p0值。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超临界CO2萃取装置增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液态CO2的热力学特性出发,分析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工业化装置增压操作的主要因素,对增压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投产运行表明,该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装置故障率,提高增压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三维理想比例导引律的捕获区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基于球体坐标系内建立的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比例导引律在三维空间内进行了统一描述。通过引入相对运动的单位角动量,将传统的“捕获区域”描述转化为“捕获长度”的描述,求出了三维空间内理想比例导引律(IPN)的捕获区域,并将之与真比例导引(TPN)、现实真比例导引(RTPN)的捕获区域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导航比大于2的情况下对于任何初始攻击布局IPN的捕获条件几乎都成立,而且其捕获区域不受导航比的限制,这和二维平面内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6.
对燃煤电厂烟道气CO2的捕集进行了综述,并针对CO2的捕集方法(吸收分离法、吸附分离法、膜法、低温蒸馏法)和燃煤电厂捕获技术工艺路线(如:燃烧后捕集、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化学链燃烧技术及以煤制氢为核心的近零排放技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超临界CO2流体中超声声速特性,设计了可用于超临界CO2流体的声速测量装置,采用频率2.5MHz单探头的脉冲回波法测量了温度为25~55℃,压力为10~26MPa的CO2流体声速。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声速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超临界CO2流体声速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8.
陈明 《宁夏工程技术》2007,6(2):177-179
为了增加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的经济效益,采用荷兰Stamicarbon公司提供的2000+MT工艺包对二化肥尿素装置进行扩能改造.装置改造后,尿素产量由1 500 t/d增至2 610 t/d,且提高了生产安全性、环保性,并具有灵活控制(n NH3)n(∶CO2)和n(H2O)n∶(CO2)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碳中和背景下,人类向着“少碳、用碳与无碳”的CO2减排之路前行。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作为最直接的“碳中和”技术策略,为促进大气CO2净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CCUS技术普遍面临着低效率、高能耗、高成本的技术难题,限制了该类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与推广。近年来,随着可再生电能的不断发展,CO2减排与能源体系耦合的电池技术、储能技术应运而生,这类CO2能源化利用技术有望解决当前CCUS技术体系高能耗、高成本的技术难题,同时有利于新能源的周期性消纳。然而,在这类CO2能源化利用技术中,主要是将CO2作为一种能源介质,对外输出的能量并非来自CO2本身。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CO2转变为碳酸盐的过程是化学位降低的反应过程,意味着CO2本身也是一种潜在的能源,本文作者正是利用这一热力学有利的反应,成功开发了利用CO2本身蕴含的能量进行深度发电的CO2矿化发电技术,并在最近的研究中将CO2矿化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提升至了96.75W/m2。本文依据反应原理对上述提到的CO2能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和探讨,并提出未来CO2能源化利用的发展建议,旨在为CO2减排的碳中和路径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用从头算原子簇模型近似模拟了CO吸附在Pt-Ru合金表面,计算了在平衡状态时的结构和振动光谱,发现它们与实验值极其一致。同时也发现在Pt-Pt4-Pt2Ru2CO原子簇模型中Pt-C键长们明显比在Pt-Pt4-Pt4CO原子簇模型中长,结合能147kJ/mol也低于在Pt—Pt4-Pt4CO原子簇模型中的情况。这说明Pt-Pt4-Pt22Ru2CO原子簇更不容易CO“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